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鳥盛會,詮釋寧靜而靈動的洞庭之美。
本版圖片均為湖南省人民政府網供圖
呂高安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3月6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網“雁歸來建家鄉”專題報道了湖南華美興泰董事長楊昌軍回湘西瀘溪縣創業,該公司生產的個人移動儲能、戶外儲能產品遠銷全球的事跡。一時間,來自國內一線城市、一流大學甚至歐美國家的一些專家、教授、企業家和技術骨干,竟然跟著楊昌軍來到瀘溪小縣城“干活”。
從2月下旬至此,湖南省人民政府網已專題報道了江豐電子董事長姚力軍、“奧譜天成”董事長劉鴻飛、巨強再生董事長馮朝輝等一組6位著名企業家,如何將“下不得地”產業,在故鄉湖南成功“下地”。
這是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持續開展、強力推進“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活動的縮影。“回”觀湖湘,龍章鳳姿。
“回”照古今
衡陽回雁峰,海拔96.8米、95畝的小山丘,卻是“衡山千仞一峰高”。它吸引了杜甫、王勃、劉禹錫、王安石、文天祥、周敦頤、范仲淹等無數先賢打卡;歷代高僧更是傳經布道,1500年香火鼎盛。大思想家王夫之,就生長在回雁峰下。
回雁峰打頭陣的還是“雁文化”。每年夏秋之際,北雁南飛,至此打止、棲息越冬。雁峰寺、雁峰煙雨、平沙落雁、回雁閣與雁雕、雁亭、雁廊、雁壁等,古今映照。漁帆點點,霞吻湘江;高樓別墅,盡攬城鄉。
近日,湖南日報、湖南省人民政府網、紅網圖片報道,雁、鶴、鷺、天鵝、野鴨等37.83萬只鳥類,在洞庭湖翱翔騰歡、棲息越冬,比2015年增加1.5倍,且多是“回頭客”。
萬鳥盛會,詮釋庇護萬千精靈的“生命湖”,也“回映”寧靜而靈動的古洞庭之美。“卻歸君山下,魚龍窟邊睡。”“午夜君山玩月回,西鄰小圃碧蓮開”。
湘楚“回”味無窮。屈原吟“乘回風兮載云旗”之下,有“懷舊長沙哭楚云”的長沙,“郴江幸自繞郴山”的郴州,“夢回月色在孤舟”的永州,“懷古竟何人”的益陽,“殘夢總繞西風”的常德,“山繞荒村水繞城”的株洲,“云回黃石寨”的張家界……
湘西南九龍山,古傳盤踞九條蒼龍,馳飛東海,中途回望,突見鐘靈毓秀,頓生故戀,折返歸山,化作九座山脈,繁衍眾生。此地名之“隆回”。
多年前,我去過九龍山。那奇險峻峭的九龍峽谷,九曲回環的巖口溶洞,形似碧螺的九龍水庫,梵音緲緲的九龍古剎,百讀不解的“有字天書”,神秘幽深的共和國兵工廠,使我頓感九龍山確乎“不讓武陵”。
《早安隆回》之“回”
如今,九龍山氤氳在《早安隆回》神曲里,休閑農業、旅游開發、鄉村振興方興未艾,頗顯“回”戀之美。
2022年底以來,隨著《早安隆回》唱響世界杯,它已是隆回展示山川風情的世界“門票”,也是送給游子歸鄉的“回力”球鞋。春節7天,涉足隆回的游客達16.52萬人,旅游收入9260萬元,與去年同比增長57%。
正月初八,阿根廷駐華大使牛望道,忙不迭打卡隆回。余興未盡,大使說還要“回”隆回。
隆回人本是不改喝金銀花茶、吃黑臘肉、嚼豬血丸子的“犟種”。《早安隆回》,讓游子重新打量家鄉、點燃歸鄉創業的欲望。如今,他們開廠設店,直播帶貨,建材裝修,運輸物流,種植養殖,搞農家樂,推廣雜交水稻……資金技術紛紛“回”隆回,希望成為“袁樹雄”。
近日湖南經視“經視觀察”,解讀了“早安隆回”文化密碼。袁樹雄表達了回隆回發展的千種欣喜,也透露了“南漂”作流浪歌手的百般艱辛,“貸款20多年,剛還清呀”。袁樹雄生長、“樹”雄心于斯,事業大“雄”于斯。他說,“我現在哪兒都不去,我就扎根隆回;我不屬于我自己了,我屬于隆回”。
湖南省社科院(省人民政府研究中心)《早安隆回》文化研究小組研究員向志柱、田智認為,沒有隆回山水的滋潤,沒有縣領導的殷切“召回”,沒有優惠的政策支持,沒有肥沃的文藝土壤,就沒有《早安隆回》和袁樹雄的今天。
好馬樂吃“回頭草”
音樂家用歌聲感恩家鄉,企業家則回鄉創業以感恩。
祖籍益陽的姚力軍,集成電路超高純金屬材料及濺射靶材核心技術的國際知名專家、行業領軍人才。其江豐電子是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打破了美、日壟斷。
一顆中國“芯”,萬縷湖湘情。2020年,江豐電子在益陽投產,為國內半導體芯片及顯示面板產業,提供了有力的基礎材料支撐。2月,江豐電子項目二期在益陽開工,將為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快”,是姚力軍對益陽赫山區的營商環境的評價。簽約即供地、審批往前趕、幫忙代跑腿。“原本半年以上走完的流程,這里只花2個月。”所以,姚力軍自封“招商大使”,游說并引進了幾個公司進駐,力爭將赫山區打造成“未來科學芯城”。
助推高端光學儀器國產化,這是“奧譜天成”董事長劉鴻飛的返鄉興業之“夢”。劉鴻飛切身感受到國外儀器企業對中國的控制力度,便回國創建奧譜天成(廈門)光電有限公司,被譽為光學儀器行業的“華為”。
受家鄉誠意打動,劉鴻飛把發展重心轉移湖南,想經過兩三年,將長沙打造成奧譜天成最大的總部基地;5年內在長沙打造一個年產值過100億元的高端光學儀器產業鏈。2022年8月奧譜天成(湖南)項目落地天心區,10月底投產。
“長沙具有人才、交通、房價優勢,天心區在生活、購房,落戶、子女入學等為我們提供專項服務,促成我們與高校人才合作,鏈接本地產業鏈企業等。回鄉創業正當時。”劉鴻飛很有感慨。他打算暑假組織六七百名博士來長沙考察、交流,向更多的企業和科技人才推薦湖南。
總之,湖南省委、省政府及其各地,以優惠政策、熱情服務吸引游子回鄉創業,創業的喜悅及其“他鄉縱有當頭月,不及家鄉一盞燈”的情懷,又驅使游子充當湖南“招商大使”。這種良性循環,在筆者熟悉的邵東市、邵陽縣表現尤為突出。
2022年上半年,邵陽縣簽約招商項目52個,總投資110.11億元,超額完成全年任務。1月29日(大年初八),邵陽縣一天開工20個重點項目48.87億元,投資總額與去年同比增長344%。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排除各種干擾,以只爭朝夕精神、“股東式”服務,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打造了建筑新材料產業園、中非經貿產業園、新經濟產業園、紅石生態科技示范園等,其中返鄉創業及受影響落戶企業約占60%。如崀玉新材料項目,從招商到落戶邵陽縣不到1個月;孚甌科技從項目引進到建成投產,僅用了8個月,實現了當年招引、當年開工、當年投產。
邵東市出臺“迎鄉賢建家鄉”支持政策清單45條,全周期、全流程、全要素地當好“娘家人”和“服務員”。三年來,促使2.6萬名邵東老板返鄉創業,投身于箱包、智能制造、新材料等行業,創辦各類實體2.5萬家。黃玉彪、曾小山、鄧偉明、宋杰鋒、劉純鷹等是杰出代表。黃玉彪開發的“邵東國際商貿城”“邵東國錦倉儲”,在疫情背景下“一枝獨秀”。致富思源,2022年黃玉彪捐資1.86億元助力鄉村振興。
引車奔上“回頭路”
優良的營商環境,使游子回湘創業的“回頭路”變成坦途。比如今年春節,游子歸湘創業、探親人流車流“井噴”。因《早安隆回》火爆而起的春運流,波及湖南高速集團邵陽、懷化、婁底分公司。
為此,邵陽高速打好“路基”,進一步優化路域環境,提高春運保暢和應急處突能力、通行效率。15分鐘將病人送往醫院,1小時安全護送運載45人的故障大巴,3小時清理完10噸路面散落化肥,13小時堅守成功撲滅山火……
大年初二,一輛載有危重病人的救護車,在婁底高速拋錨。風雨中,高速員工護送車輛維修、協助急救,贏得“生命時間”。春節7天,婁底高速一個站點便解答司乘咨詢400余次,發放愛心禮物600余份,幫助受困群眾11次。
天寒路暖。懷化高速熱心給司機修車換胎;將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過年餃子送給司乘;緊急安置急病乘客,并火速聯系、協力搶救;“路燈助農,情滿侗鄉”直播活動……撐起一把把“暖心傘”。
高速公路時時處處有“雷鋒式”服務。
2月6日,湖南省出臺《關于打好經濟增長主動仗實現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的若干政策措施》(簡稱“穩增長20條”)。圍繞消費、投資、外貿、產業發展、實體經濟等方面,給創業者注入“強心劑”,送來“及時雨”。
譬如,“穩增長20條”對湘商上市企業集團總部整體回遷的,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對湘商上市企業功能性總部回遷,并有稅收貢獻的,最高給予300萬元獎勵。
不少湘籍企業家表示,“穩增長20條”讓企業真切享受到“保姆式”“股東式”服務,堅定了回湘興業的信心。綏寧籍企業家、廣東省鈳銳鍶數控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蒙昌敏承諾,盡快回鄉創業。
天高任鳥飛,但候鳥選擇落腳點全憑自己“喜好”。論冬暖,回雁峰不敵兩廣、海南,為何眾多回雁在此越冬呢?從西伯利亞起飛的極危物種白鶴,落地洞庭湖,不知經過多少山水、多少次選擇。筑好“梧桐樹”才能引得“鳳凰”來,“枝茂巢暖”才能喚得“燕歸來”。
“讓我再深情地回望那,十年三湘的巨變……讓我再深情地回望那,壯美錦繡瀟湘……三高四新唱響新時代。跨越山海的未來,奮斗給夢插上了翅膀。”
近日,由袁樹雄父子演唱的《湖南·一路向前》2023全國兩會特別版MV,正“回”蕩在春意盎然的天空。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