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下,我國高等教育正經歷人才培養范式變革。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創業率僅1.8%,這一數據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仍存在明顯差距。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方面存在的課程體系孤島化、實踐平臺懸浮化、師資結構同質化等矛盾亟待破解。就湖南而言,推進教育改革,既是實現國家“雙創”戰略的關鍵抓手,也是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的核心路徑。
構建梯度式第一課堂:從知識沉淀到價值創造。基礎層:雙核驅動促第一課堂革新。以“創新思維+商業邏輯”重構通識教育主渠道,將楚怡精神、湘商文化等湖湘基因融入課程體系。開發《創造性問題解決》《數字化轉型導論》等校本課程,形成“理論奠基-文化浸潤-能力生成”三位一體的教學范式。創新案例浸入式教學法,建設涵蓋裝備制造智能化、數字文創IP孵化等領域的本土化教學資源庫,通過歷史場景推演、未來產業沙盤等教學工具,實現價值引領與思維訓練的深度融合。
專業層:學科交叉促第一課堂升級。圍繞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構建裝備制造、北斗導航等特色領域的學科交叉課程群。依托省級重點實驗室與技術創新中心,開發虛實聯動的數智化教學系統(集成智能制造仿真、數字孿生運維等模塊),建立“技術解析-原型設計-場景驗證”的能力培養閉環。通過產業鏈全景分析、技術路線推演等教學形式,培育兼具戰略視野與實操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實戰層:區域創新促第一課堂延伸。構建“三階遞進”實踐教學體系,打通知識應用與產業轉化的通道。在基礎課程中嵌入區域發展典型案例研析,在專業課程中設置重大技術攻關模擬課題,在案例教學環節引入長株潭都市圈、自貿試驗區等真實場景的創業沙盤系統。創設“湖湘產業創新工作坊”,通過政策解讀、資源對接、項目路演等模塊化訓練,形成“課堂構思—工坊孵化—區域落地”的動態培養機制,推動創新成果與湖湘產業需求精準對接。
完善全鏈條第二課堂:從實驗室到市場的無縫銜接。激活創新實踐課堂。以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前沿領域為牽引,構建跨學科實驗室矩陣并納入第二課堂主陣地,通過“揭榜攻關”機制組織師生利用課余時間組建項目團隊,開展省級重大技術難題的定向突破。配套建設硬件平臺,將設備共享機制延伸至校外實踐時段。同步建立科教融合機制,遴選實驗室成果轉化為教學案例嵌入專業課程,每周固定組織師生開展商業化可行性研討。
鏈接產業協同課堂。聯合行業機構共建省級技術培育平臺,以“需求導向—協同突破”模式開展校外實踐項目。構建“技術研發+商業轉化”雙軌實踐體系:技術攻關軌道由學科帶頭人與行業專家聯合指導生產工藝優化,商業轉化軌道引入市場化服務機構開展供應鏈管理等實訓,形成知識產權權益共享機制。依托區域產業集群優勢,組織師生參與產業鏈標準制定等實踐活動,通過數據平臺實時追蹤技術演進與市場需求匹配度。
賦能轉化實戰課堂。協同金融監管部門設立省級科技培育基地,將技術估值、專利運營等實務內容納入第二課堂選修模塊,引導學生在校外實踐階段參與成果轉化項目輔導。建立研發進程與資本投入的聯動機制,配套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實驗室轉化項目。推動師生團隊參與政策創新實踐,在技術入股、稅收優惠等制度設計環節開展模擬推演。建設科創數據中樞系統,組織學生參與技術路線圖繪制、市場應用場景分析等全流程實踐,形成覆蓋創新鏈全周期的可視化實訓平臺。
打造多元化隊伍建設:從單向教學到生態賦能。雙師筑基,厚植發展根基。推動技術導師與學術導師的深度協同,建立技術攻關成果與教學實踐轉化的雙向認證機制。技術導師每3年需完成至少6個月的教學融入實踐,其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等實績納入職業發展核心評價體系。學術導師需周期性參與產業技術攻關,其教學轉化成果作為職稱晉升關鍵指標。通過“實戰課題入課堂”“聯合研發團隊共建”等機制,形成技術導師精教學、學術導師通產業的復合型隊伍結構。
全域聯動,構建協同生態。由省級部門統籌建立技術研發、創業孵化、政策服務三類導師資源庫,實施動態分級評價與資源匹配機制。在人才培養中推行“雙導師協同制”,設立專項基金支持技術導師全程參與課題研究、成果答辯等環節。搭建智能匹配平臺,集成技術轉化金額、創業項目存活率等數據維度,實現導師資源與師生需求的精準對接。重點培育跨學科創新團隊,對孵化高成長性科技項目的團隊實施階梯式獎勵,建立知識產權共享機制,明確成果分配比例與反哺教學路徑。
創新聚能,激發團隊動能。動態追蹤團隊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關鍵指標,智能推送適配的導師資源與政策工具。優化成果價值評估模型,從技術突破性、商業可行性、社會效益等維度量化創新貢獻,實現資源精準配置。設立梯度激勵機制,對核心技術突破及高價值轉化的團隊給予研發資助。創新知識產權共享模式,允許團隊與科研機構分段確權、按貢獻分配收益,構建知識創造與價值反哺的閉環。通過市場化手段促進人才、技術等要素高效流動。
【作者系湖南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湖南省黨的創新理論研究湖南工程學院基地研究員。本文為湖南省社科聯“學習貫徹2025年全國全省兩會精神”專項智庫課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ZK202507)階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