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岳陽城陵磯新港碼頭。易昂攝
位于湘潭經開區的吉利汽車制造基地,工人加緊趕制訂單,滿足市場需求。辜鵬博攝
藍山縣皮具箱包科技產業園。彭華攝
江華瑤族自治縣經開區,湖南豐輝電機有限公司車間,返鄉務工人員在蝸桿軸驅動電機生產線上忙碌。郭立亮攝
懷化國際陸港。王森攝
一列滿載百貨、零配件、日用品、電子產品的中歐班列,從長沙國際鐵路港出發,前往波蘭馬拉舍維奇。辜鵬博攝
謝卓芳向海林張澤鵬
湘江奔涌,時代潮動。
3月28日,湖南長沙將迎來一場國家級盛會——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這是湖南首次承辦國家級產業承接轉移活動。站在新的歷史節點,湖南以“一帶一部湘聚共贏”為主題,向世界敞開懷抱,展現其承接產業轉移的雄心與底氣。
從大灣區到湘南,一條牛仔褲躍遷故事日新月異;從荒蕪之地到千億汽車城,湘潭與吉利的共生之路越走越穩;從傳統制造到智能計算,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加速構建……
三湘熱土,正以開放之姿、創新之力、務實之舉,在產業轉移的浪潮中錨定方位,書寫中部崛起的時代答卷。
“時”之機:國家戰略下的湖南使命
3月24日凌晨4時,常寧市湘南紡織產業基地的車間燈火通明。自動裁床的激光劃過牛仔布料,發出“滋滋”輕響。28歲的質檢員劉敏(化名)手持掃碼槍,快速核對每一條牛仔褲的工藝標簽。“這批貨中午就要發貨,不能有絲毫差錯。”她身后的倉庫里,成箱的牛仔褲堆成藍色小山,等待裝箱發往全國各地。
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坡。2017年,廣州增城、新塘的牛仔服飾產業掀起向內地遷移的浪潮。常寧抓住機遇,憑借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豐富的水資源以及政策扶持,政企雙方一打照面,便“一見鐘情”。大家都瞄準同一個目標——打造千億紡織產業鏈、建設全產業鏈的紡織服飾產業集群。
作為我省湘南湘西產業轉移示范區的示范項目,短短兩年,湘南紡織產業基地吸引34家服飾企業入駐,建成近5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胤秩诮ㄔO,達產后年產牛仔服飾預計15億件,年產值1000億元,年出口貿易額500億元。常寧,這座以“世界鉛都”聞名的中部小城,又成“牛仔之都”,成為湖南承接產業轉移的“樣板間”。
常寧的“逆襲”,是湖南承接產業轉移的縮影。當前,全球產業鏈面臨“雙重擠壓”:發達國家推動高端制造業回流,東南亞爭搶中低端產業,我國沿海地區產業轉移需求迫切。黨的十八大以來,“有序承接產業梯度轉移”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命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東、中、西、東北地區產業協作,推動產業有序梯度轉移”。
產業轉移,是經濟規律使然,也是國家戰略所指。湖南,恰處于這場變革的風口。
作為長江經濟帶與中部崛起戰略的交匯點,湖南憑借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堅實的產業基礎,逐漸成為產業承接轉移的“黃金腹地”。
湖南地處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京廣、滬昆、渝廈高鐵在長沙交匯是中國唯一的“米”字型高鐵網,兼有五大國際物流通道疊加優勢。這種獨一無二的區位稟賦,讓湖南成為貫通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長江中游四大增長極的“超級聯系人”,有助于企業產品快速到達國內外市場,降低物流成本。
堅實的產業基礎,為省外企業落地生根提供肥沃土壤。目前,湖南已培育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15個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前列。這些產業集群為承接產業轉移提供了良好的產業配套環境,有助于企業降低采購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湖南也是一座“人才高地”。全省擁有國防科技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和125名湘籍院士,為各行業源源不斷輸送專業技術人才,構筑起科技創新的堅實支撐。
目前,衡陽、郴州、永州、邵陽、懷化、湘西6個市州建成“湘南湘西承接沿海產業轉移示范區”,岳陽、常德、益陽、衡陽、郴州、永州、婁底發展成“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越來越多的外省企業將關鍵工序、生產基地、研發中心布局湖南。
根據省商務廳數據,2024年全省13條重點倍增產業鏈共新引進2億元以上重大項目1099個,投資額6353.3億元。湘西湘南產業轉移示范區累計直接使用外資3.12億美元,占全省29.3%,逐步成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勢”之能:以湖南優勢構筑產業高地
在懷化國際陸港,龍門吊的轟鳴聲晝夜不息。“每天約有4000多個拉桿箱從這里出發,發往中東、南美、非洲等地區。”懷化國際陸港經開區箱包專班主任楊帥介紹。
2023年5月,懷化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國際箱包之都”,將箱包皮具產業定位為臨港工業區的第一產業。同時,推動該產業納入湖南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范圍,制定出臺支持箱包皮具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
短短兩年,懷化箱包產業從無到有、異軍突起。2024年全市新引進產業項目102個,鏈上企業達142家,產業鏈總產值達30.12億元,基本形成了涵蓋箱包成品以及拉桿、輪子、里布、色母、拉鏈、織帶、皮條、包裝、外貿、電商等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在此之前,懷化箱包產業基礎薄弱,當地為何如此鐘情這個產業?
“箱包產業高度契合‘懷化氣質’?!睏顜浗榻B,一方面箱包產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懷化勞動力資源豐富;另一方面,箱包也是外向型產業,對外出口需求高,依托懷化國際陸港戰略定位和區位優勢,運輸成本明顯優于其他內陸城市,基本和沿海城市持平。
這揭示了湖南承接產業轉移的邏輯——不是“撿到籃子里都是菜”,也絕非簡單的空間位移,而是“量體裁衣”的深度重構。
衡陽重點承接科技創新型企業,形成以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為特色的產業鏈;
永州以電子電鍍產業為切入點,全力打造千億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郴州告別一礦獨大經濟格局,逐步轉向國內一流有色金屬精深加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生產基地……
全省各地積極承接沿海及粵港澳產業轉移,在吸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等地區外溢產能的基礎上,形成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集群。
省工信廳廳長王衛安表示,在“一帶一部”的黃金坐標上,湖南正以鏈長制為引擎,構建“鏈主領航、鏈長統籌、鏈生態賦能”的產業協同新范式。我們將緊扣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機遇,強化創新驅動與要素保障,在承接產業梯度轉移中,著力打造“韌性強、安全度高、協同效應顯著”的現代化產業鏈群。
近年來我省先后出臺《湖南省先進制造業促進條例》《湖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規政策,從反平臺資本壟斷、規范和提升中介服務、從嚴從重整治政府失信行為等方面著手,盡全力讓客商來湘投資無后顧之憂。在2024年全國工商聯“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湖南、長沙均位列全國前十。
省商務廳副廳長劉素月透露,我省正在開展企業綜合運營成本分析調研,廣泛聽取企業意見建議,不斷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著力打造湖南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獨特優勢。
“為”之策:高能級平臺釋放新機遇
近年來,工信部在全國各地舉辦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系列活動,引導國內產業有序轉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有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產業轉型升級。
風正揚帆,承接產業轉移,湖南發出熱情邀約。
3月28日—30日,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將在長沙舉行。活動聚焦湖南“4×4”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湖南產業轉型升級探索新機遇。
本次活動將采取“1+4+N”的形式舉行,包含開幕式、項目簽約、我省特色優勢產業鏈專場對接等主體活動,院士專家、國內頭部企業代表將悉數到場,規模將達到1500人左右。
“找準湖南‘契合點’,堅持項目為王?!笔」ば艔d副廳長陳暉介紹,組委會多次赴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等重點承接方向地區,立足自身產業基礎條件和發展所需,圍繞產業集群培育和重點產業鏈建設,強力推進產業招商和項目引進。
活動期間將舉辦產業轉移合作簽約儀式,落地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合作成果。本次引進的項目多涉及我省“4×4”現代化產業體系重點產業,包括高端裝備制造、綠色智能計算、新材料、航空航天及北斗等領域。
據了解,目前已有一批意向項目正在加緊推進。比如總部位于北京的利亞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望城經開區投資10億元,建設華中總部及研發生產基地,主要用于LED智顯裝備生產線、5G智慧照明裝備、光電產業上下游產業鏈等產品的研發及生產,項目全面投產后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年稅收6000萬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簽約項目順利落地,我省建立了項目跟蹤服務機制,定期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遇到的問題。同時在資金、人才、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企業快速成長,讓項目不僅能引進來,更能留得住、發展好。
截至目前,本次活動已收集省外轉移項目337個,意向投資總額約3086億元。
機遇與挑戰始終并存。區域競爭加劇、環保約束趨緊、高端人才短缺等問題,考驗著湖南的智慧與定力。眼下,湖南正在積極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以產業鏈為抓手科學有序承接產業轉移,推動形成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400萬湘商是我省產業轉移的重要力量。”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將開展湘商回歸、校友回湘、湘智興湘等系列行動,辦好“港洽周”“滬洽周”和“歐洽周”等重大區域經貿交流活動,搭建起連接全球湘商湘才與湖南發展的溝通橋梁,吸引更多優質項目和高端人才扎根湖南。
風起時,勢已成。當時代機遇的東風拂過三湘四水,這片紅色熱土必將以更開放的姿態、更堅實的步伐,讓每一次跨越山海的遷徙,都成為共生共榮的啟程。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