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4月14日訊(全媒體記者劉笑雪)為進一步嚴明紀律規矩、強化警示教育,推動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日前,湖南省紀委監委通報近期查處的8起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典型案例。
被通報案例中,有的虛報套取、截留私分,有的索拿卡要、雁過拔毛,有的疏于監管、失職失責,有的違規挪用、貪污侵占,有的化整為“零”、規避監管,損害了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破壞了黨和政府的威信與形象。相關責任人均受到黨紀國法嚴懲。
通道侗族自治縣農民素質辦公室原主任、湖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通道侗族自治縣分校原校長陸中午安排工作人員采取虛開發票方式,套取農民就業技能培訓補貼29.63萬元,用于單位開支及給干部職工發放津補貼,其中陸中午個人共獲得3.79萬元。
岳陽縣榮家灣鎮財政所工作人員易佳利用擔任該鎮“湖南省財政補貼信息網”管理員的職務便利,在惠農政策資金數據錄入過程中,多次多筆竊取11類惠農政策資金670余萬元,用于歸還其欠下的巨額賭債。
此外,湘潭市雨湖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龐武良違規索要項目“協調費”;雙峰縣自然資源局3名公職人員在旱改水項目中履職不力;道縣清塘鎮幸福洞村黨支部原書記何許生虛報套取涉農補貼;桑植縣芙蓉橋白族鄉下坪村黨總支原書記熊玉然挪用群眾征地補償款和村產業扶貧資金;瀏陽市洞陽鎮砰山村違規拆分工程項目;臨武縣麥市鎮瓦石村黨支部原書記王土圣在美麗鄉村項目實施中虛報套取國家財政資金。
通報強調,全省各級各部門黨委(黨組)要加強對鄉村振興領域重點項目、重大資金、重要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黨中央關于鄉村振興領域的各項決策部署在湖南落地見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以“三湘護農”專項行動為總抓手,持續加大對鄉村振興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堅決查處民生領域啃食群眾利益的微腐敗,以正風肅紀新成效為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