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湖南政研網>機關黨建>機關文化

    蔡建和:悠悠寸草心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蔡建和  時間:2023-05-04 10:54:31

    2022年1月30日,群鳥在西洞庭湖濕地漢壽縣蔣家嘴附近水域齊飛。 陳自德 攝

    蔡建和

    故鄉是每個人的根。不管走得多遠多久,見到了多大的世界,看到了多少美麗的風景,家鄉卻是難以忘懷的。隨著年歲的增長,很多東西會漸漸放下,對家鄉的情感和眷念卻難以讓人釋懷。

    前不久,老家的人告訴我,村里正在編志。初一聽,我不以為然,我們村又不是歷史文化名村,有什么歷史好寫的?村里需用錢的地方多了,何不把錢花在實處呢?今年清明回家,鄉親們對我講,樹有根,水有源,人有本,老家就是人的本。編村志,就是培本固魂,本固了,人才興,事才順。村里過去干其他事總會有不同聲音,而這次修志卻是高度一致,大家還踴躍捐錢。鄉親們的話打動了我。是啊,老家是每個人的精神家園,認祖歸宗、慎終追遠是中國人的傳統,修了村志,讓我們知道家鄉的前世今生,也使后代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對家鄉的那份情感會變得更具體、更執著、更厚重。看來,花幾個小錢把村志修起來也是值得的。

    我的老家在常德市鼎城區北州村,是西洞庭湖圍湖造田形成的,村子并不古老,也沒有什么傳奇故事,因位于澧水故道的西河之北,故得名。但從我記事起,不管行政區劃怎么調整,北州這個村名始終沒有變過。原來的北州村很小,只有5個生產隊,600多人,每家每戶都叫得出名字。經過幾輪合鄉并村,把西河村、林場、園藝場合并進來,成了一個3000多人的大村。作為老北州人,大家都很慶幸,覺得村名未改、村部未變,就像是大家庭里的長子一樣,很有面子。

    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家鄉很美,美得就像一首詩、一幅畫。原來的北州,原生態的湖區風貌,一望無垠,河湖密布,碧波蕩漾,漁帆點點,層層稻浪,遍野荷香,草灘蘆蕩,鷗鷺飛翔。整個村子被河流環繞著,小河四通八達,往南去、西去不遠,有煙波浩渺的白芷湖、燈油湖,北邊還有長壩湖等等。尤其是白芷湖,簡直就像天堂一般,一到夏天,無邊無際的接天蓮葉,荷香沁人心脾,魚蝦菱藕隨手可得。村子里安靜得很,看不到機動車,交通地上靠走,水上靠船。我和小伙伴尤其喜歡劃著小木船在小河上游蕩,打水仗,看河里的菱藕游魚,兩岸的稻香人家。我一直喜歡《我的祖國》這首歌,歌詞中寫的“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就像寫我的老家,每當聽到,總會莫名感動。

    更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那些淳樸善良、勤勞堅韌的父老鄉親。我們村姓氏很多,這次修村志,村里統計有89個姓,最多的劉姓,也才100多號人,這表明我們村是一個典型的移民村。因為都是雜姓、移民,大家就沒有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也沒有封建宗族的那些陳規陋習,日子過起來很開心。東家搬屋修房,西家娶媳嫁女,等等,一家有事,大家幫忙。哪家人生病,周圍鄰居會跑去噓寒問暖,送上一些好吃的。婆媳不和、兩口子吵架,長者、干部也會來主持公道,鄰居也幫著勸和。大年初一,鄰居間還興拜“跑年”,由干部或長者帶著,不落一戶。出了正月十五,鄰居間會爭相請春客,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酒好菜,拿出來招待親朋好友。記得我考上大學后,寒暑假回來,都有鄰居接我吃飯,送上幾個雞蛋或新鮮蔬菜。一想到這些,我就倍感鄉情無比溫馨。

    老家過去比現在熱鬧,不僅人氣旺,而且活動多,沒有打牌賭博的,社會風氣很好。過年過節,舞獅子、耍龍燈、玩猴把戲、打三棒鼓,端午節幾乎年年都要賽龍船。

    當然,對老家的回憶也并不都是溫馨美好,也有著不少辛酸凄苦。所謂“鄉愁”,不少與餓肚子有關。兒時,我最大的快樂就是吃飽肚子,最大的期盼就是過年過節能夠吃上幾頓飽肉。許多人住的都是茅草房,遇到大風大雨,經常出現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場景。生了病就只能硬扛,實在扛不住了,頂多找找鄉村醫生,很少有人住得起醫院的。冬天是最難熬的,不少人沒有棉衣棉褲,也沒有雨鞋,雨雪天還赤著雙腳,有的凍得實在受不了,就窩在稻草堆里,甚至睡在牛欄里傍著牛肚子取暖。也正是因為貧窮,讓我們更懂得悲憫、珍惜和感恩,這也是老家對我的另外一種贈予。

    家鄉真正開始發生大的變化,是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親們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糧食年年增產,困擾了多年吃不飽肚子的問題終于解決了。種田之余,大家還可搞點副業,進城打點小工、跑點運輸,錢袋子也漸漸鼓了起來,沒幾年,村里就涌現出了“萬元戶”。20世紀80年代初,村里告別千百年的煤油燈,開始用上電了。鄉親們有了錢,頭一樁事就是修房子,消滅了茅草屋,家家戶戶住上了寬敞的磚瓦房。村里還多方籌措,辦起了自來水廠。

    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得益于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政策的陽光雨露,村里更是一年一個樣。路好了,家家戶戶都通上了水泥路,結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腿泥的歷史。電更亮了更穩了,實行了農網改造,價格大大降低,主要道路上還裝上了太陽能路燈,走夜路不怕摔跤了。水清了,過去相鄰的西洞庭紙廠,把附近幾個鄉鎮的水都污染成醬油色,自從關閉以后,水一年一年地變清了。家家戶戶都用上了洗衣機、電視機,用上了熱水淋浴和沖水廁所,有的還買了小汽車。住院有醫保,不再為看不起病發愁了,村里修建了衛生室,配備了村醫,一般小病可以不出村了。生活特別困難的家庭,還有“低保”吃,基本生活有了保障,到了60歲,還有養老金。交通通訊也方便,電子商務、快遞物流到了村里。幾乎每個人都用上了手機,年輕人還搞起了網上直播帶貨。除了沒有城市的熙熙攘攘,我回到村里,感覺不到生活與城市有多大區別。

    “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曾是我們這代人對共產主義的樸素向往。我們做夢也沒有想到,短短三四十年間,今天的生活比當年的美好向往還要好很多。天還是那塊天,地還是那塊地,只因改革開放的政策,激活了農村一池春水,一步跨越千年,從傳統的農耕社會進入到現代社會。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統籌了城鄉發展,各種資源,源源不斷地注入到了農村,不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日新月異,而且幾千年凝固不變的農村生產經營方式急劇變化。農村土地資源開始流動起來,產業鏈條開始延長,農民創富的天地不斷拓寬。今日農村正在大踏步追趕時代。

    我驚喜于今天的變化,暢想著家鄉的美好未來,相信隨著鄉村振興的不斷推進,老家的明天會越來越好。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 神尾舞高清无在码在线 |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亚洲国产激情在线一区| JAPANESE在线播放国产| 男人边吃奶边做边爱完整| 学霸c了我一节课| 免费观看性欧美大片无片| 中国日本欧美韩国18| 亚洲图片欧美另类|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公司|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云霸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性色生活片毛片| 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国产激情小视频|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鸭王3完整版免费完整版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师生制服| 国产午夜激无码av毛片| 久久se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成年美女黄网站小视频| 午夜爽爽爽男女污污污网站| 一人上面一个吃我电影| 特黄特色大片免费播放| 国产高清在线不卡| 亚洲中文无码线在线观看| 99在线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色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产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爱AV| 黑人操亚洲美女|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香蕉视频黄色在线观看| 最新jizz欧美| 国产V亚洲V天堂无码久久久| 一级毛片视频播放| 特级淫片aaaa**毛片|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网av| 久久综合琪琪狠狠天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