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湖南政研網>機關黨建>機關文化

    楊少波:恭城書院|千年文運鑄豐碑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楊少波  時間:2023-10-07 11:09:43

    通道轉兵紀念館。作者供圖

    通道會議原貌。作者供圖

    簡介

    恭城書院原名羅蒙書院,位于懷化市通道侗族自治縣羅蒙山下,始建于宋1105年,后幾經損毀搬遷。目前所見的書院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將羅蒙書院在原址重建,更名為恭城書院。這是中國現存最完整的侗族古書院,也是少數民族地區獨具特色、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書院。在這里召開的通道會議直接影響了紅軍的長征走向,也使紅軍轉危為安,為紅軍之后的發展打下了扎實基礎。恭城書院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委宣傳部公布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楊少波

    歷經1200余年發展的書院,是我國獨特的文化教育組織。歷代興建的書院數量不少,然薪火不絕者不多。那些幸存下來的書院,融合儒家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的已是少之又少,還能兼具中國傳統文化與紅色文化于一體的更是鳳毛麟角,湖南通道恭城書院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一個金秋暖暖的午后,我慕名走進她。

    1托舉文明之火

    沿著布滿青苔的石階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飛檐翹首的門樓,雄偉壯觀,古樸典雅。

    恭城書院坐東朝西,由門樓、兩棟齋舍、講堂四部分構成,建筑物沿縱軸方向依次排列在一條軸線上,由正中一條通廊串聯成一個整體,四周砌青磚作護墻。各棟建筑空間有天井,內植花草樹木。門樓齋舍和講堂分上下兩層。通廊系兩層,架設木樓梯。門樓為重檐歇山頂式,正樓局開窗戶,可眺望山城風光。

    兩棟齋舍為坡頂,上下各置外廊。講堂上下兩層,底層為一面全開敞式堂屋,供講課用,上層供藏書等,整個建筑全系純木構件,穿斗式構架。挑檐、門窗裝修簡樸,造型獨特,宏偉壯觀。四棟兩層木樓,由門樓、教室、禮堂、通廊四個部分構成一座完整有序的建筑群。古色古香的恭城書院,有機融入了漢族與侗族精湛的建筑技藝,可謂“渾然天成,無有畔岸”。

    侗族是百越民族的一支,駱越民族的一部分。主要居住在湖南、貴州、廣西交界地與湖北恩施一帶。通道侗族自治縣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其中侗族占全縣總人口的78.3%。恭城書院所處通道老縣城縣溪鎮古稱“羅蒙砦”,“羅”即“駱”的異寫,“蒙”是“氓”的異寫,“羅蒙砦”含義是“駱人寨”,“就是今日侗族祖先居住的地方”(鄧敏文《中國侗族村寨文化》)。春秋戰國時期即為“荊州西南隅要服之地”。

    通道侗族自治縣軍事戰略位置重要。秦始皇派五路大軍南征百越,三國時諸葛亮南征進入嶺南,唐初李孝恭、李靖統領大軍十二路南征蕭銑,均以通道為孔道。

    清咸豐十一年(1861)九月,石達開率40萬太平軍從廣西取通道,趨靖州,下沅州,在通道恭城書院揮筆寫下“樹三十面征旗,召來豪杰英雄,虎豹威,熊羆猛,吊民伐罪,只鼓一氣渡黃河,戰必勝,攻必取,才收我華夏之社稷;享二百年園祚,襄去貪官污吏,豺狼性,狐貍心,暴斂橫征,罔知萬民赤子,得不易,失不難,何保爾夷狄之江山”對聯一副。

    宋朝官吏王祖道打通了湘至黔、桂兩地千里要道,收九百零柒峒,得六萬四壯丁,讓“自漢唐以來的不臣之地,皆入版圖”,而由羅蒙縣改名通道侗族自治縣。為統治教化這些曾是南蠻的“不臣之民”,保證多民族之地、西南要隅久安,宋朝庭和通道地方共同建起了羅蒙書院。

    書院剛建成,便迎來了周敦頤的弟子、宋代理學創始人程頤到此講學。他所講的“格物致知”和哲理儒學,并兼容釋、道與諸子百家,對當時和后世影響深遠。一時,周邊的學子云合影從。恭城書院托舉著文明之火,聲名遠播湘、桂、黔三省內外,賡續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之光。明清時期,恭城書院培養出了十幾位進士,三十幾位舉人。

    多民族雜居、多元文化的交融和開放包容的辦學理念成就了恭城書院。在恭城書院文脈流芳、熏染教化下,當地的侗民族文化呈現出文化交融的特色。侗民族敬畏自然,熱愛生命,崇尚“天人合一”,與儒家精神不謀而合。“生產半忙半閑,生活半豐半簡,喝酒半醉半醒,心態半佛半仙”,侗寨民風淳樸,“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侗民族熱情好客,與其他民族和睦相處,常在一起“行歌坐夜”“多嘎多耶”。

    恭城書院,也是身處僻遠之地的通道了解世界、參與時代的窗口。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通道一位名叫翁信浮的縣長在書院前廳立柱上也刻下一副對聯,上聯是“小學畢業的一定要升中學,中學畢業的一定要上大學”,下聯為“家境富裕的固然要升學,家境貧困的也要想方設法升學”。并非這位縣長沒文化,連一副對聯也寫不工整,而是他號召民眾讀書上進的拳拳赤心,故用新白話沖擊舊思想。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這里開蒙進學的梁宙煌、劉本源等一批愛國青年走上了民族抗日的前線,參加了淞滬會戰和緬滇遠征軍。新中國成立后,潘仕海、楊立登、張齊能、吳思潮等一批熱血青年又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不少學子把鮮血灑在了異國他鄉。

    2定格“通道轉兵”的歷史

    “湖南是一方紅色熱土,走出了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發生了秋收起義、湘南暴動、通道轉兵等重大歷史事件”。進入恭城書院的道路旁,巨幅宣傳牌上的文字醒目。這是2020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湖南時所說。而“重大歷史事件”之“通道轉兵”,就是在恭城書院召開的通道會議上所決定的。

    湘江戰役結束,紅軍主力終于突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以鮮血和生命譜寫了悲壯詩篇。但這支英勇的大軍也從西征時8萬之眾,只剩下3萬余人。“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極言其慘狀。

    在翻越湘桂邊境老山界的路上,毛澤東、王稼祥、洛甫在擔架上邊走邊談。而正在此時,蔣介石頒布了《湘水以西區剿匪計劃大綱》,一方面調集劉建緒、薛岳兩部主力近20萬人配置在通道北上的靖州、會同、芷江、綏寧、城步、武岡一帶,布置形成了一個大口袋,并設置了四道封鎖線,修建了210座碉堡,張網以待。一方面又派重兵圍追疲憊的中央紅軍。湘江血戰的悲劇又將擺在紅軍的面前。

    12月10日,紅一方面軍二師攻占通道侗族自治縣城。

    12月12日,中央紅軍在恭城書院召開了中央負責人緊急會議。會議的主題是討論迫在眉睫的行軍方向問題。參加會議的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張聞天、王稼祥、博古、李德等人,會議由周恩來主持。

    面對蔣介石精心設計的“湘西大口袋”,李德、博古仍堅持按報經共產國際批準的路線北上。

    “現在我們的西部是貴州,那里的土軍閥王家烈很不得民心,而且軍隊內部的派系斗爭很厲害,又都是些抽鴉片煙的雙槍兵。力量相對薄弱,我們完全可以避實就虛,甩開蔣介石的重兵,到貴州去呀,大路朝天,各走一邊嘛。”毛澤東的濃濃湘音在恭城書院久久回蕩……

    經過激烈爭論,最終采納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改變了原定向湘西前進的計劃,決定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進軍。中革軍委發出《關于我軍13日西進的部署》的“萬萬火急”電,史稱“通道轉兵”。

    通道轉兵這一段意義重大、挽救紅軍命運的輝煌歷史在恭城書院定格;一曲力挽狂瀾的英雄之歌在侗鄉大地奏響。

    通道轉兵在危急關頭挽救了中國工農紅軍,挽救了中國共產黨,避免了北上湘西遭致全軍覆滅的危險。自1932年10月寧都會議被解除軍事指揮的毛澤東,在這里重新走向革命的前臺,“實際上開始了毛澤東的領導”。

    一生酷愛讀書的毛澤東,似乎與書院有著不解之緣。青年時期在湘江河畔的岳麓書院勤學苦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不惑之年在通道侗鄉的恭城書院,在革命的風雨飄搖中,扶大廈之將傾,找到了革命轉捩的“通道”。

    紅軍長征從此處處有“通道”,不僅是地理的通道,也成為了歷史的通道,勝利的通道。通道轉兵還為遵義會議打下了堅實基礎,實現了共產黨人的偉大覺醒,成立13年的中國共產黨如一個“窮人家懂事的孩子”開始走自己的路,不再唯“共產國際”馬首是瞻,從此獨立自主地“擔當起中華民族解放的大任”;黨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也從此初步形成。

    劉伯承在《回顧長征》一書中說:正是在這危急關頭,毛主席挽救了紅軍。他力主放棄會合二、六軍團的企圖,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他的主張得到大部分同志的贊同。于是,部隊在十二月占領湖南西南邊境之通道城后,立即向貴州前進,一舉攻克了黎平。如果不是毛主席堅決主張改變方向,所剩三萬紅軍的前途只有毀滅。

    3再譜時代華章

    如今的恭城書院不到百米之遙處,是通道轉兵紀念館。這是以恭城書院為核心基礎,于2014年底建成的紀念館。它包括主題陳列館、會議舊址、紀念廣場、紅軍總政治部舊址東岳宮、毛澤東王稼祥張聞天住所寶慶會館、紅軍街等部分。

    在紀念廣場,但見彩旗飄揚,游人如織。來自廣東深圳的參觀團隊向毛澤東等偉人雕像敬獻花籃,而通道二中的二百余名新生正舉行莊嚴的緬懷儀式,表達著對領袖對偉人對革命先烈的愛戴、崇敬之情,也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多年來,通道轉兵紀念館努力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通道段建設,特別注重發揮恭城書院的輻射帶動作用。近幾年,他們在維護好小水戰斗舊址、犁子界紅色遺址的基礎上,繼續挖掘創建了杜鵑草堂長征文化園、兵書閣紅色文化體驗園、中央紅軍第二縱隊官團老寨宿營地等新的紅色舊址和人文景觀。

    我看到,在杜鵑草堂,可以沉浸式體驗“歡迎紅軍進侗鄉”、實景模擬“紅軍飛奪瀘定橋”“五姑嫂舂米送紅軍”等場景故事,感受崢嶸歲月的艱辛,由此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現在,恭城書院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通道轉兵紀念館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長沙開通了到通道的紅色旅游專列,近十年來,來恭城書院和通道轉兵紀念館參觀學習的游客達1000萬人次。

    夕陽西下,我走出通道轉兵紀念館,站在高高的石階臺上佇立眺望:遠方群山如黛,蒼山如海。見證著歲月滄桑和歷史榮光的縣溪紅色小鎮正沐浴在金色秋陽的余暉中,清澈的渠水河蜿蜒向北流去,一幅寧靜吉祥的景象。

    新的長征永遠在路上,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就是創造新的歷史。我相信,厚積文蘊的恭城書院,必將在新的偉大時代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国产公开免费人成视频|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乱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盗| 一个人看的www片免费| 亚洲娇小性xxxx色| 福利视频免费看| 窝窝女人体国产午夜视频| 成人免费黄网站| 国产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 | 黄网站色视频免费观看45分钟|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网站| 在线天堂中文官网| 噜噜噜综合亚洲|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视频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性活一级视频| 女同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综合精品蜜桃| 黄页网站在线播放| 欧美性xxxx偷拍|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最新一区| 一区两区三不卡| 爱情岛在线视频免费观看网址|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国产区视频在线观看| 亚欧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www.欧美色| 欧美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喊 | 亚洲黄色免费在线观看| 一本色综合久久|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好男人在线社区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