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除夕,在長沙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號召下,五十余名志愿者放棄與家人團聚,穿梭在獨居老人與困難戶家中,將一道道精心烹飪的佳肴送上老人們的餐桌,并給他們送上春節祝福,志愿者的熱情讓這個寒冷的冬季多了濃濃暖意。
活動一經推出,立即受到了國內多家重磅級媒體關注,《經濟日報》和新華社先后報道,《光明日報》更是頭版推介。
志愿者們與獨居老人共享年夜飯。均為各鎮街 供圖
穿行于長沙縣這塊熱土,我們驚嘆于城市更新日新月異、道路交通井然有序,感慨于文明風尚浸潤人心……長沙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究竟有何魅力,讓我們一起走近,感受厚德星沙的文明之風。
陣地建設如火如荼
“溫暖餐桌”項目只是長沙縣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長沙縣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堅持全域化、規范化、常態化標準要求,聚焦群眾需求,整合各類資源,夯實實踐基礎,全力打造群眾滿意的“百姓之家”。
長沙縣堅持全線統籌,有效挖掘整合現有資源,按照“五有”標準分類分級推出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星級實踐站,全面完成1個實踐中心、19個實踐所、217個實踐站的建設(提質)。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鎮(街道)、村(社區)三級全覆蓋。
小戲骨們跟著老師學戲曲。
果園鎮以戲曲立宮,打造“田漢小戲骨”志愿服務項目,由果園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史潤東全職擔任鄉村“復興少年宮”管理員,同時招募湘劇和花鼓戲志愿老師培訓小戲骨,吸納各類人才、“五老”志愿者、退休老教師、返鄉高校學生等共同組建鄉村“復興少年宮”師資隊伍和志愿服務隊伍,培訓內容涵蓋戲曲、器樂、書法、朗誦、閱讀、繪畫等方面,讓農村的孩子也可以免費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樣豐富多彩、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教育活動。截至目前,已累計培養小戲骨600余名,多次選派優秀湘劇節目參加省、市、縣各級重要活動,屢獲殊榮。小演員楊梓鈺、蔣靜婷更是喜獲第二十四屆“中國少兒戲曲小梅花薈萃”“金花”獎。
“快遞外賣小哥紅色之家”愛心驛站。
長沙縣星沙街道黨工委堅持黨建聚合力,整合轄區樓宇商圈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商場超市等資源,整合各行業資源,建立了5家“快遞外賣小哥紅色之家”愛心驛站,為“騎手們”提供無線網絡、愛心早餐、休息座椅、充電服務、應急藥品等一系列暖心服務,讓他們在辛苦工作的街道找到溫暖的落腳點。同時,長沙縣星沙街道黨工委協同總工會、團委、婦聯、組織開展交通安全、職業培訓、技能認定、法律援助、健康管理等培訓活動,并針對外賣騎手需求,設置志愿活動積分制度,鼓勵騎手進入所屬的社區黨組織和小區網格隊伍,參與各類志愿服務活動,積極引導優秀的外賣小哥加入黨組織,發揮其在城市基層治理中獨特作用,積極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志愿服務深入人心
有愛的陣地,催生著一個又一個溫暖的故事,“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當志愿者”這樣的城市公約,讓星沙城,沐文明之光,熠熠生輝。
“金牌嫂子”志愿活動現場。
在金井鎮,“金牌嫂子”們開展法治宣傳200余場。她們身著紅馬甲、手拿勸導旗開展引導村民安全過馬路、騎車戴頭盔。在不厭其煩的宣傳和帶動下,村民們對法律的尊重在心頭上樹立,違法行為逐漸減少。遇到鄰里矛盾,她們立刻化身調解員,對雙方明法析理,并積極勸導雙方換位思考,一場又一場鄰里糾紛被消滅在村民家中。面對困難群眾的“微心愿”,“金牌嫂子”們常態化開展對身邊“一老一小”、殘疾人等弱勢群的慰問行動,年均募集、發放物資達20余萬元。通過參與志愿服務,“金牌嫂子”們變得顧大局、明事理、講規矩、知是非,在抗擊疫情期間,“金牌嫂子”們捐款捐物、出資出力,涌現不少感人事跡,“金牌嫂子”饒海霞榮獲“長沙市最美志愿者”榮譽并被推薦入黨。"
“鄰里幫”愛心商盟合影。
江背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發動一批有志從事公益服務的個體工商戶組建“鄰里幫”愛心商盟。加盟商戶免費為志愿者們提供臨時休息、手機充電、飲水等便民服務并享受購物折扣。除此以外,加盟商戶根據節日節點、當前形勢,統一以愛心商盟名義開展走訪慰問、愛心義賣、環境清潔等公益服務活動。同時,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優先選擇集鎮區域有意愿、有條件的愛心商盟商戶,打造具有統一標識標牌、運營機制、服務隊伍的愛心驛站,作為愛心商盟開展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愛心驛站配備了飲水機、雨傘、充電寶、口罩等物品,不僅服務于周邊開展雷鋒志愿服務的志愿者,更為戶外勞動群體提供“歇腳點”,志愿者在愛心驛站進行溝通交流,依托愛心驛站陣地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以驛站為圓心打造江背鎮半小時公益服務圈。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愛心商盟、雷鋒志愿者三者并肩而立,打造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愛心商戶、雷鋒志愿者共同構建的志愿反哺生態循環系統,激勵廣大群眾參與到社會公益和文明實踐活動中來。
好人之城“溫度”宜人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僅靠高樓大廈打造出來,更需要通過一種精神和力量來表達。在長沙縣,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凡人善舉每天都在上演,持續刷新著城市的文明高度。2022年,長沙縣持續推進厚德星沙建設、打造好人之城,涌現出“湖南好人”6人、“感動湖南”人物3人、“新時代湖南好少年”4人,“中國網事·感動2022”網絡感動人物2人,“?梨帶路少年”事跡獲中國文明網首屏推介。截至目前,長沙縣注冊志愿者達20.35萬人,已組建14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大隊和89支志愿服務分隊。誕生了黃波、彭凱云、吳秋燕等優秀志愿者和嗲嗲娭毑和事團、“星檢說”志愿普法團隊、長沙縣仁和志愿者發展中心、“搭把手”五老紅志愿服務隊等優秀志愿者團隊。以“一月一主題”文明素質提升工程為有效抓手,共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時長達126.28萬小時,有效激活志愿服務“一池春水”。讓文明新風遍星沙,幸福之花處處開!
志愿者引導小朋友和老人過馬路。
文明,賦予了城市更深層的美。如今的星沙,一件件“紅馬甲”活躍在十字路口,讓文明在溫馨的提醒聲中傳遞、在真誠的笑容中彌漫;一件件善行“分布”在大街小巷,讓文明的種子在市民心中發芽、開花、結果,文明之風暢行于此。(來源:長沙縣文明網)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