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賢思齊 工入意出
——王志堅與齊白石、王憨山兩位大師的藝緣
王志堅繪齊白石像。
王志堅繪王憨山像。
楊華方
2024年,是齊白石誕辰160周年,王憨山誕辰100周年。為紀念兩位先賢,湘潭齊白石研究會會長、王憨山研究會會長王志堅今年6月7日在長沙舉辦《“見賢思齊”王志堅中國畫作品展》。王志堅和兩位大師之間,怎樣結下藝緣?
從崇拜到研究齊白石
王志堅兒時就喜歡繪畫,與他的父親很有關系。他父親是湘鄉一中的語文老師,平時也畫些山水花鳥,見兒子看得著迷,便叫兒子來涂上幾筆。在涂寫中,王志堅展現出藝術天賦。父親喜不自禁,把他帶到學校,請美術老師指導他專業繪畫。
1966年,八歲的王志堅隨父母下到農村。父親帶他到一個姓李的美術老師家,悄悄地學畫。有一次,少年王志堅對父親說,你能不能介紹我向齊白石學畫?原來,老師對他講過,湘潭有個大畫家齊白石,世界有名。父親笑著說,齊白石已去世十年了。齊白石雖不在了,但他的作品在,他的精神在,他的品德修養在。你要學,仍然可以學。
那個年代書不多,不久,父親特意找來幾本畫冊,有一本是齊白石的。偶得齊白石畫冊,王志堅眼前一亮。原來花草蟲魚可以這樣畫,畫得這么生動。從此,王志堅對著齊白石的畫冊不斷揣摩臨摹。
1992年,王志堅參加了湖南省美協十名優秀青年作品聯展,在湘鄉名氣大漲,被招到湘鄉市文化館從事美術專干工作。40歲時,他又獲得省金獎。隨后,王志堅被調到齊白石紀念館,先是擔任副館長,不久又擔任館長。在這里,組織齊白石的紀念和研究活動,讓他對齊白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他認為,齊白石主張藝術應當既不像簡單的寫實主義,也不追求過度的抽象,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某種平衡狀態。
與王憨山成為忘年交
王憨山早年師從高希舜、潘天壽,主攻寫意花鳥。在文化館擔任美術專干時,年輕的王志堅第一次見到王憨山。那時,王憨山已是知天命之年,在省內有些名氣。
王憨山見到王志堅,很高興。兩人談天說地,談傳統的藝術和現代的藝術,交流起來很投緣,迅速成為忘年交。兩人都尊崇齊白石。王憨山說,他雖在學齊白石,但他和齊白石的一些弟子不一樣。有些畫家雖在齊白石身邊學習,但沒有“跳出來”,只有少數人樹立了自己的獨特風格。王憨山學齊白石,很尊崇齊白石的那句話,就是“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致力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聊到興起,王憨山便到畫案上鋪紙畫起來。
有時,王憨山帶來一些新作,一張張貼在墻上,和王志堅聊他為什么這樣畫。王志堅小王憨山二十多歲,尊王憨山為師,可王憨山不把王志堅當學生,總叫他提看法。王志堅開始拘謹,后來慢慢放開,能把自己的看法毫無保留地講出來。
有一天,王憨山醒來對王志堅說,我們昨天聊的這些東西啊,晚上又到我夢里來了,它們打了一架。那時候,王憨山壓力很大,一方面,他家人還在農村,條件較差,要解決家里的柴米油鹽;另一方面,他曾任教的龍田中學要拆掉重建,王憨山希望用自己的畫作,籌資建校。后他與人合作,在1984年賣畫集資2.4萬元,盡數捐給龍田中學擴建校舍。20世紀80年代初的這個數字,可使兩個人成“萬元戶”了。王志堅對他生出了深深的敬意。
王憨山認為作畫就是一種釋放。他用筆用墨用色,手法別具一格,極現個人風格。他說,畫家要“二分寫字,二分畫畫,六分讀書”。他主張作畫墨要給足,色要給足,才有分量。他的詩如白石,字似金農,畫則崇尚周頤論詞“重、拙、大”的審美法度,磅礴大氣、不阿流俗、獨辟蹊徑。在畫作題識上,寥寥數語即融入對社會、對人生的深切感受,韻味無窮?;B蟲魚,在其文質相兼的筆下,都被點化為極富意蘊的雅構。
在十多年的交往中,王志堅對王憨山的品格、藝術風格和主張,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也讓王志堅進一步領會了齊白石那句“學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深刻內涵:學齊白石,要學他的精神,學他做人,學他創新。如果只是學他畫畫,畫得和他一模一樣,是沒有生命的。一方面,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要堅守;另一方面,要在追求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基礎上孜孜不倦地創新。
“工入意出”王志堅
傳統是怎么去抓生活的?筆墨怎樣與時俱進?怎樣反映當代生活的美?這些問題一直在王志堅的心中縈繞著。
從少年時代起,因為條件和環境的要求和變化,王志堅畫過工筆畫、水彩畫、水粉畫、版畫、漆畫、連環畫,也畫過油畫,但主要是中國畫。他揣摩研究其它畫的繪畫技巧,來豐富他的中國畫創作,這樣,也就拉開了他的作品與傳統藝術的距離。
王志堅研究、學習齊白石和王憨山,不僅是學他們畫畫,也學他們怎樣走藝術之路。一是學他們對傳統藝術的全面改革,形成了個人面貌;二是提倡畫家應有高尚的精神品格和深厚的人文修養;三是領悟心中要有愛,愛生活,愛家鄉,愛祖國。
接近古稀,王志堅悟出人生的意義與生命的價值。這次紀念齊白石、王憨山的“見賢思齊”畫展中,他的作品將“寫意”與“寫心”連接,用墨足,但不鋪張,色彩濃,恰到好處,似乎有白石飄逸,仿佛涵憨山粗獷,形成了一種樸實而瀟灑的獨特藝術符號。山水花鳥、戲劇人生,呈現濃濃的鄉土情結和生活氣息,精彩紛紜,讓我們耳目一新,感受到畫家的詩意情懷。
在大師的基礎上,王志堅不斷摸索、創新,作品有自己的筆墨和精神,這樣的作品,自然會立于藝術之林。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