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經開區“五好”
園區核心片區。
園區企業生產現場。
永州經開區舉行第九十八次“政企交流主題日”活動。
永州經開區鳥瞰圖。
國家級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本版圖片均由永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提供
李禮壹武力劉佳賓陳程
東風又起,擂鼓奮進。
駿捷智能緊鑼密鼓著手把生產車間從沿海轉移到永州經開區;信征科技緊趕生產線全面進行智能化改造;邁特電子緊急擴租廠房……時代的車輪剛剛進入2025年這個“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的關鍵節點,首都北京傳來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為民營經濟發展指引方向的聲聲寄語,讓深耕在永州經開區各大優勢產業鏈上的民營企業家們備受鼓舞,開年便緊謀全局,開局便智繪新圖,奮力拼奪新年“開門紅”,篤定“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向“新”而行、向“綠”而生、向“高”而攀!
永州經開區作為全市經濟建設的主陣地、排頭兵,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相關部署,堅定不移以產業鏈思維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鞏固延伸優勢產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奮楫揚帆風正勁,勇立潮頭譜新篇!永州經開區這片熱土上,好一幅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精彩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鏈式招商”吸睛吸金
“凝心聚力開新局,對標奮進再出發”。2025年新年伊始,永州經開區召開存量企業、新入駐企業全生命周期發展服務工作務虛會,就如何充分發掘激活園區現有企業的潛力,全力創造企業深度發展的動力,進一步提升國家級園區的活力,更進一步求索發展新途徑——
將“服務鏈”緊緊綁定“產業鏈”,提出“產業鏈培育全過程全要素陪伴式服務育鏈模式”,推動服務鏈與招商鏈、企業鏈、產業鏈、人才鏈、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融合發展,把園區打造成全生命周期吸睛吸金的投資洼地、創新高地、創業陣地和高產田地。
隨后,2025年春節復工復產座談會上,園區承諾“堅持把發展產業當使命、抓項目建設像拼命、視營商環境如生命”。
2月14日,永州市委常委、副市長、永州經開區黨工委第一書記肖揚掛帥踐諾,率隊前往深圳,開展系列“鏈式招商”活動。此行先后考察了契合園區產業鏈式發展的深圳順絡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交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華德共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淵聯技術有限公司。通過深入交流產業鏈上的相關合作,為園區產業固鏈、延鏈、補鏈、優鏈和強鏈發展蓄勢賦能。
永州經開區實施“一把手”工程,成立招商引資專班,園區黨工委、管委主要領導、相關負責人既“掛帥”又“出征”,以敢闖敢干、唯實爭先的奮進姿態干在一線,帶領專業招商隊伍分赴大灣區、長三角等地靶向招商,成效顯著,為園區產業“鏈式發展”開拓了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
聚焦先進裝備制造和先進電子器件兩大主導產業,永州經開區精心繪制詳細“鏈式招商”圖譜,明確重點招商目標企業。通過鏈上招商、以商引商等多種方式,精準對接、靶向發力,大批優質項目“近悅遠來”落戶,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集聚效應。
眼前拔節生長的湖南駿捷智能制造產業園,便是鏈上招商、以商引商的重大成果之一。通過駿捷智能制造產業帶動,成功引進了巨鴻、米小樂、沛沛、鑫輝等企業,補足沖壓、拋光等生產環節企業。
放眼湖南駿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400余臺CNC設備整齊排列,馬力十足,齊奏“產業鏈上奮進曲”。作為軍民融合及戶外用品生產類企業,公司主要生產智能瞄準器,產品主要供應軍工企業,彰顯技術級別高、品種齊全、性能優越的綜合優勢。
“公司遠在沿海的5條生產線也將陸續搬遷至永州經開區廠房,可月生產瞄具1萬支以上。”駿捷智能科技公司總經理甄君介紹,目前,產業園新建的6棟8萬平方米新標準廠房已完成封頂,入駐企業預計今年8月全部投產,發展形成以數控機床生產、機器人生產組裝、精密瞄準器生產、精密零部件加工等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產業園,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稅收8000萬元。
永州經開區還圍繞中鉭電子、正德電子等企業,積極做好電鍍資質文章,推動電路板元件產業集優成群。同時,通過“永商薈”平臺加強與異地商協會的溝通聯絡,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湘商回歸、校友回湘活動,成功吸引回鄉投資企業24家,包括創鑫隆等5家顯示屏模組企業、意華精密壓鑄等5家精密壓鑄企業,以及益輝科技等4家裝備制造企業。
“鏈上項目”支撐強勁
座座塔吊高聳林立,施工車輛往來穿梭,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緊張有序地作業……走進永州經開區“五好”園區核心片區,建設熱潮撲面而來,從園區產業鏈項目到園區配套設施工程,處處都是搶工期、趕進度的火熱場景。不久,眼前一個個拔地而起的優質大項目,無疑將是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新的更加強勁的重要支撐。
近年來,永州經開區堅持抓項目建設像拼命,全力抓爭資上項,持續開展“項目大謀劃、謀劃大項目”行動,做深做細項目前期工作,實現項目結構、儲備、轉化“三提升”;推動形成大項目帶來大產出、好項目實現好發展的良好態勢。立足補齊園區發展短板,高水平謀劃申報項目,切實解決項目少、項目小、項目申報成功率不高的問題,力爭在全年新引進鏈上項目及新增規模工業企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為確保項目建設順利推進,永州經開區組建項目建設“鏈式服務”工作專班,實行“一項目一專班”模式、項目指揮部清單制,建立項目工作臺賬和信息庫,緊盯項目業主、手續辦理、現場施工管理“三個關鍵”督促項目加快建設,全力促開工投產,形成更多作業面、實物量。強化“五未”清單管理,突出政策供給、要素保障、精準服務,建立項目建設全周期要素和服務保障機制,實時對項目建設工作進行專題研究調度,把穩保障方向、找準推動方法、拓寬融資渠道,著力提升項目開工率、資金支付率、實物完成率。
同時,為項目建設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緊盯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采取現場辦公、分類督導等方式,全力打通制約項目建設的卡點瓶頸,力保項目快投產、快達效,推動項目“天天有新進展、周周有新變化、月月有新形象”。
鏈上項目是實現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的壓艙石和助推器。從“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實景圖”,高歌猛進的項目建設,實現項目結構、儲備、轉化“三提升”,激活了園區鏈式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在永州汽車生態科技產業園項目建設現場,一期工程2棟6層辦公用房已完成封頂,目前正在加緊建設廠房。該產業園負責人桂黎明介紹說,這個產業園是集報廢汽車回收拆解、汽車零配件再生加工利用、汽車零配件交易市場、二手車交易市場、再利用創意園等各項商務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循環產業園,預計今年5月將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及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永州經開區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始終注重安全生產和施工質量。消防救援大隊等部門針對春節后企業復工復產特點,主動上門協同作戰,幫助企業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確保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安全穩定。
“鏈條營商”環境更優
2月20日,2025年永州經開區“春風行動”現場招聘會人頭攢動,企業紛紛開啟“搶人”模式。此次招聘會園區24家企業提供1057個優質崗位,351名群眾達成求職意向。
為園區企業用工上緊“服務鏈條”,是永州經開區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一環。企業家們稱之為“鏈條營商”,深感頗具溫情的環境更優。
目前,永州經開區已舉辦大型現場招聘會13場,其中春節后9場。此外,還通過線上“湘就業”“永就業”和各大公眾號等平臺,直播帶崗及發布招聘信息,多渠道吸引求職者。截至目前,共為園區企業招聘員工近千名。
今年,永州經開區持續發力,園區啟動新一輪服務鏈創新提升行動,注重推動生產、生活、生態服務同步提升。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打造宜居宜業園區環境,滿足企業發展需求和企業家、企業員工的生活需要。建立形成生產型企業的服務清單和管理流程,構建常態化服務機制,以標準化流程、清單式管理,持續提升企業服務效率,讓企業家有更多時間精力抓生產經營。推動企業服務從最基礎的解決企業要素保障、行政審批等問題,升級為更深層次的幫助企業拓市場、謀發展。同時,創新服務理念,提升服務能力,深挖現有助企平臺和機制潛力,打造“政企交流主題日”2.0版,每期確定一個主題,政企雙方深入開展交流,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如何幫助園區企業做大做強?永州經開區深化拓展“智賦百企”行動,從加大金融支持、給予購新設備補貼、數字化應用補貼、智能化入股支持等12個方面強化服務鏈條,推動企業實施“智改數轉”,促使園區企業紛紛加快科技創新步伐。
“對40多條汽車限速器生產線全面進行數字化改造,目前已完成9條,生產效率提升25%。還上線生產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生產數據、品質統計等實時清晰呈現,促進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同時,新增5條生產線,上馬汽車腰突按摩座椅產品。”信征科技公司相關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公司總產值預計將突破3億元。”
政務服務上,園區綜合服務中心下設6個服務部,建立相適應的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不斷提升綜合服務效能;優化企業保姆服務機制,完善政務服務全流程閉環運行模式,開展“全生命周期”服務,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為完善園區生活功能,保障性租賃住房一期項目已全面完成建設,即將交付投用。項目包含3棟高層保租房共1064套,以及食堂、停車場、籃球場等配套設施,可為園區4000余名員工提供方便、舒適的住宿環境。同時,開通企業員工上下班接送公交專線14條,每天運營27趟;建成員工食堂4家;優化工人俱樂部12個功能區,面向園區產業工人開展系列文體活動。
此外,謀劃實施仙女湖新經濟綜合體、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配套、電子信息產業園配套等基礎設施配套項目,提高綜合承載能力;籌建可立克職業技術學校、工匠學院,打造區域性公共就業綜合服務平臺。職工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蒸蒸日上。
春光無限好,奮進正當時。
永州經開區黨工委、管委全力完善服務鏈,助推產業鏈發展;企業家們開足馬力抓生產,創新突破促增長。在這片熱土上,高質量發展的奮進樂章正激情奏響!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