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宣講進社區。(新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供圖)
周俊李佳茜康玉緣
文明,是美好,是溫暖,更是追求幸福的力量。
初冬時節,行走在新化的大街小巷,處處都能見到志愿者活動的身影。一場場接地氣、冒熱氣的理論宣講,一次次有溫度、有深度的惠民服務,一條條增顏值、提氣質的實踐舉措……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猶如陣陣清風,吹拂著每一個角落,浸潤著群眾的生活。
今年以來,新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著力破解“做什么、誰來做、怎樣做”問題,按照“群眾在哪里,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理念,整合各種資源,創新方式方法,拓展實踐內容,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讓群眾幸福滿滿,為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精神動能。
構建三級實踐陣地,
文明力量“聚沙成塔”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和標志。立足創建為民,新化著力深化文明縣城創建,深入推進文明單位創建,聚焦群眾需求,精心培育一大批志愿服務品牌,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
10月29日,新化縣上梅街道十字街社區“好家風一條街”,青石板的道路上干凈整潔,一幢幢古樸的建筑門前懸掛著“睦鄰之家”“和美之家”“誠信之家”等牌匾,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的“上梅紅”志愿者穿梭其中,認真開展日常衛生清掃工作。
在文明縣城創建中,新化將新時代文明實踐與志愿者服務相結合,精心培育了“上梅紅”“瑯塘星”等志愿服務品牌,為文明交通、環境衛生,防溺水、控疫情、反電詐等各領域工作筑牢了基本防線。
依托文明實踐中心、所、站三級組織機構,新化大力倡導全民志愿、全域志愿,努力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人數。目前,新化已注冊志愿者達15萬多人,有規模的志愿服務隊伍達700余支。組建縣、鄉、村三級文明實踐組織機構,目前,全縣共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3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695個,實現全覆蓋。
文明創建,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
新化縣通過全面深化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以覆蓋各行各業的創評活動推動全民加入建設文明縣城的隊伍中。積極挖掘、推介身邊好人的感人故事,突出示范引領。近年來,全縣榮獲湖南省道德模范2名,全國道德提名獎1名,榮獲“中國好人”2名、湖南好人19名。
“文明新化”已成為梅山兒女驕傲自豪的“幸福口碑”。
接地氣有活力,
理論宣講“聲”入人心
“用新化方言宣講理論,故事都發生在身邊,這種方式很接地氣。”在維山鄉,一場以用當地方言開展的理論宣講精彩上演,引得群眾津津樂道,“沒想到,理論宣傳還能以這種方式進行。”
新化縣鼓勵黨員干部深入一線、扎根群眾,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講活動,以“小板凳、小廣場、田間地頭”等方式,用鄉音土話講政策,用身邊故事講道理,用科學理論指導實踐,讓群眾真正聽得懂、聽得進、記得住。
圍繞這一目標,以新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平臺,各宣傳隊伍根據群眾“點單”,志愿者“接單”的服務模式,圍繞黨員服務、醫療衛生、法律援助、安全生產、禁毒宣傳、文藝宣傳、敬老助殘等內容,推出一系列特色宣講品牌。
文工團的志愿者,結合農村實際,撰寫快板腳本,走進農家院落,用群眾通俗易懂、喜聞樂見、朗朗上口的快板,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山歌協會志愿者,充分利用新化山歌的優勢,通過俚俗方言、長短句式以及獨特的山歌表現形式,走進校園、社區、農村。“五老”宣講團,搜集整理身邊的典型事例,以“身邊人講身邊事兒”的宣講方式,讓群眾在故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村部廣場、田間地頭,身穿紅馬甲、手拿小冊子……理論宣講“快遞員”,把黨的精神與實際生活相結合,把“書面語”轉化為群眾能聽懂的“家常話”。各宣講現場,群眾圍坐一圈,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響起一陣陣熱烈的討論聲和爽朗的笑聲……
播撒文明種子,
凝聚人心向上向善
暑假期間,吉慶鎮張家嶺村聯合自愿者開展首期書香家庭暑期讀書會,通過為期15天的公益授課和主題活動,豐富了鄉村孩子們的暑期文化生活,在全村形成“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濃厚氛圍。
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為基礎,將敬老愛幼、助殘幫困、清潔家園、文明勸導、助農服務等主題結合起來,志愿者隊伍成為播撒文明的“種子”,引領社會向上向善。
近年來,伴隨越來越多人到十字街和向東街游覽打卡,上梅街道十字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東外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站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整合志愿者服務隊伍做好公益服務。充分用活場所陣地,設立學雷鋒服務站,志愿者每天都會準備好茶水,服務站里有醫藥箱、雨傘、杯子等日常用品,為游客提供便利。
上梅街道打造“上梅紅”志愿服務品牌。采取自愿報名參加的方式,引導社區居民利用自己的職業、特長等優勢,開展志愿服務,履行政策宣傳學習、環境衛生整治、鄰里糾紛調處、關愛弱勢群體、關心青少年成長、平安創建、交通秩序勸導、上傳下達等八大職責。
瑯塘鎮充分發揮黨員干部、村支兩委、鄉賢、志愿者、群眾等群體參與社會服務的積極性,整合調動學校、家庭、社會、企業等各方面力量,成立了瑯塘星志愿服務總隊,各村(社區)也根據本地特色和優勢建立瑯塘星志愿服務分隊,形成了“1+N”的志愿服務隊伍體系,為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打造了一支堅強隊伍。
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一批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擦亮了自己的品牌。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圍繞“紫鵲界梯田對話世界”等重點活動,組織開展志愿服務,向世界展示了新化志愿者風采。在團縣委和新化紅茶產業辦的協助下,新化縣大學生志愿者聯盟深入走訪紅茶基地和企業,展開調研,為產業發展提供參考。巾幗志愿者隊伍,組織為陶瓷行業585名農村從業適齡女性開展“兩癌”免費篩查。
理論宣講送到千家萬戶,志愿服務活躍在大街小巷,文明新風吹遍了居民社區……在新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處處可及、人人參與,詮釋著城市進步和人民幸福。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