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楊玉菡
7月27日,益陽高新區謝林港鎮清溪村周立波故居游客絡繹不絕。“今年暑期,清溪村成了網紅打卡地。周立波故居每天接待游客,多則三四千,少則兩三千。”故居管理所主任張立文告訴記者。
今年6月,周立波故居數字化展廳上線。展廳運用5G云、4K、AI等技術手段,修復周立波有關數字影片4部。同時設立有聲書屋,將《山鄉巨變》《暴風驟雨》等20部周立波文學作品轉化為有聲讀物,讀者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隨時翻閱。故居還將利用AR技術,還原周立波在臥室、會客室進行文學創作的場景。
2018年以來,益陽依托周立波故居,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擦亮文旅融合品牌,續寫山鄉巨變新篇章。經過提質改造的周立波故居,精心打造的印象廣場、連環畫長廊、清溪荷塘、立波梨園等14個景點,以及精品民宿、清溪劇院、映山紅花谷等旅游項目,引得八方游客紛至沓來。漫步清溪村,宛如畫中游——阡陌縱橫、溪水潺潺、荷葉田田、翠影團團,白墻青瓦的民居和各式景點掩映在蔥蘢綠意中。
“做大做強文旅產業,必須厚植文化底色。”湖南清溪文化旅游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月介紹,市、區兩級注重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精神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賦予清溪村文旅產業個性化的文化內涵。周立波故居成為紅色文旅的一個坐標,以周立波創作的《山那面人家》為原型改編的大型現代花鼓戲《山那邊人家》,榮獲第七屆湖南省藝術節田漢大獎、湖南省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大獎,代表湖南參加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沖刺“文華獎”。益陽首部大型跨界融合情景歌舞劇《那山那水那鄉愁》在清溪劇院演出30余場次,觀眾近3萬人次。長篇報告文學《新山鄉巨變》已經出版,電影《周立波》開拍在即。
清溪村以文旅產業為主導產業,帶動果蔬、稻蝦、電商、康養等產業發展。產業強,人氣旺。近年來,60多名年輕人陸續從廣州、深圳、長沙等大城市返村,不少外地人來清溪開辦民宿、農家山莊、茶藝館,一起為清溪村的發展獻智出力。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鄉村紅色遺產名村、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山鄉巨變第一村”清溪村名副其實。“近年來,清溪村文化體驗游、休閑度假游、研學知識游、康養體育游等蓬勃興起,每年吸引游客超60萬人次。去年,村集體經濟資產達3000多萬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4.2萬多元呢。”清溪村黨總支書記賀志昂介紹。
“展望未來,我們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賀志昂說,益陽正努力將清溪村打造成中國文學之鄉、鄉村振興示范區和新時代“山鄉巨變”標志地。中國作協十屆主席團第二次會議和“新時代山鄉巨變創作計劃”啟動式、“新時代文學攀登計劃”簽約式,即將在清溪村舉行。益陽市為此組建工作專班,目前各項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其中,可容納數十萬冊圖書的中國當代作家簽名版圖書珍藏館已規劃選址,即將啟動;30家清溪書屋建設項目,已建成的有10家。它們將成為清溪景區一道靚麗的風景。
清溪村,一個因周立波及其紅色文學經典《山鄉巨變》而興的新時代村莊,將成為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