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明網 記者 陳沁賢 長沙報道
“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須保護好殘疾人權益。”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并在主持召開的基層代表座談會上強調,殘疾人的生存狀態,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殘疾人遇到法律問題怎么辦,上法院打官司?現實生活中,行動不方便、溝通表達不暢、自我維權意識能力較弱、訴訟耗時長……讓不少殘疾人望而卻步。天心區人民法院成立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以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訴訟需求為導向,完善“無障礙”設施建設,提升“無障礙”服務能力,為殘疾人開通“綠色通道”,方便他們平等、充分地參與訴訟活動,打通訴訟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無障礙”綠色通道 “一站式”解鎖入門新方式
天心區人民法院無障礙通道設施。
“作為一名靠假肢行走的肢體殘疾人,我走樓梯特別不方便,天心區法院有無障礙電梯可以乘,走廊有扶手保障安全,無障礙衛生間的設計也很貼心,在這里完成訴訟一點也不麻煩。”在順利立案后,當事人劉先生激動地說道。
為滿足特殊群體“無障礙”出入,天心區人民法院在最靠近訴訟服務大樓處設置三個無障礙停車位、設置無障礙指示牌、專用黃色盲道、加寬版無障礙門禁閘機出入口;完善無障礙電梯設施,配備“溫馨提示”標識,安裝防撞式扶手,貼心守護特殊人群訴訟出行安全;同時,開設“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立案綠色窗口”,設置專用扶手座椅以及殘障人士專用停靠位置,并配備老花鏡、放大鏡、助聽器等殘疾人專用設備,配套設有低位智能訴訟服務電腦、“殘疾人休息室”“殘疾人衛生間”,便民服務應急藥箱、AED除顫儀等一應俱全,細微之處體現著司法助殘的貼心服務。
老年人、殘障人士專用審判庭。
人民陪審員、當事人、代理人參加“云”庭審。
“在這里,我不用從輪椅挪到座位上,就能直接參與訴訟了。”80多歲的李先生熱愛學習法律,偶爾想來法院旁聽庭審。天心區人民法院充分考慮特殊群體需求,在二樓設有老年人、殘障人士專用審判庭3個,審判庭內有無障礙旁聽席,乘坐輪椅的老年人可以將輪椅停放在此,更加方便地參加訴訟。天心區人民法院還積極采用網上立案、上門立案、電話立案等綠色通道,幫助殘疾人實現“在家”快速立案,充分運用網上開庭、網上調解等遠程視頻庭審方式,方便殘疾人“足不出戶”參與訴訟,完成訴訟,實現殘疾人訴訟“零門檻”。
“法院灰”化身“志愿紅” 多元化解殘疾人“急難愁盼”問題
殘疾人案件審理。
“我并不想要這些‘優待’,雖然我有視力障礙,但我也有自己的工作,有收入來源,謝謝您的好意。”“我們物業也要換位思考,如果自己在一個完全看不見的環境中,連自己的家都回不了,該怎么辦?”在一起物業合同糾紛案件中,被告為視障人士,因物業沒有在電梯中加裝盲文,給出行造成極大不便,多次反饋未果后,停止繳納物業費。被告人拒絕了院方替其爭取物業費減免的提議,只希望能解雇電梯障礙問題。承辦法官、志愿者多次現場取證、實地走訪,不厭其煩地向物業公司分析利弊,最終物業公司加裝了盲文,被告人也補齊了物業費用。
志愿者為殘疾人提供法律咨詢。
從法院“入口處”延伸至“殘疾人專用法庭”,天心區人民法院建立的“綠色通道”,不僅僅是“無障礙”平臺建設,更體現在立、審、執等方面的方便與快捷。在訴訟服務中心,對于需要幫助的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導訴臺的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聯系值班志愿者,由志愿者根據障礙人士的需求,全程陪同辦理立案、繳費、參與調解或庭審等事項,提供針對性的訴訟服務。全院128名法官、法官助理以及書記員紛紛加入志愿者隊伍,輪值參與志愿服務,隨時“一對一”“手把手”引導、幫助障礙人士完成立案、法律咨詢服務。“人們都希望自己被世界溫柔以待,幫助他們,是想讓這些弱勢群體感受司法關愛,真正享有‘觸手可及’的正義,能發自內心地笑出來。”天心區人民法院志愿者何幸真誠地說道。
志愿普法“零距離” 為殘疾人群體撐起“法治晴空”
天心區人民法院開展“天平之下有暖陽——‘殘疾人’專場開放日”活動。
“考慮到他們在生理、心理等方面的特殊情況,天心區人民法院深化‘無障礙’訴訟服務宣傳,走訪入戶、下沉街道社區,常態化組織開展助殘活動,傳遞司法溫情。”天心區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周丹介紹,法院結合“為群眾辦實事示范法院”創建活動,發揮普法“窗口”效益,針對障礙群體,常態化組織開展“天平之下有暖陽——‘殘疾人’專場開放日”活動,零距離聆聽殘疾人司法建議和意見,暖心之舉讓特殊人群對法院有了更多的信任。
此外,天心區人民法院延伸審判職能,通過發送司法建議、調研報告等,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關注涉殘案件,今年來,開辦法律講堂、講座13場次,為800多人次提供法律答疑和指導調解,為行動不便當事人上門提供法律服務12人次,有效維護了殘疾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微光星火,匯成銀河。天心區人民法院以服務升級為抓手,用法治文明擦亮“全國文明單位”特色名片,用實際行動點亮新時代文明實踐“滿天星”,讓殘疾人群體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部分圖片來源于天心區人民法院)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