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鄭旋
湖南長沙,中國夜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每當夜幕降臨,長沙便展現出獨特的活力與魅力——
五一廣場的人潮隨霓虹涌動,解放西的酒吧音浪裹挾著湘江晚風,從坡子街百年灶火到漁人碼頭歐陸風情,凌晨的長沙街頭仍然車水馬龍……
在這座把夜晚過成白天的城市,無論是習以為常的長沙“老口子”,還是熱衷夜游的“饕客旅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屬于自己的夜晚狂歡。
夜市升騰人間煙火氣
5月2日,“五一”假期持續升溫。夜愈深,長沙漁人碼頭人潮愈盛。
“排隊請掃碼,前方等位32桌。”晚上9時許,聚味瞿記·龍蝦堂門前圍得水泄不通。不遠處,街頭歌手與路人互動,傳來陣陣合唱。
來自山東的游客楊阿姨取完號后,從人群中笑著走出,與兩位朋友會合。等位間隙,三人來到湘江邊,欣賞夜景,拍照打卡。
“體驗夜生活,讓我感覺自己都變年輕了。”第一次來長沙,楊阿姨興奮不已。這里不僅有地道夜宵,還有湘江夜景、歌手表演,各種混搭玩樂。
作為以夜生活聞名遐邇的城市,長沙夜市的煙火氣與文藝范共存。走進揚帆夜市,烈火牛肉、撈汁海鮮、香烤豬蹄……每個攤位都是一段舌尖上的旅程,勾勒出煙火長沙的“夜色江湖”。
除了高性價比的美食,夜市還精心布置設計打卡路牌,增強夜游的氛圍感。揚帆夜市副總經理陳蕩介紹,5月1日,夜市人流量超10萬人次。
湖南氣候濕熱、夏季綿長,一方面使本地人養成嗜辣重味的飲食習慣,另一方面導致年輕人“白天晚出門,晚上愛出門”,最終令整個城市生活作息偏晚,“江湖”情結和氛圍濃厚。
“喜辣”“夜出”,獨具一格的生活氣息和城市氛圍吸引眾多外地游客。
因此,長沙夜市蓬勃發展。坡子街、太平老街等,從傳統小吃到創新美食,從大排檔到老字號,應有盡有。揚帆夜市、四方坪夜市等,常常人聲鼎沸,一座難求。
夜游含“景”量升級
長沙的夜生活豐富,不僅在于熱鬧的夜市,更在于這座城市獨特的文化。
徒步岳麓山,坐上夜間纜車,“湘江航母”橘子洲、最高建筑國金中心、文化地標杜甫江閣等等,盡收眼底。
“五一”假期,長沙岳麓山索道開啟夜間試運營,前來體驗的游客絡繹不絕。一個個七彩轎廂運行在索道上,將岳麓山的夜景巧妙融入璀璨的夜長沙,也將夜游長沙提升到“新高度”。
“夜間觀光,別具韻味。”常德人小牟多次來長沙游玩,這一次,她對岳麓山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麓山景區有關負責人介紹,為提升游客夜間乘坐索道纜車的體驗感,景區對索道及沿線進行了“一廊帶多節點”亮化升級,實現了山頂電視塔-索道-長沙一江兩岸燈光秀的融合連接。
實際上,夜間索道運營只是長沙聚焦夜經濟升級的文旅新業態之一。夜游長沙,不少游客都會選擇去一趟周邊的瀏陽,赴一場浪漫之約。
5月2日晚,瀏陽推出“閃耀中國紅”創意煙花秀。一個多小時的煙花秀中,煙花+無人機的“王炸”組合將科技與藝術融合,勾勒出一幕幕獨特畫面。
浪漫絢爛的“怦然心動”、科技感十足的“星際之門”、夜空中安靜閃耀的“神秘卡牌”……瀏陽煙花點亮假期夜經濟,“五一”假期前兩天,超20萬名游客涌入瀏陽,全市旅游收入同比增加一倍以上。
將“夜色”做出“成色”
長沙的不眠之夜,總是熱鬧非凡,消遣的好去處層出不窮。大眾化的演藝場所、高雅的音樂廳、特色的酒吧、別致的小劇場等,在長沙城區遍地開花。
在“得樂社”相聲茶館輕松聽一場,在“笑工場”劇場里放肆笑一回;在長沙音樂廳、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音樂會、話劇表演等等,精彩紛呈。
近年來,長沙立足城市特質,打造“城市文化和都市休閑”文旅名片,大力發展夜經濟,培育世界級旅游休閑都市圈,推動“網紅”長沙走向“長紅”。
一方面,挖掘夜市、夜游、夜娛等傳統消費場景的新潛力;另一方面,推陳出新,創新推出更多夜間消費新場景,為經濟發展注入源源活力。
數據顯示,長沙連續多年入選“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夜間消費占全天消費的60%,從業人員超過100萬。
目前,長沙已重點培育10個市級夜間經濟示范街區、200個夜間經濟示范門店,其中,五一商圈、陽光100鳳凰街、梅溪湖(梅瀾坊)街區、紅星街區入選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從夜市到夜間經濟商圈,再到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長沙力推夜間文旅向產業化、專業化、品質化、沉浸化方向轉型升級。”長沙市文旅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為何要轉型?放眼全國,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等也曾引發過城市“夜生活狂歡”,但“網紅熱度”就像是一場龍卷風,聲勢浩大、來去匆匆。
作為國內知名度和美譽度較高的新消費城市,長沙必須走一條高質量、差異化的夜經濟發展之路,將“網紅熱度”有效轉化為長期可持續發展模式。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