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圓滿收官與“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的承啟之年,湖南網信戰線須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擘畫的新藍圖為引領,更好肩負起以網絡強省建設新成效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湖南,提供強大網上輿論支持、可靠網絡安全保障和有力信息化支撐的重要任務。
堅持黨管互聯網。黨對網信工作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治網之道的本質特征,更是網信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保證。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嚴格執行黨管互聯網、黨管數據重大原則,對標全國網信辦主任會議“健全黨管互聯網體制機制”要求,進一步健全網信領域統籌協調機制,強化各地區各部門協調聯動,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湖南落地生根。筑牢主流價值文化根基。牢牢掌握網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持續推進“‘湘’當自覺自信自強”“名人名家看湖南高質量發展”、湖南省正能量“五個十佳”網絡精品評選等活動,讓正能量帶動大流量、好聲音成為最強音。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安全與發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努力實現“網絡安全屏障-數字經濟發展-國際傳播能力”的階段遞進目標,加強制度、技術、社會多維協同,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黨管互聯網實踐樣板。
堅持網信為民重要原則。人民性是網信工作的根本屬性,堅持網信為民、網信惠民。以數字技術增進民生福祉,構建普惠共享的數字化服務體系,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實數字基座,推動普惠共享。聚焦城鄉數字鴻溝治理,實施“數字鄉村2.0”工程,完善農村基站、千兆光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布局;優化“湘易辦”政務服務平臺功能,集成醫療、教育、社保等服務,打造“一屏智享、一網通辦”的民生服務矩陣;針對特殊群體需求,開發“無障礙數字助手”應用,通過AI語音導航、手勢交互等功能降低智能設備使用門檻。筑牢安全防線,守護人民權益。在醫療、金融等民生領域試點隱私計算技術,確保數據“可用不可見”,依托算力構建AI反詐預警平臺,實時攔截涉詐信息;通過“村村通”廣播、短視頻科普等渠道普及個人信息防護知識。釋放數據價值,賦能民生提質。深化公共數據開放應用,依托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等平臺,孵化和完善游客旅游、市民出行等惠民應用,為城市數字化治理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聯合高校與企業共建“數字技能公益培訓基地”,為農民工、新業態從業者提供免費技能認證,助力全民共享數字紅利。
堅持技術驅動。在當前形勢下,加快突破“卡脖子”技術、打造自主可控的新型科技利器至關重要。加速人工智能、量子計算、6G通信等前沿領域的全面布局,以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為依托,打造“自主可控技術聯合實驗室”,集中攻關模型輕量化與場景適配等關鍵技術難題。在“天河”系列超級計算機底座之上開發垂直領域專用大模型,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公共算力支持。
在數實融合領域,積極探索構筑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共生共榮的新范式。通過技術賦能千行百業,大力推動“數智+”場景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以打造智能制造“湖南樣板”為指引,通過實施“智賦萬企”行動計劃、建設網絡安全試驗區及開展IPv6部署等本土實踐,進一步提升裝備制造、軌道交通等傳統優勢產業的發展水平。
此外,為優化創新生態體系,應強化產學研用協同機制,加速岳麓山實驗室與湘江實驗室共建“算力-算法-數據”聯合創新中心;依托世界計算大會這一全球性平臺,完善長沙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創新網絡輿情風險治理,完善全鏈條預警機制。專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輿論安全領域的應用,著力攻克深度偽造檢測與價值觀對齊等關鍵技術,構建覆蓋文本、圖像、視頻的多樣化風險評估體系,實現立體化預警;借助動態語義指紋比對技術,實時捕捉潛在輿情風險,助力網絡隊伍提升技術素養。
在推動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貢獻湖南力量。湖南在參與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發揮著“東聯西進”的紐帶作用,并在基礎設施聯通、文化價值聯通、治理規則聯通等方面具備天然優勢。應通過構建全鏈條出海體系,為數字轉型注入強勁動力,鍛造數字經濟“出海艦隊”,實施“數字湘企領航計劃”。例如,中國首家深入非洲市場的電子商務公司Kilimall已成功出海,“天河·瀟湘”異構計算框架也已成為全球首個通過歐盟數據主權認證的平臺。基于這些成就,湖南應進一步將自身獨特的“智造基因”深度融入全球網絡空間技術生態,以創新驅動數字時代標準體系建設,為構建“數字絲綢之路”注入新動能,為全球數字文明貢獻湖湘智慧和力量。以開放合作鑄就國際數智樞紐,彰顯湖湘擔當。依托中非經貿博覽會等重要平臺,可探索建設“數據跨境通道”、培育“經貿數字智谷”,從而促進區域與全球間的數據互通、經貿協作。以文化互鑒架設文明對話橋梁,通過國際傳播講述湖湘故事、傳遞湖湘智慧。
【作者分別系湖南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中南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湖南省網絡德育研究基地研究員。本文為湖南省社科成果評審委員會一般項目“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網絡輿論風險防范及應對機制研究”(XSP24YBZ183)階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