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12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李夏濤)“廣大村民請注意,冬季天干物燥,大家在屋里熏臘肉香腸、用火箱烤火時,一定要注意用火用電安全,謹防發生火災。”12月23日下午4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寨牙鄉巖腳村,村黨支部書記楊雨通過“村村響”大喇叭喊話,提醒村民加強冬季防火。
這樣的書記喊話活動,每周一下午4時,在靖州全縣行政村、自然團寨和城區社區都會準時響起。
全縣應急廣播體系建成后,靖州巧用1658個廣播終端“大喇叭”,依托13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書記喊話”宣傳品牌。各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利用應急廣播平臺,每周定時用群眾熟悉的苗語侗話,宣傳黨的政策,講述惠民故事,點評本村環境衛生、好人好事,傳播健康生活方式,奏響鄉村“文明曲”。
將“大喇叭”打造成傳播黨的創新理論的“擴音器”“傳聲筒”,讓黨的好政策“飛入尋常百姓家”。11月以來,藕團鄉團山村黨支部書記王樹清,每周一下午都會利用應急廣播平臺,用侗話宣講黨的方針政策。“書記用本地話喊廣播,聽著就很親切,也更聽得懂。”村民吳滿云家離“大喇叭”不足100米,聽廣播學精神,已成為她每周一的必修課。
“大喇叭”引領“新風尚”,廣大群眾從鄉村文明的“旁觀者”變為“當事人”。在新廠鎮,“大喇叭”每天播放和美鄉村建設宣傳語,每天有40多名黨員、志愿者和村民自發參與到垃圾清運工作中。不少村民養成了早起掃地、收拾院落的好習慣。各村每季度開展一次“文明家庭”“最美庭院”等創建活動,評選一次“文明戶”“衛生戶”。十里八村做評比,家家戶戶爭先進,村民們越來越注重環境衛生。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