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錢留著給村里修路,比擺酒席更有意義!”在湖南省衡陽縣井頭鎮,原福嶺村黨支部書記寧文吉喜逢80大壽,婉拒子女擺酒祝壽的故事在當地廣為流傳。寧文吉老人主動將14萬元壽宴資金捐贈用于村道建設,更是立下過世后“不設靈堂、不搭戲臺、一切從簡”的遺囑,為全鎮移風易俗樹立了榜樣。
這背后,是井頭鎮近年來錨定“減負擔、增溫度、樹新風”目標,打出宣傳引導、制度約束、示范引領“組合拳”,推動鄉風文明建設走深走實,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井頭鎮推進移風易俗工作部署會。
立體宣傳傳播文明新理念
井頭鎮構建線上線下立體宣傳網絡,利用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推送移風易俗相關政策解讀、典型案例。組建“文明宣講團”,開展田間微宣講、屋場懇談會等活動200余場,用群眾身邊事講清“天價彩禮傷感情、大操大辦增負擔”等道理,并組建19支廣場舞隊、村歌合唱團,把文明新風尚編成歌舞節目,開展主題巡演90余場,讓群眾在茶余飯后接受思想熏陶。
圍繞移風易俗召開屋場懇談會。
制度約束樹立文明新規矩
該鎮引導全鎮32個村(社區)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將婚喪嫁娶、人情往來標準等納入其中,成立由德高望重、熱心公益的村民組成的紅白理事會,建立“事前報備、事中監督、事后評議”機制,有效遏制了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讓文明新風在井頭鎮落地生根。
提倡紅白喜事簡辦。
先鋒示范帶動文明新風尚
井頭鎮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頭雁效應”,近年來帶頭簡辦紅白喜事800起,平均每起節省開支3萬余元,直接為群眾減少經濟負擔超2000萬元。同時,井頭鎮積極挖掘“文明家庭”“好兒女”“好婆媳”等身邊典型,文明新風蔚然成風。
“這場始于‘面子’的改革,正在重塑鄉村全面振興的‘里子’。”井頭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推進移風易俗不僅為老百姓減輕人情負擔,鄰里關系也更加和諧了,井頭鎮將持續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讓文明之花綻放得更加絢麗。(來源:衡陽文明網 通訊員 王青 張端春 李良)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