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列席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的
全國人大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2024年9月11日)
趙 樂 際
剛才,8位代表作了很好的發言。大家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將認真研究采納。
今年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人大代表由民主選舉產生,來自人民、扎根人民,忠實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參加行使國家權力,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這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鮮明特點和獨特優勢。
70年來,隨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完善發展,人大代表制度不斷健全,為代表依法履職、聯系群眾提供了支持和保障。1954年通過的新中國第一部憲法和全國人大組織法、地方組織法,對人大代表的名額、產生、職責、接受監督、聯系群眾等作出規定。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代表聯系群眾逐步制度化、規范化。1982年憲法明確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同原選舉單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聯系,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1992年出臺的代表法是規范和保障代表履職的專門法律。這一時期,代表小組活動、集中視察、專題調研、代表電子信箱、人大網站等成為代表聯系群眾的重要途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全面加強對代表工作的領導。黨的代表大會、中央全會、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等重要會議和黨中央印發的多個指導性文件對代表聯系群眾作出全面部署。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國人大常委會設立代表工委,承擔指導協調代表集中視察、專題調研、聯系群眾有關工作等職責。建立健全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直接聯系代表、代表聯系群眾等制度。各級人大探索建立了7300多個基層立法聯系點、20多萬個代表家站,為代表聯系群眾提供了有效平臺。代表聯系群眾的制度機制進一步完善、渠道更加通暢、實效不斷增強。
70年來,歷屆全國人大代表和地方各級人大代表,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充分發揮來自人民、扎根人民的特點優勢,密切聯系群眾,依法履職盡責,為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推進國家各項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的二十大提出“加強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設,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我們要深刻認識到,密切聯系人民群眾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是人大工作活力之源和代表履職盡責之基,要落實到代表履職的各環節全過程。
要豐富代表聯系群眾的內容。積極主動宣傳黨中央大政方針、憲法法律和國家發展目標任務,帶動周圍群眾在本行業本領域認真貫徹落實。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圍繞人大立法、監督等重點工作,征求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從大局和長遠出發,把群眾所思所盼所愿體現到相關議案建議和審議發言中,推動從法律上、制度上解決問題。對于群眾反映的具體困難和訴求,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依托政府部門和有關方面依法妥善處理。向原選區選民或原選舉單位報告履職情況,自覺接受人民監督。
要豐富代表聯系群眾的形式。按照人大常委會統一安排,參加代表小組、集中視察、專題調研、執法檢查等履職活動。把執行代表職務與做好本職工作有機融合起來,通過調研、座談、走訪等方式,與所在行業、相關領域的干部群眾面對面深入交流。用好基層立法聯系點、代表家站和網站、客戶端、微信等平臺,與群眾保持經常性聯系。
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在研究修改代表法,制定關于加強全國人大代表工作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我們將全面總結實踐經驗,充分聽取代表意見建議,進一步完善代表工作制度機制,加強代表工作能力建設,為代表依法履職、聯系群眾做好服務保障。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