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社區開展國家安全主題普法。
“開展知識產權宣傳活動,既是司法機關致力護航知識產權的重要體現,也是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公平競爭的法治社會氛圍的重要舉措。”在第23個世界知識產權日之際,常德市人民檢察院深入基層開展送法普法活動,進一步推動法入人心。這是他們強化法治觀念、優化文明風尚、營造法治社會的一個縮影。
“我們要找準普法宣講與基層工作的切入點、與百姓思想的結合點、與地方發展的契合點,才能推動法治精神助力文明建設真落地。”常德市檢察院主要領導介紹說,他們通過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創新豐富法治宣講模式,讓法治理論接上地氣,推動法治文明走進基層、走進群眾。
今年3月,常德市人民檢察院在“踐行二十大 巾幗鑄華章”慶祝“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113周年主題活動上,檢察院組織一批女干警排練藝術節目,通過小品形式演繹了一名公益訴訟女檢察官在家庭和工作中的故事,展開線下沉浸式普法宣傳。同時,還深入津市市藥山鎮開展“護航生態文明 貢獻檢察巾幗力量”普法宣傳活動,講解檢察公益訴訟職能、公益訴訟范圍等知識,引導大家主動參與生態環境守護。
常德市檢察院演繹普法節目《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與此同時,常德市人民檢察院通過官方微信廣泛宣傳節目現場視頻,開展線上普法宣傳,向廣大民眾宣傳控告申訴、公益訴訟檢察、婦女權益保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等法律知識,呼吁大家攜起手來用法治力量守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撐起法治文明“晴空”。該做法受到省人民檢察院肯定和推介。
檢察院一名干警說道:“我們通過線上+線下的法治宣講模式,線上傳輸到普法“云端”,線下吸收進群眾“心里”,能有力提升檢察普法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增強人民群眾法治意識,有助于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文明法治的社會氛圍。”
開辦家長普法課堂。
解決好“講什么、怎么講、誰來講、對誰講”的問題,是破解法治精神深入普及基層,倡導文明新風尚的關鍵。
理論是鮮活的,也必須是大眾的。常德市檢察院賡續和發揚普法宣講的“常德經驗”,創新宣講內容課題設置、轉變宣講形式方法、明確授課責任人、區分受眾人員類別、突出階段性重點,發揮法治文明緊貼群眾、服務群眾的理論宣講優勢,推動法治精神走進田間地頭、企業校園、街道社區。
為了讓宣講由“活起來”到“火起來”,真正把法治文明精神傳到群眾心坎上。在今年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市檢察院干警自導自演了國家安全教育短視頻《輕松日結or難逃一劫》,以輕快幽默的形式展現了檢察機關在推動法治文明宣傳道路上的探索和創新。
學生集中觀看檢察官普法視頻。
“我們一改以往發傳單、作報告‘打天下’的做法,針對群眾、學生等不同受眾,量身設計唱詞、動作、場景等。”在湖南文理學院,檢察干警們通過掛橫幅、立展牌、發宣傳冊、現場講解等方式,向師生們普及法治知識,并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多維度、全景式展現了法治文明的豐富內涵,為廣大師生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法治理論知識學習平臺。
不僅要做實“外功”,更要練強“內功”,才能讓“講”更有深意,讓“聽”更入人心。今年來,市人民檢察院先后舉辦刑檢大講堂活動,檢警同堂培訓,共同推動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機制實質化、規范化運行;組織員額檢察官應知應會知識測試,淬煉業務能力素質基本功;開展未檢2023年“一季一講”崗位練兵活動,強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與綜合保護法治護航能力。
刑檢大講堂淬煉“內功”。
法治在宣講中樹立,文明在群眾中創建。截至目前,常德市人民檢察院先后組織81名檢察官在88所學校擔任法治副校長開展法治宣講,制發368份“督促監護令”,不斷創新學習宣傳法治知識的平臺和抓手;市縣兩級檢察院共開展宣講161場,涉及各類主題24個,覆蓋聽眾10萬多人次,推動法治文明“飛入尋常百姓家”。 (來源:華聲在線 通訊員 冷靜)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