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澤湖近自然濕地公園。范遠志攝
謝璐葉思佳
今年5月以來,一座濕地公園的美景刷爆了長沙人的朋友圈,靜謐樹島、多彩花海、超大草坪、童趣樂園……長沙市望城區大澤湖近自然濕地公園歷經三年匠心打造后,以最美的姿態驚艷亮相,為省會再添一處寶貴的“生態綠芯”。
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當下,生態保護與城市發展的協同共生成為了關鍵命題。德國科技總部型特色小鎮英戈爾斯塔特始終將生態環境保護置于核心地位,松山湖從默默無聞的水庫發展為大灣區的創新明珠,上海崇明生態島通過濕地修復與碳匯體系建設帶動綠色科技產業投資增長210%……縱觀諸多國內外新興城區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健康的生態系統不僅為城市提供空氣凈化、氣候調節等基礎服務,更成為吸引人才聚集、促推產業升級的關鍵要素。
近年來,望城區舉全區之力打造集眾多政策優勢于一身的大澤湖片區,推動片區朝著“國際范、湖湘韻、長沙味”的未來之城穩步邁進。而在片區的“生態、智慧、活力、宜居”建設定位里,“生態”被擺在最突出位置,取舍之間,可以窺見主政者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前瞻性、高質量的發展理念。
讓我們走進大澤湖,在盎然的“生態綠”、降耗的“生活綠”、發展的“產業綠”中,探尋“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共生邏輯。
拓展綠色空間,近3000畝城中濕地成“生態會客廳”
大澤湖片區坐擁湘江黃金水岸,擁有大澤湖濕地和黃金河水系等優質生態資源,尤其在大澤湖濕地內,常年棲息著白鷺、灰鷺、翠鳥、白鹡鸰等近200種鳥類,每一寸土地都洋溢著生命的律動。但多年前,這片“野池子”的生態環境受天氣影響極大,田地常被洪水淹沒。如何保護好大自然的饋贈,使其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望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望城區委書記秦國良表示,要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按照“一年出形象、兩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目標加快推進大澤湖片區開發建設,致力將其打造為宜居宜業、產城融合、生態友好、合作開放的城市建設標桿、海歸小鎮范本和科技創新高地。
望城區制定大澤湖近自然濕地公園規劃方案,明確運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和生境修復等措施,以“近自然形態”為核心理念,致力打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新IP”和“幸福新地標”。
大澤湖近自然濕地公園北起香爐洲大橋,南至回龍河風光帶,西抵金星北路,東臨湘江,總面積近3000畝,2022年5月公園一期修復建設工程正式啟動。
“為修復濕地,我們完成了30多萬立方米清淤,同時修建1.7公里引水渠,從湘江進行源頭補水,保障大澤湖日常水位達29.6米。”望城區城發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為讓人鳥互不打擾、和諧共處,公園整體分為四大圈層——主湖區為“綠野圈層”,是公園的“綠色心臟”;往外是“過渡圈層”,165座樹島為鳥兒搭建起安靜的棲息空間;再往外是“共享圈層”,作為人類和鳥兒的共享空間,這里的100多個濕塘中種植著慈姑、美人蕉、睡蓮、鳶尾等110多種水生植物,凈化水質的同時呈現出層次優美的“水下森林”景觀;最外圍是“客廳圈層”,兒童樂園等設施為市民提供休閑娛樂健身場所。
如今走進公園,只見大大小小的圓形樹島臨水而建,島上高大的水杉、低矮的蘆葦和旱傘草等植被錯落有致,被譽為“環境監測師”的白鷺們在這里成群棲息,或翩躚起舞,或悠然覓食,與碧綠的湖水相映成趣。以“開天窗”方式保留的近400畝耕地,打造休閑農園、藝術農園和社區農園,種植水稻近200畝,游客們與有趣的互動裝置打卡合影,感受“人在公園走,鳥在林中飛,滿目田園景”的獨特體驗。兒童樂園、體育樂園、拓展樂園、研學樂園、萌寵樂園五大樂園中,田野籃球場、田野足球場、攀爬網、滑板場、滑梯等眾多無動力娛樂項目讓大小朋友都樂在其中。大澤湖成為一座集生態涵養、智慧管理、科普教育、運動休閑于一體的生態空間、市政公園。
與此同時,擁有6.8公里湘江黃金岸線、800畝江心綠島香爐洲的大澤湖片區貫徹“EOD發展模式”(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不斷拓展綠色空間。以水為脈,以綠為韻,連通17.5公里黃金河水系,構建1.2公里長100米寬的中央綠軸;巧妙拓寬大澤湖沿江界面,打造長約5公里、寬100米至500米城市陽臺;打通麻潭山—湘江—谷山生態廊道,打造北岸總部經濟區—濕地公園—濱江廣場—游船碼頭的城市風貌展示軸,充分展現山水洲城特色。整個片區藍綠空間占比高達45%,“生態綠”成為大澤湖最亮麗的底色。
開發綠色能源,淺層地熱能低碳實現“冬暖夏涼”
小滿已過,氣溫越來越高,城市即將迎來能耗最高的時節。然而在大澤湖片區,低碳享受“冬暖夏涼”已經從夢想照進現實。
位于瀟湘北路的大澤湖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現場,起重機正將熱力管道吊放至已經開挖好的溝槽里,另一邊,工人對吊放到位的管道進行焊接。
“大澤湖片區供能管網全長約30公里,鋪設進度已過90%。”望城區城發集團項目負責人介紹,能源B站已基本建設完成,正在進行掃尾工作,5月底完成設備聯試聯調后,6月份就可開始試供能;能源C站已完成站房主體結構施工,全面進入外立面幕墻、裝飾裝修、機電設備安裝階段,力爭年底完成聯調聯試并投運。”
屆時,項目將抽取岳麓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尾水至能源站,通過水源熱泵進行熱能轉換,夏季將高溫熱水散熱變為約7℃的冷水向建筑集中供冷,冬季將低溫冷水加熱變為約45℃的熱水向建筑集中供暖。與傳統能源相比,淺層地熱能不會產生廢水、廢氣、廢渣,具有清潔環保、安全可靠、供能穩定、再生迅速等優點。
作為湖南省淺層地熱能建筑規模化應用試點“先行項目”,望城區在31.4平方公里區域集中連片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計劃建設7座供能站點,大澤湖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項目運營達產后,每年可減少2.79萬噸二氧化碳,相當于種下一片擁有155萬棵樹的大森林,具有極大的生態環保價值。
目前,已有大澤湖·海歸小鎮研發中心、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大澤湖學校、潤和·大澤湖、工人文化宮等7個項目簽訂集中供能接入協議,包含學校、住宅、辦公、體育館等業態,供能面積超45萬平方米。
接入能源C站的潤和·大澤湖樓盤項目受到消費者熱捧,去年首開前三個月拿下該時間段望城區200平方米以上大平層銷售金額和面積雙料冠軍。“因為沒有室外空調主機,整個小區外立面變得更加美觀整潔和現代化,不僅室內舒適度提高了,還降低了設備和能源費用。”潤和·大澤湖項目負責人介紹,根據長沙業內公布數據,相比傳統“空調+地暖”模式,毛坯業主可節省空調系統建設初投資40%以上,同等使用場景下,年使用費可節省35%以上。
在追求綠色、低碳、生態方面,大澤湖片區城市設計還在更多方面發力——
大澤湖·海歸小鎮研發中心嚴格按照綠色建筑二星以上標準設計,通過高性能節能幕墻系統、立體綠化固碳系統、淺層能源及太陽光伏可再生能源系統等,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該項目已申報湖南省綠色建筑試點和長沙市建筑領域“雙碳”行動示范創建項目;
引入城市海綿理念設計的大澤湖片區就是一塊“大海綿”,路面積水通過草溝滲入公園地表,再通過濕塘進行滯留凈化,最后積蓄在大澤湖中,成為綠化澆灌用水,實現水資源循環利用……
按照規劃,到2030年,大澤湖片區將實現全面綠色轉型,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30%以上,綠色出行比例達80%以上,充電樁普及率達100%。
匯聚綠色產業,“湘江未來城”動能澎湃
2月10日,望城區2025年“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大澤湖海歸小鎮·湘商總部基地招商簽約大會舉行,14個項目集中簽約入駐大澤湖片區,總簽約金額105億元;
2月23日,“望見美好城就未來”大澤湖海歸小鎮·湘商總部基地長三角專場招商推介活動在上海舉行,7個項目現場簽約,總簽約金額7.1億元……
綜觀這些落地項目,主要涵蓋智能終端、新材料、總部經濟、科創研發、新媒體等領域,科技含量高,產業賽道新,發展動能十分強勁。
在全球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雙重推動下,以低碳、循環、高效為特征的產業變革浪潮席卷全球,綠色化正加速成為產業升級與科技創新的核心方向。望城區踩準未來產業“風口”,圍繞生命健康、信息技術、量子科技、新材料等方向,在大澤湖片區以前瞻眼光謀劃布局綠色化、數字化、智能化、輕量化的“3+3+1”現代產業新格局,搶占未來發展制高點,為區域發展引入“源頭活水”。
望城區委副書記、區長蔡鋒要求,要興產業,筑巢引鳳抓產業落地,精準引入總部經濟、研發基地、新質生產力等項目;優規劃,進一步提升“一江兩岸”內涵和品質,完善片區配套服務設施,致力打造“省會新地標、湘江未來城”。
布局上心中有數,落實上手中有招。秉承“把最好的地塊留給科研機構、最好的風景留給科研人才”理念,該區拿出380畝沿江“黃金地段”,一心一意招引研發機構和企業,“加碼”出臺“海創園36條”“大學生創新創業15條”“青年人才8條”等人才政策,成立市場化招商公司“湖南海創招商運營有限公司”,加速構建總規模近200億元的產業基金矩陣,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省留學人員創業園等服務載體,充足的“陽光雨露”引得科創型企業紛紛拋來“橄欖枝”,一個個以綠色低碳為導向的項目搶灘入駐——
廣東省量術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長沙全球量子研發中心,依托中國科學院的關鍵核心技術,聚焦量子精密測量開展相關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預計2030年前可實現5個孵化項目的產業化,年產值達10億元以上;
貴得研究院與納米銀粉體產業化項目,依托西安交通大學王樹眾教授團隊所開發的產物粒徑控制技術等專利技術,建設國內首套納米銀水熱合成生產工業化裝置,生產的納米銀粉達20至50微米標準,起到進口替代作用……
“選擇望城大澤湖海歸小鎮,不僅是因為這里風景好、硬件好、營商環境好,更是因為片區的科研產業定位和量子科技的契合度非常高。”長沙量子研發中心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CEO李丹感慨,“來了之后感覺特別驚喜,團隊里的科研人員都表示,無論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還是國內其他地方,這種把科技和生態、人文、產業有機融合的載體特別少。”
在不斷探索中,大澤湖已找到了消耗更少、產出更多、效益更高的新經濟形態。2025年望城區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進長沙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大澤湖基地高質量發展,今年爭取引育研發企業(中心)5家以上,力爭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620家,建成市級以上創新平臺10個。
放眼大澤湖,一幅碧波映城、綠能涌動、產城共榮的未來之城畫卷正徐徐展開。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