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江新區梅溪湖國際新城,長沙城市品質標桿。 石亮 攝
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廖月娥。
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劉習明。
▲“岳麓山下 好人滿城”地鐵專列。
望岳街道“最美發姐”“中國好人”賀國輝為轄區老人免費理發。
蓮花鎮,生態美景入畫,文明鄉風勁吹。(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湖南湘江新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王晗曹茜茜未曉芳
城如人,貴有品。文明,折射一座城市的品格,彰顯一個時代的價值。
一座文明的城市,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城市,是治理效能持續優化的城市,是社會風氣向上向好的城市,是民生福祉不斷增進的城市。
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統籌推動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p>
2022年6月,省委、省政府作出將湖南湘江新區、長沙高新區、岳麓區“三區融合”的決定。湘江新區擁有更大的發展舞臺,城市建設工作有了更廣的發展空間。
回首過去一年,從深入實施“三十萬產業大軍學雷鋒”行動,到積極踐行“我為群眾辦實事”主題活動,再到實現全國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國字號”榮譽“大滿貫”……湘江新區奏響全民創城曲,用心用情用力,繪出一道優美的城市文明風景線。
持之以恒提升城市整體文明水平,是迎難而上的跋涉,是面向未來的起航,更是奮力拼搏的華麗轉身。
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亦是湘江新區“三區合一”后的奮進之年。以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為抓手,創新工作方法、聚焦民生福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治理效能,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文明風潮漾馳湘江。
提升治理精度,靚麗一座城
文明基因嵌入城市肌理。生態宜居的環境,是湘江新區文明程度的直接體現。
山間鳥鳴,流水潺潺,田舍井然,綠樹掩映間村民圍坐、孩童嬉戲……這是蓮花鎮生機盎然的剪影,也是湘江新區不斷細化城市治理的縮影。
2018年,蓮花鎮以新時代美麗鄉村創建為契機,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村莊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2022年,該鎮投資約4300萬元,建設各類大小項目200余個,申報創建美麗宜居村莊20個。從“養在深閨”到“登上舞臺”,蓮花鎮的“頂流”之路,離不開文明的滋養。
將目光由這座“蓮花漫谷”,投向幾十公里外的市中心——一個個錯落有致的城市“口袋公園”,無聲講述著湘江新區“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精彩蝶變。
城市之變,功在精細、貴在創新。
“丟垃圾會視頻錄像,還可以洗手照鏡子,蠻神奇呢!”3月14日早上,今時藝苑小區居民王艷華特意體驗了一把新建的生活垃圾分類集中投放廂房。這個占地20平方米的垃圾廂房,集宣傳引導、分類投放、視頻取證功能于一體,還配備了冷熱水洗手池、鏡子及烘干機,方便居民清洗雙手。
城市管理無小事、無易事,自建房整治、城區環境改善、藍天保衛戰……都是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大事。近年來,湘江新區按照“穩定、固化、延伸、提標”總要求,全面實施“六個到位六個嚴格”,推進城區市容環境全域精美。
“大掃除”熱火朝天,擦除城市“舊斑點”。建立“清單-銷號”制,限期精準整改,清運生活垃圾、修補道路、處理裸露垃圾、整治橋下空間問題、整治違規戶外廣告、拆除違法建設等,以問題整改倒逼環境提升。
“百街千巷”共行動,扮靚城市“高顏值”。精心遴選194條支路街巷,采取“三分類”精準實施,打造白云路、潤德路等一批有特色、有風格、有品位的示范街巷。
“一路美景”徐徐鋪展,加深城市“現代感”。對全區“11縱11橫”門戶道路進行全面摸底,制定建設實施方案。僅用20天時間,高效完成瀟湘大道、銀杉路等5處重要節點品質提升建設任務。
一個個“口袋公園”串起詩意生活,一次次城市“微更新”激活“小確幸”,一張張生動臉龐映照著文明的內在氣質……仲春時節,漫步在湘江新區大街小巷,拂面盡是文明新風,滿目皆是和諧美景。
傳遞城市溫度,幸福一座城
“城,所以盛民也?!?/p>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完全取決于高樓大廈與燈火輝煌,也不完全取決于城市景觀與自然風光。只有帶給市民歸屬感、安全感和幸福感,讓其時時處處感受到舒適的“溫度”,才能“讓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過去,家住旭輝御府的吳海濱有個“心病”:梅溪湖看云路的路燈因項目移交等原因一直未亮?!巴砩线@段路黑乎乎一片,駕車時不開遠光根本看不清路,但開遠光又影響對向行駛的車輛?!?/p>
2022年4月12日,他通過湘江新區新開設的“辦不成事”網上窗口反映了情況。該區即知即辦,加班加點搶修,更換鈉燈及燈頭總成46套,更換電力電纜2000余米。僅隔一天,42盞路燈全部點亮。
“辦不成事”反映窗口雖小,托起的卻是“大民生”,帶來的是“真幸?!?。
停車難,是城市的“老大難”問題,也是廣受爭議的話題。為解決這一民生“痛點”,湘江新區在推動車位共享開放上“大動腦筋”。其中一個舉措就是設立“潮汐車位”,即雙休日、節假日期間向社會免費開放機關單位地上停車位。
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副教授胡榮才認為,湘江新區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免費車位,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消費意愿,為長沙“假日經濟”“夜經濟”添柴加火。
從有限的空間中“擠”出停車位,緩解停車難問題,既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增分,也體現了湘江新區從群眾需求出發、為民辦實事的態度和決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理想的城市家園,不僅是人們身體的棲息地,更是心靈的歸屬地。
“長沙連續十多年被評選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是當之無愧的?!?019年,荻野大作為公益社團法人琵琶湖觀光促進會(日本)湖南代表處所長被派駐到湘江新區工作生活。
身在異國他鄉,荻野大毫無陌生感。他深諳湖湘文化,會唱《劉海砍樵》《瀏陽河》,熟知“瀟湘八景”;他熱愛這里的特色美食,與朋友在漁人碼頭賞夜景、吃小龍蝦、喝酒小酌已經成為他的“快樂源泉”。
近年來,從外交部發言人向全球推介中南大學和岳麓書院,到海內外游客“擠爆”岳麓山和橘子洲,湘江新區在“網紅經濟”的大潮中如魚得水,不僅博得名滿天下的好形象,更贏得了實實在在的好口碑。
弘揚文明風度,感動一座城
文明,是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靈魂,是成風化俗、感化人心的紐帶,也是城市秩序的粘合劑。市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城市文明程度最具象化的表達。
78歲的侯愛武是咸嘉新村社區的一名普通黨員。曾經擔任過村干部的她,從2007年起,就將自家一樓的小客廳建成“黨員民情聯絡室”,專門接待群眾,收集居民急難愁盼的問題?!坝惺抡液钜獭保诰用裰g口口相傳。
侯愛武正是湘江新區眾多“身邊好人”中的一員。近年來,湘江新區著力抓實好人模范選樹培育、宣傳推薦和禮遇激勵,“岳麓山下,好人滿城”道德建設品牌閃耀星城。
——開展“雷鋒志愿者在行動”“人人學雷鋒新區志愿紅”主題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健全學雷鋒志愿服務項目庫,近30萬“雷鋒志愿者”開展理論宣講、排隊禮讓、文明勸導、科普宣傳等志愿服務活動6000余場次,“有困難找志愿者、有能力當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蔚然成風。
——打造湖南大學地鐵站“新時代文明實踐廳”,與長沙特殊教育學校共同打造“翼之夢”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培育“愛力添翼”“梅溪達人”“頤家愛巢”“銀齡志工”等一批獨具特色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項目,凝聚起一茬又一茬向善向上的力量。
——創新“好人”+志愿服務新模式,先后選樹“全國道德模范”廖月娥、劉習明,“時代楷?!倍谓A,“感動中國人物”謝海華,“全國新時代好少年”梁子儀,“中國好人”盧光琇等“國字號”先進典型39人,實現全國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國字號”榮譽“大滿貫”。
——設立“雷鋒式”服務專班,“一對一”幫助企業項目解決“急難愁盼”問題,從要素保障、綜合審批、安全維穩、報建審批等多個方面,賦能企業項目全生命周期成長,推動高質量發展。
——出臺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條例等政策文件,設立專項經費,獎勵榮獲各級道德榮譽的先進典型,對生活困難的好人模范及其家屬,給予就業、就學、就醫、創業等方面點對點的幫扶。
……
這片孕育雷鋒精神的熱土,在身邊好人示范帶頭下,和諧“鋒”景比比皆是:第四屆全國道德模范廖月娥,30多年如一日照顧殘疾、孤寡老人,用大愛書寫人間孝道;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劉習明,專注不孕癥研究和治療,被4萬余個不孕不育家庭稱作“送子觀音”;時代楷模段江華,不顧個人安危,毅然躍入湖中救起落水兒童……
或孝老愛親,或愛崗敬業,或舍己救人,一個個“流光溢彩”的個體,匯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標注出“大愛新區”的道德高度,鑄就了浩瀚璀璨的“星辰大?!?。
夯實精神厚度,涵養一座城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體現在外表,更存在于其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雷鋒新城實驗小學,建在雷鋒同志啟蒙讀書的龍迴塘小學舊址上。該校始終踐行“雷鋒精神興校,雷鋒文化育人”的鮮明辦學理念,開發實施了《學雷鋒活動特色思政課程》,學生每學月開展一次學雷鋒思政課,一至六年級共開展48個學雷鋒主題教育,培育了一批新時代的小雷鋒。
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
從開展“傳承紅色基因·童心向黨”“學習新思想做好接班人”等主題活動、青少年黨史學習月活動;到組織“新時代好少年”推評宣傳,推進鄉村“復興少年宮”提質建設,打造一批“復興少年宮”特色品牌;再到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建設,設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近年來,湘江新區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為全區發展提供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當烏云被陽光親吻時,它們就變成了天空中的花朵?!焙眉绎L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更是一座城市的精神財富。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也感覺到自身是受益于書本的,現在我的孩子們也會自己主動提出要讀書、聽故事?!本幼≡诎Q社區的譚艷貽,不僅是兩個幼兒園、一個早教機構的園長,還是白鶴公益讀書會的創辦人。在她看來,讀書會可以和諧鄰里關系,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獲得收獲與成長。2016年,譚艷貽及其家庭被評為岳麓區閱讀推廣人、書香家庭。
為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廣好家訓好家風,湘江新區定期在重要傳統節日和時間節點組織家庭文明建設活動,宣傳文明家庭、“文明戶”等先進典型事跡,弘揚家庭文明新風尚。
今年年初,湘江新區舉行“我們的節日·春節”主題活動暨“弘揚好家風引領新風尚”文明家庭頒獎儀式,20戶家庭獲評2021年度長沙市“文明家庭”。緊緊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文明當做一種文化來營造,湘江新區正成為具有高水平精神文明的活力新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不是一時一地的變化,而是始終向前的進步。
人人參與、身體力行,向上向善、向美向好,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共振,湘江新區一路春色滿目新。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