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學生在長沙市橘子洲頭集體宣誓,發出響亮的青春誓言。(資料圖片)通訊員攝
張倩
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指出:“要用好這樣的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湖湘紅色故事如星火般璀璨,不僅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征程的生動注腳,更是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鮮活教材。深入分析湖湘紅色故事在青年愛國主義教育中的價值實現路徑,既是傳承湖湘文化的理論訴求,也是賡續紅色血脈、凝聚民族復興偉力的現實需要。
深刻理解湖湘紅色故事的愛國主義精神意蘊。作為區域性紅色文化,湖湘紅色文化具有豐富內涵。其中有代表性的紅色故事,既具全國紅色故事的共性,又有著獨特的湖湘文化特質。一方面,在黨的百余年奮斗歷史中,湖湘紅色人物主動擔當時代使命、敢于迎難而上,用忠誠、奉獻、創新和擔當書寫了愛國主義的壯麗篇章。比如,毛澤東同志26歲時在《湘江評論》創刊詞中寫道:“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干,誰干?”眾多湖南革命先驅身上展現出來的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更激勵著青年一代踔厲奮發、篤行不怠。另一方面,湖湘紅色故事根植于湖湘傳統文化,蘊含著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實事求是、不怕犧牲等精神特質。湖南“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其中離不開湖湘文化的滋養。無論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還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些湖湘篇章體現出深沉的民族大義和深厚的家國情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指出:“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特征就是堅持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高度統一。”從共性和個性方面深度挖掘湖湘紅色故事中的愛國主義精神意蘊,充分梳理其中蘊含的育人資源,有利于引導青年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斷增強其信仰信念信心。
準確把握湖湘紅色故事的愛國主義教育轉化邏輯。以湖湘紅色故事涵養深厚的愛國情懷。以湖湘紅色人物的成長軌跡為切入點,依托紅色教育基地開展沉浸式情景教學等體驗活動,通過“場景還原—情感共鳴—精神傳承”的遞進式教育,引導青年感受湖湘紅色人物真摯濃厚的愛國之情,滋養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感。以湖湘紅色故事引導青年堅定理想信念。深入分析馬克思主義對毛澤東同志、蔡和森同志等湖湘紅色人物的成長和革命實踐的指引作用,使青年真正認識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衛真理,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武裝頭腦。以湖湘紅色故事激發奮斗精神與責任擔當。通過詳細講解湖湘人物的斗爭實踐,引導青年強化社會責任感和奮斗意識,弘揚湖湘英雄人物的斗爭精神,敢于直面挑戰、破解難題,積極參與新時代“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湖湘紅色故事激勵青年開拓創新。引導青年把湖湘人物“敢為人先”的精神特質轉化為改革創新的動力源泉,積極投身文化創新、科技創新等實踐,讓湖湘文化精神在新時代創新浪潮中煥發勃勃生機,成為青年開拓進取、勇立潮頭的精神動力。
自覺踐行以唯物史觀引領湖湘紅色故事育人的方法原則。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主張“從物質實踐出發來解釋觀念的形成”,是科學揭示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也是正確認識和分析歷史的重要方法工具。在以湖湘紅色故事開展青年愛國主義教育時,應將一個個湖湘紅色故事置于歷史大背景下去分析,將湖湘紅色人物放在特定的階級關系和民族關系中去分析,以辯證全面、實事求是的原則剖析紅色故事。通過故事呈現歷史形勢、揭示歷史發展規律,引導青年形成“故事—歷史—規律”的認識發展機制,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湖湘紅色人物為推動歷史進程、鍛造偉大建黨精神所作出的卓越貢獻,更加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百余年輝煌歷程和偉大成就。同時,還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正確地評價歷史人物,幫助青年廓清思想迷霧,堅決抵制網絡上出現的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引導青年通過深入了解湖湘紅色人物富有歷史主動性和歷史創造性的斗爭實踐,系統把握人的主觀能動性與歷史發展規律的辯證關系,不斷增強歷史自信和責任擔當,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和歷史主動精神,切實擔負起新時代賦予青年的責任使命,凝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湖南是紅色文化資源大省,有著星羅棋布的革命舊址、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為湖湘紅色故事的傳播提供了堅實基礎。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既要賡續湖湘紅色故事的精神血脈,更要推進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持續彰顯湖湘紅色故事在青年愛國主義教育中的獨特價值。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職業學院。本文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資助項目“湖湘紅色故事融入高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路徑研究”(23C49)階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