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學技術為核心,以知識、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的新質生產力,正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與迭代發展。大力培養和吸納具有新知識、高技術的創新創業人才,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支撐。高職院校主要培養對接產業發展的技術技能型應用人才,加強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培養,是當前的緊迫任務。
2024年12月,《湖南省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若干政策措施》發布,在政策、基金、孵化、導師、課程、典型、宣傳等七個方面“上線”一批支持舉措。高職院校必須深入貫徹落實“七個一”政策,推動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以滿足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強化創業教育理念,優化制度設計。高職院校不但要面向就業市場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而且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技術技能開展創業的能力,將其視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建議加大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經費投入,用于支持院校創業教育課程開發、師資培訓、實踐平臺建設和學生創業項目資助。建議教育主管部門進一步指導高職院校創業教育,包括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資源配置等方面。建議進一步常態化推動舉辦高職院校創業大賽、創業論壇、創業沙龍等活動,搭建學生創業交流展示平臺。建議完善省級創業教育評估指標體系,定期開展評估,評估結果可與院校招生指標、財政撥款等掛鉤。建議進一步引導省內主流媒體資源,廣泛宣傳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成功案例和優秀創業導師事跡,樹立創業榜樣,激發學生創業熱情。
完善課程體系,增強課程實用性。鼓勵高職院校打破傳統學科界限,構建以創業為導向的跨學科人才培養模式,設立創業菁英班、實驗班,開展創業微教育等多樣化教學。支持高職院校打造“創業+專業”的融合課程群,分層分類構建基礎普及型、提高深化型和實戰應用型課程體系。其中,基礎普及型課程面向全體學生,通過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普及創業基礎知識與理念;提高深化型課程針對有創業意向的學生,設置創業機會識別、商業模式設計等進階課程;實戰應用型課程則聚焦創業實踐,引入真實創業項目,讓學生在實踐中積累經驗。同時成立由行業專家、企業高管和創業教育教師組成的課程內容更新小組,定期收集行業最新動態、創業成功案例和失敗教訓,融入課程教學,確保課程內容緊跟市場需求。鼓勵教師編寫具有本省特色、高職特點的創業教材,結合本地產業優勢,開發富有針對性的創業教學案例,建設高職教育創新創業數字資源平臺。
打造多元師資隊伍,提升教學水平。按照“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原則,既注重校內教師培養,又加強校外導師引進。定期組織高職院校教師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創業教育教師培訓、學術研討和企業掛職鍛煉,提升教師創業教育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在職稱評定、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等方面,可對從事創業教育的教師給予政策傾斜;探索將教師開發創新創業課程、指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競賽獲獎、創業成果轉化落地等納入教學成果獎評選指標體系,鼓勵教師積極投身創業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面向企業界、投資界、法律界等廣泛招募創業導師,建立高職院校創業校外導師庫,打造一批“大學生創業指導工作室”,引導每位導師與一定數量的學生創業團隊結對,提供“一對一”或“一對多”的創業指導服務。
整合實踐教學資源,促進創業成果轉化。堅持系統思維,將校內實驗室、實訓基地等資源整合打造為創業實踐平臺,加強與企業合作,建立校外實踐基地,利用在線實踐教學平臺和虛擬仿真軟件,豐富實踐教學資源。同時適度加大對高職院校校內創業孵化基地的投入,完善場地設施、設備和服務功能。鼓勵院校與企業合作共建校內創業實驗室、創業工作坊等實踐平臺,開展創業項目研發、產品試制等活動。聚焦產業特色顯著、創業者集聚、新業態消費場景豐富的街區以及環大學社區,建設特色創業街區(社區),強化上下游供需對接,促進相關產業快速集聚,打造開放、多元、可持續的創業孵化生態圈。做好再創業幫扶保障服務,加大對創業失敗者的扶持力度,完善再創業指導和援助機制。
(作者單位: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