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聶沛
盛夏7月,又一批大學生走出象牙塔,面臨就業選擇。在衡陽讀了4年書的江西人沈潔怡選擇留在衡陽。
“衡陽城市環境好、人情味濃。我覺得留在衡陽,幸福感滿滿!”沈潔怡說。
戀上一座城,始于顏值,終于幸福。自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衡陽市引入“標準化”理念,全面提升城鄉顏值,創新推出“衡陽群眾”志愿服務品牌,建好建優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不斷刷新市民幸福指數。
創文有標可依,城鄉顏值飆升
對照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衡陽市以標準化治理為重要抓手,逐條逐項對標抓落實,改善城鄉面貌,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打下堅實基礎。
鎖定城區治理、鄉村治理、交通治理、市場經營治理、公共安全治理等5大領域,衡陽首批發布25個大類106個項目的工作標準,美化、優化城鄉人居環境,進一步增強群眾幸福感。每項工作標準都附有具體問題描述、標準內容解釋和牽頭責任部門,做到“標到事,事到崗,崗到人,人有責,責有行,行有范”。
該市標準化辦負責人介紹,標準并非死板規定,而是一套好操作、能包容、可考核的標準體系。以城市垃圾處理為例,不要求統一清運時間、次數等,而是要求“車身潔、封閉運、無溢漏、定點倒”,尊重實際、實操性強。
在城鄉治理標準化的推動下,衡陽城鄉顏值飆升——
蒸湘區廖家灣社區標準化改造小游園、長勝公園等社區公園,種植時令花卉,打造景觀小品,修剪灌木,美化、彩化公共綠地;
衡山縣開云鎮雙全新村高標準提質改造基礎設施建設,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評比“紅黑榜”激發群眾爭創衛生先進,以萬畝皇茶文化園為依托,建成衡山雙全景區,并獲國家3A級景區。
“衡陽群眾”傳真情,城市更有人情味
以前說起志愿服務,很多人單純理解為“好人好事”。但作為城市主人翁,社會治理各方各面,都離不開群眾參與。
衡陽推出城鄉治理標準化工作以來,豐富了志愿服務內容,為“衡陽群眾”志愿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志愿服務平臺。“每條標準化內容都是身邊小事。能用自身力量參與社會治理、文明創建,我們很有干勁!”“衡陽群眾”志愿者唐備戰說。
“達標”,更要“超標”。衡陽以“+衡陽群眾”志愿者為支撐,圍繞“黨組織-黨員-骨干群眾-人民群眾”,高標準打造“衡陽群眾”升級版,凝聚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正能量。
“平安+衡陽群眾”——吸納保安員、物管員、樓棟長、“衡陽群眾”志愿者等,創新組建起12.1萬人的“衡陽義警”隊伍,守護群眾平安;
“鄉風文明+衡陽群眾”——在耒陽推選出一批群眾信賴、有知識、有文化的“灣村明白人”,幫助調解矛盾糾紛、破除陳規陋習。
……
144萬余名“衡陽群眾”志愿者齊參與,市、縣、鄉、村四級志愿者隊伍全覆蓋,城市更有人情味。
實踐陣地全覆蓋,服務群眾零距離
暑假來臨,南岳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夜校里格外熱鬧。白天,家長們帶著孩子來聽防溺水知識講座、體驗非遺版畫。晚上,黨史學習教育、紅色文化宣講等課程,輪番開講。每周末晚還邀請游客,共啟剪紙、國畫、茶道、香道的文化之旅……這里已成為當地最火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大舞臺”。
推進陣地建設是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抓手。衡陽市按照“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的“五有標準”,將建設標準細化為50條具體規范,并根據城鄉實際因地制宜、動態調整陣地功能,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已成為全市群眾的學習陣地、文娛場所,活動中心、農家書屋、遠程教育室等在此合多為一。在中心城區,參照標準建設的數十座“雁城驛站”,則是環衛工、交警等街面一線工作人員及行人的歇腳處。
為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智慧水平,衡陽市探索出“互聯網+文明實踐”新模式。以“衡陽群眾”APP為牽引,12個縣(市、區)融媒體中心為支撐,N個“文明實踐云平臺”為補充,實現文明實踐和志愿活動線上點單、線下接單,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
實踐陣地全覆蓋,服務群眾零距離。目前,衡陽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基地)3527個,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鄉村四級陣地全覆蓋,將“文明之風”吹進群眾心中。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