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侗族自治縣以“清廉單元”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清廉鄉村建設——
讓“清廉”揚起鄉村文明新風尚
孫運輝盧嘉俊李儒濤吳祥淼
“清廉通道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各鄉村(社區)結合當地特色,在探索清廉建設新路子上各出奇招。”近日,通道侗族自治縣委清廉通道建設專班辦公室工作人員吳發智在談到“清廉單元”建設行動中重要組成部分的“清廉鄉村”建設時,他高興地介紹,如今在通道的田間地頭、廣場院落,一場從上至下的建設行動正在持續推進。
在縣溪鎮,這里充分利用通道轉兵紀念館、恭城書院、兵書閣、寶慶會館等紅色資源優勢,大力開展黨性教育和廉潔教育,打造全域廉政教育陣地。“縣溪鎮是一方紅色沃土,我們以紅色文化為基礎,結合清廉文化進鄉村活動,深入挖掘紅廉文化內涵,推進清廉建設在縣溪遍地開花。”縣溪鎮紀委書記陳基維說。
該鎮通過組織干部職工深入挖掘整理紅軍“豬嘴里吐銅錢”“一桿紅軍秤”等紅色清廉小故事,開展互講廉潔故事等活動,深化黨員干部廉潔干事創業熱情,強化廉潔用權監督。以多星、恭城、坪朝、大塘等村寨為示范,打造出“清廉多星”“紅色占字”“書香大塘”“蘭花坪朝”等特色樣板村寨。
清廉鄉村建設既要做好清廉文化挖掘,更要多方聯動,抓早抓小“治未病”。雙江鎮則針對具體問題以案促改,完善體制機制。雙江鎮紀委書記左茜介紹:“針對今年農村黨員酒駕醉駕多發問題,鎮黨委緊抓以案促改工作,強化考核、警示教育、專項監督等工作。”
該鎮首先完善了村干部考核機制,規定“年內村(社區)黨組織管轄范圍內出現1例黨員酒駕案,鎮紀委對黨組織書記進行約談,出現2例黨員酒駕案,取消年終績效考核評先評優資格;其次是強化警示教育,通過支部委員會議研究、召開黨員大會通報曝光、上廉政黨課警示教育等方式,對酒駕醉駕案例多角度曝光,形成強力震懾效果;為強化監督效力,黨員、干部還需簽訂禁止酒駕醉駕承諾書,并嚴禁干部職工工作日飲酒,加大社會在8小時外監督的參與度,利用家訪機會,鼓勵家屬參與監督。以專項整治推進鄉風文明。
擦亮清廉底色,護航鄉村振興。萬佛山鎮以強服務促發展為指導,推進清廉鄉村建設。該鎮將服務群眾意識融入黨委政府常態化工作中,結合黨員“五個到戶”行動,深入開展“走解優”“回頭看”“上門訪”等活動,主要領導帶頭走、分管領導實地走、部門負責人經常走,“走解優”行動累計解決200余個具體問題。常態化開展“回頭看”工作,堵住“體外循環”漏洞。
萬佛山鎮木腳村運用“智慧黨建”“互聯網+監督”等現代化信息手段加強黨務、村務、財務公開。在“唯美木腳”微信公眾號上設立清廉村莊專欄,充分發揮微信群、視頻號等新媒體覆蓋面廣、方便快捷的作用,將重大項目、民生實事等情況及時發布,讓“三務”公開進入“百姓家”。該鎮不斷優化服務群眾方式方法,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為營造清廉鄉村建設的濃厚氛圍,坪坦鄉融合“侗族文化”中的清廉內涵,以侗族琵琶歌、侗戲、侗語快板等喜聞樂見的方式,讓黨員群眾潛移默化地接受清廉文化的熏陶,通過豐富多彩的侗族活動形式,播撒“廉”的種子。
坪坦鄉坪坦村以侗款形式為主導,探索出“款約治寨·共治共享”模式。“大家聚一聚評一評”集體制定侗款,將熱心公益、孝敬父母、鄰里相處、誠實守信、遵紀守法、清廉新風等10款內容編入款約,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二十四字”方針貫穿其中;制定“一約五會”的村民自治機制,讓群眾說事、百姓議事等協商活動成為常態,增強了村民自主決策的科學性和實效性;“款約治寨·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模式得到市、縣領導的肯定……
清廉通道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各鄉鎮積極探索符合本地特色的清廉鄉村建設模式,不斷豐富清廉陣地建設,營造濃厚清廉氛圍,以專項監督為抓手不斷健全“小微權力”,貫徹服務理念提升群眾滿意度,將民族文化融合廉潔文化,探索出了別具一格的村民自治模式,揚起了鄉村文明新風尚。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