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近日湖南召開省委社會工作會議,對推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作出了部署安排。我們要深化對新時代社會工作根本原則、價值取向、發展方向的理解認識,狠抓重大舉措、基礎保障、組織領導等重大問題落實。特別是要強化對新時代社會工作規律性要求的把握,努力以善謀善治、善作善為推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強化黨的領導與推進黨的建設相統一。堅持和加強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工作的本質特征和獨特優勢,是新時代社會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的根本保證。著力推進社會領域特別是新興領域黨的建設,不斷擴大黨在社會領域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切實提高黨在社會領域的組織、動員和服務能力,是新時代社會工作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首先是要充分認識黨在社會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堅持強化黨的領導與推進黨的建設有機統一。要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關于社會工作的決策部署,強化黨對社會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在社會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破解社會工作難題。要著力推進社會領域黨的建設,將抓好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作為重中之重,突出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突出抓好凝聚服務群眾工作,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以高質量的黨建成效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持維護社會秩序與增強社會活力相促進。現代社會猶如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活力是其前進的動力,秩序則是軌道。只有兩者兼備、相互促進,列車才能平穩快速前行。新時代社會工作就是要堅持以建設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現代社會為目標,在化解社會矛盾風險、維護社會安定和激發社會創造活力上同向發力。在實踐中,就是要堅持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現代社會治理理念,進一步深化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切實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注重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科學有效疏導社會情緒、化解矛盾糾紛、防范社會風險。與此同時,要進一步暢通人民意見建議征集渠道,廣泛聽取民意、匯聚民智,讓人民群眾充分表達訴求、意愿和觀點,凝聚全社會推動改革發展的智慧和力量。
堅持大規模建設與精準精細推進相協同。中國式現代化的人口規模特征決定了社會工作需在規模與質量上協同發展。堅持“質”“量”并重的發展方向,也內在決定了推進中國社會工作的著力之處。我們既要加大對社會工作領域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構建規模宏大的社會治理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安全防控體系,在擴量增容上做出艱辛努力;又要加大對社會工作領域的統籌協調優化力度,著力增強社會資源分配的協調性、社會工作制度的統合性、社會運行機制的耦合性,不斷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的制度效能;更要聚焦當前社會工作重點,堅持在新興領域黨建工作上改革創新,在推進為基層減負賦能上持續用勁、在凝聚服務群眾上精準發力,不斷完善社會工作的制度體系和運行機制,切實提高社會工作的質量和效能。
堅持保障社會公平與提高發展效率相兼顧。社會發展總會面臨著公平與效率的矛盾,若顧此失彼,勢必引發社會問題,阻礙社會發展。中國式現代化既要創造比資本主義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地維護社會公平,更好實現效率與公平相兼顧、相促進、相統一。這就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構建適應中國式現代化要求的新時代社會工作體制機制。特別是在事關人民福祉的重大問題上,要充分發揮基層民主協商制度效能,鼓勵和支持不同社會主體進行理性發聲與協商對話,在良性社會互動中消解彼此的認知分歧和價值沖突,共同尋找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最大限度凝聚社會共識,激發全社會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社會公平與發展效率的有機統一。
堅持加強頂層設計與尊重基層首創相結合。頂層設計猶如航海圖,為社會工作指引方向;人民首創則是航海中的探索與創新之舉。頂層設計層面制定的社會工作政策與戰略規劃為各地開展工作提供了基礎框架,而基層群眾創造出的眾多鮮活經驗又為推動黨的社會工作理論、政策和方針真正落地提供實踐支撐。堅持頂層設計與人民實踐創造有機結合,才能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順應時勢、創新發展。我們既要堅持從政治的高度謀劃社會工作,著力抓好社會工作頂層設計的戰略謀劃,在健全工作體制、構建長效機制、完善工作體系上持續發力;也要尊重基層首創,鼓勵支持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大膽創新,并及時總結提煉和推廣基層在實踐中形成的好做法好經驗。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首創的有機結合,才能形成上下聯動、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
堅持專業化推進與社會化實施相貫通。專業化是現代社會工作的內在要求,傳統治理服務已經不再適應快速流變、訴求多樣的現代社會,只有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才能與現代化社會相匹配。社會化是現代社會工作的必然選擇,只有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奏響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協奏曲”,才能建成現代化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新時代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關鍵是要堅持專業化推進與社會化實施相貫通。一方面,要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培育社會工作領域的黨務人才、管理人才、社區工作人才、社會服務人才、專業社會工作人才,為社會工作提供現代化的人才支撐;另一方面,要加強社會參與的平臺建設和機制建設等,推動黨委、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各方面力量在社會治理與服務中各司其職、各展其長,努力推動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新時代社會工作任重如山,我們要在黨的領導下善于守正創新、系統謀劃,善于突出重點、攻堅克難,善于統籌兼顧、協調各方,努力推動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迭開新局、行穩致遠。
【作者系湖南省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共湖南省委黨校(湖南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長(副院長)】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