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產業發展狀況直接關系到體育強國建設,關系到國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體育消費需求。《湖南體育強省建設規劃(2020—2030年)》,明確提出了“體育產業市場活力充分釋放,進入體育產業的社會資本顯著增加,體育產業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體育產業總體規模不斷提升,體育消費水平明顯提高,體育產業布局進一步成型”的目標。而早在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就已指出,要“扶持一批具有市場潛力的中小企業”。相對于大型企業,體育用品中小企業數量眾多、靈活性強、創新活力足,但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容易面臨困境。應加快推動體育用品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轉型,進而有效提振居民體育用品消費,助力湖南“體育強省”建設。
走體育用品自主研發和知識產權保護相結合的“專利創新”路子,推動體育用品中小企業“專業化”發展。推動體育中小企業增強自主研發能力,積極探索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在體育用品領域的應用;建立健全體育相關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堅實制度保障,并通過開設專門的體育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增強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引導企業及時申請專利、商標,確保創新成果得到有效保護。同時搭建或借助已有知識產權交易平臺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幫助企業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通過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體育用品中小企業可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地位,為湖南“體育強省”建設注入新生命力。
走產品質量優化和產業“強鏈補鏈”相結合的“質鏈融合”路子,推動體育用品中小企業“精細化”發展。體育用品事關用戶運動安全、事關群眾生命健康,必須在產品質量上嚴格把關、精益求精。一方面,應鼓勵體育用品中小企業引入先進材料和制造技術,生產更耐用、更高性能的產品。倡導企業建立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從原材料采購到產品設計、生產、檢測、包裝、運輸等環節嚴格把控,同時加強質量監管,確保體育產品符合國家、地方或者行業標準。另一方面,應積極推動完善、延伸體育產業鏈,以體育用品制造為核心,向上游原材料供應環節拓展,確保原材料穩定供應;向下游市場銷售環節延伸,采用多元化營銷模式,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市場占有率。企業應與政府體育公共服務部門以及體育賽事組織、體育培訓機構等上下游企業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共同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走體育用品生產和地域傳統體育文化相結合的“湖湘特色”路子,推動體育用品中小企業“特色化”發展。應深入挖掘和整合我省地域傳統體育活動和文化資源,為體育用品中小企業提供特色化發展的肥沃土壤。引導企業結合湖南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如湘西矮寨鎮農民春節“百獅會”、永順“老司城”土家擺手舞、張家界“鬼谷神功”等,將這些文化元素融入體育用品設計與開發。如企業可以設計生產具有土家擺手舞元素的運動服飾,開發以“鬼谷神功”文化元素為靈感的健身器材,使產品兼具實用性和文化性。鼓勵企業在市場推廣中強化“湖湘特色”品牌理念,在舉辦民族運動會、傳統體育項目比賽等體育文化活動時,廣泛使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體育器材、產品。
走產業升級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應用相結合的“智慧體育”路子,推動體育用品中小企業“新穎化”發展。應抓住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發展機遇精準施策,推動體育用品的設計、生產、銷售全鏈條智能化升級,引導體育用品中小企業向“新穎化”方向發力。可試點建設“智慧體育產學研用合作中心”,借助平臺促進中小企業與大型體育企業、科研機構、高校深度合作,攻克體育用品領域關鍵技術難題。可聯合設立智慧體育科研專項基金,對在智能化、個性化體育用品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鼓勵中小企業推出新產品、贏得更大市場。
【作者系羽毛球奧運冠軍,長沙師范學院學校體育運動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湖南省健康中國與幼兒體質促進研究基地專家。本文為湖南省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湖南體育用品中小企業‘專精特新’轉型機制、影響因素及實施體系研究”(24YBA312)階段性成果】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