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貴在養成,文明重在實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傳播新思想、引領新風尚”的“金鑰匙”。
在過去的三個月里,星辰全媒體記者用“腳力”深入長沙市開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用“眼力”細看文明實踐好做法,用“腦力”總結文明實踐好經驗,用“筆力”記錄文明實踐好故事,見證精神文明在開福區的薪火相傳。
群眾在哪里,新時代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自開福區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以來,始終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怎么建”作為一項重大改革任務。以新思想培根鑄魂,以新風尚引領時代新風,開福區探索出一條屬于自己的文明實踐新路徑,其中的“秘訣”是什么?接下來一探究竟。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福好人館、城市驛站。
宣講“鄉土味” 效果“潤民心”
位于開福區湘春路旁的西園北里,是一條承載著老長沙記憶的千年古巷。歷史文化在這里傳承,市井煙火氣在這里升騰,踏遍青石板路,星辰全媒體記者找到屬于西園北里的文明足跡,文明故事在這不足600米的古巷中傳播,仔細聆聽感受文明溫度。
今年9月,小巷中段,有一棵巨大的梧桐樹,枝葉參天、迎風生長,過去的人們喜歡在樹下暢談新聞軼事,如今“梧桐樹下 北里講堂”宣講品牌在這里打響。講紅色故事、宣傳先鋒人物、倡導廉潔家風、講解垃圾分類知識、促進鄰里和睦,一場場宣講活動讓理論的種子生根開花結果。
“梧桐樹下 北里講堂”宣講活動。
“我挺喜歡這種形式,大家圍坐在一起聽課,都是街坊鄰居可以暢所欲言。新出臺的惠民政策,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及時問,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工作人員可以幫忙解答?!本用裢跖渴恰拔嗤湎?北里講堂”宣講活動的忠實“粉絲”,她在課堂上學習到許多理論知識,得到社區專業的政策解讀,同時參與文明創建宣傳工作?!靶v員們都是用大白話,我們聽得懂,參與得多。不止是宣講員講,大家也一塊講,把心得體會都拿出來分享。”
西園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還在線上開通“睦鄰西園 德潤北里”微信公眾號,設置“每日習語”欄目,引導居民群眾不分時間、不分空間學而時習之。同時打造全市第一個社區官方抖音號,制作成百余個記錄文明微視頻,引導市民群眾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在這里,沒有刻板的說教,只有溫情的講述。宣講員們既是傳播黨的好聲音的“傳聲筒”,又是將宏觀政策化為微觀事例的“翻譯官”,“要既講高度,又講溫度;既增信心,也暖人心”。
近年來,為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開福區把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搬到校園、社區、田間地頭、生產一線,讓群眾更樂學、易學、愛學。
志愿者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微你講”理論宣講活動。
走進秀峰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福文藝宣講隊用原創快板節目《踔厲奮發向前進》向觀眾講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的華美篇章,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從“書面語”變為“家常話”,以“活”的方式、“俗”的語言,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留”在群眾心里,現場氣氛十分熱烈?!拔覀兿Mㄟ^此類宣講活動,引導干部群眾自覺把自身思想行動與黨的二十大精神聯系起來,把政策解讀與群眾生活變化結合在一起,讓黨的二十大精神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秀峰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相關負責人說。
在開福區新河街道三角洲社區,一場“書香開?!ら_卷有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民閱讀活動正在開展。活動現場,大家圍坐一起共讀《習訓齊家:中華傳統家教家風》?!拔覀円钊雽W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的重要論述,不斷堅持和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良好社會風氣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被顒迂撠熑苏f。
開福區通過廣泛選拔建隊伍、網上網下搭平臺、多方融合創特色,切實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組建了100人的區級宣講隊伍,積極邀請轄區內鄧學東、任菲莉等先進典型加入。采取一對一、一對多的方式,進行實戰化訓練,拍攝宣講視頻、按需點單派單,并把宣講內容與文藝相融合,進一步豐富宣傳的形式與理念,推出了“藝術黨課”等一系列“微宣講”特色課程。
志愿服務“星火燎原” 播撒文明進萬家
“我知道!紅色垃圾桶是有害垃圾桶。”“剩下的蔬菜是廚余垃圾。”7月20日清晨,在長沙市開福區蚌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內,傳來一陣陣孩童的搶答聲和嬉笑聲。原來這里正在開展一場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蚌塘社區“五老紅”志愿服務隊隊長厲汝蘭正在給孩子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其以看視頻、看圖片、講故事的形式,講解垃圾的危害以及處理辦法。面對星辰全媒體記者的鏡頭,厲汝蘭從容不迫,與孩子們一同互動?!拔蚁M馨迅嗟沫h保、健康知識傳授給孩子們?!眳柸晏m說。
志愿者厲汝蘭為居民解答難題。
2011年退休后,厲汝蘭成為社區一名老年志愿者,她積極發揮余熱,不論是什么樣的臟活累活都不嫌棄,每回都是盡心盡力地去做。她帶頭成立社區“五老紅”志愿服務隊,帶領著“銀發”志愿者們開展各項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助力社區做好黨員服務、扶貧幫困、敬老助殘、垃圾分類、環境整治、疫情防控、宣傳教育、治安巡邏、愛心護學等志愿服務工作。
“我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能看到社區越變越美、越變越好就是最大的欣慰?!眳柸晏m的丈夫患有哮喘病,家里還有小孫子需要上下學接送,但厲汝蘭在忙完家中事宜后,依舊堅持志愿服務工作12年。
文明實踐活動開展得好不好,關鍵看志愿隊伍建得強不強。
開福區堅持學雷鋒志愿服務隊伍打頭陣,以“傳、幫、帶”為著力,區級打造共建“崇德開福”品牌,開展“講好人、學好人、做好人”“五老助學”等品牌,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有“黨建聲音館”“共享工具房”等一批志愿服務項目。
清水塘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愿者劉冬梅為居民縫補衣服。圖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周子豪 攝
每天清早,志愿者劉冬梅提前到位,穿上“紅馬甲”,打開針線盒,與幾位老友談笑間開啟了一天的“工作”。
“姐,你們都在啊。我準備出去,順道拿件衣服過來,請幫我把這里固定住,兩邊縫起來?!?/p>
“好,我收拾好,你中午回來就能取?!?/p>
在社區居民沈爺爺眼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是鄰里之家,這些志愿者無償提供服務,如同家人一般。于劉冬梅而言,黨員退休不褪色,志愿服務也能發揮余熱。
清水塘社區有著非常龐大的志愿服務隊伍:紅袖章、紅藝術、紅課堂、紅領巾、紅綬帶、紅十字和紅扳手7支紅色志愿服務隊,家政服務中心、暑假幫學團、消費維權團等15支志愿者“幫幫團”。
提及社區,清水塘社區文明實踐站內的居民都十分滿意:“這社區搞得好嘞!磨刀、縫補、維修家電都有志愿者來幫忙。”
在清水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外還設立了長沙首個學雷鋒志愿服務網紅打卡點,只要學雷鋒志愿服務累積滿4小時,就能在一頂卡通雷鋒志愿者“小紅帽”下標注志愿服務時長,光榮留影打卡,留下簽名照片作為紀念。
打造特色志愿服務品牌,把實踐陣地延伸到群眾身邊,把志愿服務精準送達群眾中間,開福區全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讓文明馨香浸潤群眾心田。
目前開福區有875支志愿服務隊,243個學雷鋒志愿服務品牌,全區志愿者10余萬人,去年開展志愿服務4300余次。涌現了楊德才、陳秋娥等一批全國最美志愿者,好人大本營等一批全國最佳志愿服務組織。
用心為民辦實事 務實為民解難題
居民的事操心,社區里的事關心,公益的事熱心。在開福區青竹湖畔社區有這么一群人,對社區里的“閑事”格外上心,他們是青竹湖畔社區的老年志愿者。愛心助學、化解鄰里糾紛、幫扶困境老人,志愿者們都是一把好手。
“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青竹友鄰享’特色文化品牌,以‘青竹湖畔友鄰享,群眾呼聲有鈴響’為宗旨。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以睦鄰文化為載體,不斷提升治理水平和服務成效?!崩夏曛驹刚咭渍じ嬖V星辰全媒體記者。
青竹湖畔社區開展重陽節慰問活動。
開福區青竹湖街道青竹湖畔社區黨委書記胡志勇是社區愛心助學志愿服務的“領頭雁”。從2017年以來,胡杜勇牽頭組織轄區內黨員、群眾、愛心企業志愿者前往湘西龍山縣內溪鄉所屬11個行政村、內溪鄉九年制學校,以及邵陽市城步縣羅家水村、城步苗族自治縣希望小學,進行扶貧走訪和愛心助學。至今已堅持了7年,行程數千公里,與113戶困境學子進行結對幫扶。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開福區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堅持把提升群眾滿意度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聆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提升群眾滿意度。
暑天炎熱,“中國好人”、清水塘社區黨委書記湯國清慰問志愿者。
在開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正成為創新社區治理的重要社會力量,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皟纱硪晃瘑T”“五老”、身邊好人、社會賢達等作為志愿者參與信訪積案化解工作,通過“一對一”心理疏導、主動上門家訪、圓桌對話等方式溝通交流,有效推動“事結心結同步解”?;忸愃仆怀鰡栴}88件,為全區高質量發展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今年重陽節,文昌閣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九九重陽 久久相伴”主題義剪活動,為老年群眾愛心義剪,送上一份溫暖關懷。
“在家門口就能剪頭發,還是免費的,而且剪得跟理發店一樣好,真是太好了!”70歲的張奶奶說。隨著“咔嚓咔嚓”的剪發聲,張奶奶原本有些花白、凌亂的頭發被修剪得整齊利落。
志愿者為老人理發。除特別注明,以上圖片均由星辰全媒體記者 龍莉 攝
中山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愿者馬子駿帶領志愿服務隊前往社區獨居老人張水菊家中,為老人送去慰問品。張水菊已經85歲了,聽力也不大好。馬子駿經常上門幫助老人做家務,排解老人的煩悶。
“張阿姨,有事一定聯系社區!”馬子駿還帶來了零距離服務群眾聯系卡,她將上面的聯系方式一一指給老人看。隨后,馬子駿幫忙整理老人家的廚房?!澳軒椭罕娮鲆恍嵤?,我心底也是非常開心的?!瘪R子駿接受星辰全媒體記者采訪表示。
據了解,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在“志愿紅”氛圍加持下,開福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開福區連續五年社會公認評估排市第一,連續18年被評為全省“平安區縣”,入選全國幸福百強區。商戶企業紛紛選擇開福區,群眾對開福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滿意度達95%以上。
記者手記
群眾愁什么盼什么,文明實踐就想什么干什么。打造志愿服務項目,推進陣地建設,服務群眾“零距離”,提升社區環境質量……如今,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植根在“崇德開福”這片熱土上,以各種方式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在市民心中悄悄發芽、開花、結果,描繪出一幅幅環境美、人文美、風尚美的生動畫卷。
新時代下,老百姓不僅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精神文化產品,不僅體現在“量”上,更要體現在“質”上。在采訪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發揮大作為,一場場接地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溫暖人心。相信這些實踐陣地能繼續用活資源,發揮效能,為群眾提供更多的精神文化產品,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來源:星辰在線 作者 龍莉)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