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實踐沉下去 幸福指數升起來
長沙縣長龍街道拓展延伸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打造“好人工作室+文明實踐”品牌項目
林暢張冰潔肖芳
“先從領口的邊緣處往內折,再把整件衣服分成兩等份,從后面翻過去……”9月14日,在長沙縣長龍街道文明實踐所,由工會組織的收納整理技能班里,志愿者現場手把手指導學員,開展志愿服務。
一間間功能豐富的活動場所、一次次溫暖貼心的志愿活動、一場場熱氣騰騰的政策宣講,這是長龍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長龍街道結合文明創建工作,全域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陣地建設,積極延伸志愿服務、完善區域內惠民基礎設施,不斷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實踐陣地“走心”
長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于2022年11月進行換址升級,整體遷至星沙驛站長龍站,面積由原來的400多平方米已擴容至800多平方米。
目前實踐所劃分為黨建服務區、關愛惠民區、休閑活動區、便民服務區四個功能區域,設有智慧黨建展示、紅色影院、閱讀區、心理咨詢室、社工站、宣講室、母嬰室、衛生間、健身室等服務場所,打造成為集理論宣講、文化服務、教育服務、科普與科技、體育與健身等五大功能為一體的綜合平臺。
9月14日,走進長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中國好人唐林工作室映入眼簾。一張張榮譽證書,見證了背后的公益事業。
今年,長龍街道將“中國好人”唐林工作室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緊密結合,設立“中國好人”唐林工作室,打造“好人工作室+文明實踐”品牌項目,發揮好人集聚效應和品牌影響力,帶動更多的市民投身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行動中。
志愿服務精準“貼心”
“渴了有水喝,累了有地方歇歇,我們都喜歡來這里!”家住東方芯府小區的周海平是實踐所的常客,尤其是暑假和周末有活動時,他會帶著外孫女一起參加。在這里,時常可見居民閱讀、休閑的身影。
組織居民開展包粽子活動,將煮好的粽子送給困難戶;夏日送清涼,為環衛工人、快遞員等戶外勞動者送上防暑物資;開展義診,免費把脈、量血壓、提供健康咨詢……如今,在長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時常可見志愿者的身影,志愿活動的開展。一道道志愿服務身影,如同多彩之花,在長龍遍地綻放。
志愿服務是城市溫度的體現。今年以來,長龍街道依托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移風易俗宣傳、衛生健康服務等11類志愿服務活動,共計開展志愿服務活動160余次,服務群眾2萬余人次,切實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文明風尚浸潤“暖心”
9月3日是“抗戰勝利紀念日”,長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紅色影院里,愛國主義教育電影《五臺山兒女英雄傳》如期上映。30余名居民背靠著舒適的紅色座椅,聚精會神地觀看。
愛國主義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為了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長龍街道結合群眾需求,充分盤活利用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公共服務陣地資源,整合山歌傳習所、“好聲音”宣講團等人力資源,走進村組、小區、企業,屋場會、網格會、班前會,確保理論政策宣講學習全覆蓋。舉辦宣講活動、政治理論“大測試”、青年干部讀書分享會、“書香長龍”誦讀比賽等,切實推進基層理論學習和宣講通俗化、大眾化,讓群眾聽得見黨的聲音、聽得懂黨的理論,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今年,長龍街道組織開展微宣講、先進典型宣講共20余場次,覆蓋黨員群眾2000余人次。
一個好人是一面旗幟,一群好人是一種力量。未來可期的是,“中國好人”唐林工作室的引入,將為長龍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注入新的活力,助推精神文明建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