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省委明確提出,長沙要“勇當改革開放的領頭雁,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發揮挑大梁作用”,深深期許,重任千鈞。長沙,如何以省會擔當為全省發展挑大梁?即日起,湖南日報社長沙分社聯合長沙市委宣傳部推出《強擔當挑大梁》系列述評,聚焦長沙提高站位、抬高坐標,干字當頭、奮勇爭先,用行動把挑大梁的責任牢牢扛在肩上、落到實處。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永濤通訊員歐陽倩
經濟大省挑大梁,省會城市責無旁貸、重任在肩。從經濟發展規律來看,強支撐、挑大梁,就是抓住發展的“牛鼻子”,鑄就強引擎,推動大發展。
省委明確提出,長沙要“勇當改革開放的領頭雁,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發揮挑大梁作用”,對長沙發展寄予厚望。既定位長沙一域之于全省發展大局的位置,更彰顯“以一域服務全局、從全局謀劃一域”的責任。
“走在前、挑大梁”,正成為長沙發展最鮮明的標識。
勇挑大梁,是使命擔當、重大機遇
作為湖南的“心臟”,長沙是全省系列改革部署、政策舉措的先行先試者,是諸多科技創新、綜合服務的首倡者首為者。勇挑大梁是長沙作為經濟大市的使命擔當。
長沙何以挑大梁?先要明白長沙在哪。
從空中俯瞰長沙,這座千年古城,靜臥于中國腹地,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華夏大地中部。承接南方北方,連通東部中部西部,長沙在湘江之畔輕盈起舞。
長沙,不僅是古城長沙,更是省會的長沙——
肩負省會定位,長沙必須具備較高的首位度和經濟發展領導力,才能帶動區域發展“水漲船高”。
長沙這個區域“龍頭”,成色很足。長沙以5.6%的土地承載了全省15.1%的人口,擁有全省57%以上的省級以上創新平臺、47%以上的高新技術企業、45%以上的高等院校、60%的技術成果項目轉移轉化。
從2017年首次邁入“萬億俱樂部”,到2022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再到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首次突破1.5萬億元,長沙永不止步。經初步核算,2024年,長沙在全省的首位度為28.7%。
長沙,不僅是湖南的長沙,更是中國的長沙——
一張“海陸空”三維圖折射長沙在全國的戰略地位。京廣高鐵、滬昆高鐵和正在建設中的渝廈高鐵似“蛟龍”在長沙聚首,拉通長沙高鐵3小時“朋友圈”;一架架飛機昂首,一道道美麗航空線路勾勒開放的長沙笑臉,長沙黃花機場吞吐量突破3000萬人次大關,空鐵聯運規模居國內前列;再加上中歐班列馳騁歐亞、長沙新港通江達海,“大長沙”帶來大視野、大格局。
從經濟版圖上看長沙,湘江新區、自貿試驗區長沙片區、長株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等國家級戰略平臺相互疊加,既輻射周邊,又活躍全局,在中部崛起國家戰略中顯示出強大的長沙力量。
長沙,不僅是中國的長沙,更是世界的長沙——
開放的長沙向世界遞出名片:“中國工程機械之都”、世界“媒體藝術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夏醽嗸r花、波士頓大龍蝦打“飛的”最快24小時到達長沙;挖掘機、盾構機等“長沙造”,奔向東南亞、非洲等地;鋰電池、煙花爆竹等湘字號優質產品從湘江出發,越洋出海;伴隨著240小時外國人過境免簽政策的優化,免簽國家“朋友圈”持續擴大……
“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成效持續顯現。到2030年,長沙將初步成為全球范圍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發任務源自全球、研發資源來自全球、研發成果用于全球。以“全球”視野來謀劃未來發展,展露出長沙的雄心壯志和博大格局。
越是形勢復雜嚴峻,長沙越要勇挑大梁,更好發揮帶動和支柱作用。
長沙,有挑大梁的信心和決心,更有挑大梁的實力與魄力!
勇挑大梁,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要挑大梁,意味著要有過人之理念,過人之舉措。這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關鍵在于扎扎實實地貫徹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一個怎樣的長沙,才能扛牢挑大梁的使命?
——講政治的長沙。
只有講政治,才能保證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和各項政策貫穿到經濟建設和各項工作中去。強調講政治,就要使政治成為一種更加強有力的整合力量、推動力量,把政治同經濟、政治同各項事業結合得更加緊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4次來湖南考察,對做好湖南工作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講政治,長沙就是要在政治上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政令暢通,并把講政治的要求貫穿和體現到觀察、分析、處理長沙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
——敢擔當的長沙。
挑大梁必須在全局中找到自己的“坐標”和“支點”。只有校準“坐標”和“支點”,才能正確地、辯證地處理各種關系。局部服從全局,眼前服從長遠,這是長沙堅守的原則之一。
服從服務于全省一盤棋,長沙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長沙要有長沙的擔當,要有序疏解一般性制造業、區域性專業市場、物流基地等功能與設施;尤其在產業上要逐步形成互補性強的一體化優勢,著力推動產業圈、生活圈、生態圈深度融合,在增強輻射帶動功能上聚焦發力,在推動城鄉協調發展上創造經驗,在促進共同富裕上引領示范。
長沙既要發揮“中心城市”的帶動作用,更要注重在全省范圍內合力配置資源、攥指成拳,這不僅是一種眼光、一種胸懷,也是一份責任、一份義務。
——抓落實的長沙。
挑大梁的要義,體現在完成戰略任務、落實關鍵部署上。應該看到,長沙昨天的成就來自落實,今天的任務需要落實,明天的發展在于落實。抓落實,長沙以科學理論和理念指導實踐,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秉持奮發有為的狀態,沖在前、干在先,樹標桿、抓落實,永葆隊伍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造就高素質的干部隊伍,增強黨員干部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抓落實本領。
這是一場縱橫結合、上下聯動的行動,各部門、各區縣、各園區凝聚共識、攜手同行,打破行政壁壘的“藩籬”,各展所長、各盡其能。抓產業,“十指彈琴、各有所長”,形成梯度分布、分工合理的產業體系;惠民生,要兜準底、兜好底,多些錦上添花,也多些雪中送炭;提品質,塑城市底子、養城市內涵,內外兼修、內外生輝。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的謀篇之年。一個又一個的五年,見證著長沙現代化的砥礪歷程,詮釋著不同時期的機遇擔當,長沙故事正是在挑大梁的過程中不斷寫就。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