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株洲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開辟了一條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嶄新道路,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株洲將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揚優勢、補短板,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的株洲篇章。
一、突出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株洲作為新中國“八個新建重點工業城市之一”,誕生了新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的340多個“第一”,擁有全部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的37個,國家級“小巨人”數量居中西部非省會城市首位,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名城,實現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大有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聚焦“三個高地”主戰場,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更好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高地。把握全國首批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建設試點城市政策機遇,持續完善集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配套供給、檢驗檢測、市場服務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條,加快構建以軌道交通、航空動力、先進硬質材料為主導的“3+3+2”現代產業體系,大力推進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快建設“五好”園區,不斷提升株洲在中國先進制造版圖中的影響力,代表國家深度參與全球競爭,打響制造名城的株洲名片。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深入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充分發揮“廠所結合”創新優勢,統籌推進教育強市、人才高地建設,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推動與國防科大、中南大學等校地合作,集聚創新資源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速解決產業鏈關鍵環節“卡脖子”和供應鏈安全問題,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人才鏈、政策鏈、資金鏈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中部地區重要創新策源地。加快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國資國企、投融資體制、要素市場化配置、數字化治理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園區向“泛投資機構”轉變。大力加強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擴大對外貿易,發展好軌博會、瓷博會、服博會等會展經濟,培育新興和未來產業增長極,推動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外開放。
二、堅持人民至上這個根本立場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新時代新征程上,要正確認識和把握人民至上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是堅持人民至上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充分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和發展好全過程人民民主,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用足用好地方立法權。全面發展協商民主,積極發展基層民主,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鞏固和發展生動活潑、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堅持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加快建設文明典范株洲、數字智慧株洲、創新創業株洲、生態宜居株洲、品質魅力株洲,努力讓人民物質更加富裕、精神更加富有、生活更加幸福。創造人民美好生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大力弘揚炎帝文化、紅色文化、火車頭文化,用心用情解決好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民生“六位”問題,扎實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和鄉村振興,著力促進共同富裕,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三、強化社會治理這個重要根基
社會穩定是國家強盛的前提。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定不移推進國家安全、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株洲。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建立大安全大應急框架,加強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建設,健全公共安全體系。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防范遏制森林火災,堅決守住不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底線。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深入實施“動力黨建”工程,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更好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更好發揮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作用,更好引領和推動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推動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落地生根。推動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加強網格化服務管理,提升基層治理的科學化、信息化、智能化、精細化水平。發揮法治保障作用。弘揚法治精神、培育法治文化,堅持依法治市、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發揮法治對社會治理的規范和保障作用,推動社會治理納入法治化軌道。
四、筑牢黨的全面領導這個堅強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時代新征程上,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好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持續強化政治引領。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健全完善“第一議題”政治學習制度和干部理論培訓常態化機制,教育引導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堅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大力提升干部能力。大興學習和調查研究之風,著力提升干部在經濟、金融、群眾工作等方面能力,打造“忠誠、專業、創新、高效、廉潔”干部隊伍。健全完善激勵干部干事創業的制度機制,旗幟鮮明保護改革者、鼓勵探索者、寬容失誤者,調整問責一批不干事、庸懶散的干部,真正讓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v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發揚徹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堅持嚴的基調不動搖,全方位構筑管黨治黨制度體系,深化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堅決正風肅紀反腐,堅決反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加快建設清廉株洲,持續優化政治生態。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