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湖南政研網>機關黨建>機關文化

    柳肅:保護“美”的財富

    來源:湖南日報 作者:  時間:2022-06-10 10:25:42

    長沙火車站。李健 攝

    柳肅。(受訪者供圖)

      編者按:

      文化和自然遺產不可再生、不可替代。它們講述著滄海桑田的故事、攜帶著人類文明的基因以及“何以中國”的獨特標識。閱讀它們,我們能不斷審視自身,汲取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6月11日,是我國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活動主題為“文物保護:時代共進人民共享”,即展現文物資源活力和價值內涵,推動文物保護利用成果人民共享。近日,圍繞著相關話題,我們與致力于普及古建筑知識、為文化遺產保護奔走30余載的著名古建筑專家、湖南大學建筑與規劃學院教授柳肅展開了對話。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廖慧文

      退休幾年,柳肅愈發忙碌。

      他不僅接受返聘,每周給學生上兩個上午的課,還受邀參加各種各樣的講座。這兩天,他稍微清閑下來,為一場即將開展的長途考察活動打包行李。“現在社會活動挺多的,難得有時間。”他說。

      我以為這是一種小小抱怨。沒想到他微笑著,繼續這個話題:“我到處去宣講古建筑保護,社區、大學、中小學,乃至幼兒園我都去過呢。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古建筑是怎么回事。”

      “古建普及者”的工作,柳肅已經駕輕就熟。

      2014年,《中國古代建筑藝術》在線上課程平臺“中國大學MOOC平臺”開課。“我知道很多人希望知道古建筑的知識,但沒有途徑去了解。”于是,他精心備課,減少艱深專業的術語,把課程打造得更具文化性和通俗性。

      預料到課程“也許會受歡迎”,但他沒想到“會那么受歡迎”。2015年,在果殼網發布的“2015全球MOOC排行榜單”中,《中國古建筑藝術》在全球1800余門MOOC課程評比中躋身前十。次年評比在全球5000余門課程中進行,該門課程位列全球第三。

      看中柳肅深厚的學識和出眾的表達能力,2021年年初,央視《百家講壇》欄目推出《如果古建筑會說話》第一季,邀請柳肅登臺講故宮。

      “不一定讓人學到多少知識,而是通過我的講述能讓大家意識到,這些文化遺產是不可以被毀壞的。”他說,“這就是我現在的工作重心。”

      研究古建筑還是“冷板凳”

      湘江周刊:您本科是學哲學的,在上世紀80年代,哲學算是相對熱門的人文學科了。后來研究生為什么又選擇學古建筑?這在當時可是個“冷板凳”。

      柳肅:當年,我從人文系調到岳麓書院工作,當時岳麓書院的主要任務是修復古建筑。我從小就喜歡美術和歷史。看到古建筑有藝術,又蘊含歷史和文化思想,就感覺到興趣很濃了。慢慢地,越鉆越深、越鉆越喜歡。

      那時候的岳麓書院冷冷清清、沒有游客。我們就在那兒畫圖設計。畫圖設計不是想象,而是要去研究——它為什么應該是這個樣子,不應該是那個樣子。修復古建筑還有工程技術的要求,我在工程技術方面有缺陷,于是就下決心考取建筑學的研究生。

      說是“冷板凳”沒錯,當時不太重視這個專業。因為古建筑保護當時不光不能促進經濟發展,還要投錢。這一二十年來,國家越來越重視,愛好的人越來越多。但就專業領域而言,它也還是“冷板凳”,人才缺口很大。

      湘江周刊:我們很容易想起以前常聽到的一句話叫“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您怎么看待?文化遺產的保護應該遵循經濟規律嗎?

      柳肅:我認為文化就是文化,經濟就是經濟。當然,文化要有經濟的基礎,才能去做文化研究和保護。

      很多人有一個觀念,希望靠文化來賺錢。客觀上,這的確使人們更加重視文化。但有些時候,保護文化和發展經濟有點沖突。比如保護一個古建筑不一定能賺到錢,還得投不少錢,還可能阻礙房地產的開發。

      文化和經濟真正的雙贏——比如說北京故宮,這樣的情況是少數。更常見的情況是:一個古建筑不可能作為景點收取門票,只能靠政府投錢養護。這是一個幾乎擺在所有地方政府面前的難題,也是今天保護古建筑遇到重重困難的最根本的原因。

      湘江周刊:什么能主宰這個天平的傾斜?

      柳肅:一個選擇——我們到底是選擇文化還是經濟。這就要靠我們來宣傳文化遺產的重要性。建筑是石頭上的史書,是看得見的歷史。它是真實的歷史,比文字的歷史更真實。文字的史書可以改寫,但是建筑擺在這里改寫不了。

      古代的教育是怎么回事?我們看岳麓書院就知道了;古代的宮廷什么樣,故宮就擺在這兒吧?雖然秦始皇的宮殿、唐代的大明宮看不到了,但是至少有個明清的皇宮在這里,供你去想象。如果憑一個文字的書寫——金碧輝煌、宏偉壯麗,你靠這幾個字就行了嗎?是不是必須要看一組宏偉的建筑在這里?

      “幸好我學哲學”

      湘江周刊:您把哲學思維放到了建筑研究當中,這讓我想起之前讀林徽因寫的古建筑文章。林徽因是建筑專家,同時又是詩人。其實那一代建筑學者的人文素養是相當高的,在今天看來都是跨學科的學者。我們現在似乎缺少這種跨學科了。

      柳肅:確實是缺少,幸好我是學哲學的。我們的學科分得很細,向專科方向發展,在一個方向研究得很深,相互之間沒有交叉。但是建筑學恰好就是綜合性最強的學科,它遠不止工程技術。如果專科化,建筑是搞不好的。正如你說,林徽因那一代大師人文素養很高,現在學建筑的人,應該去補上這方面的課。

      一般人以為建筑就是蓋房子,頂多再加點藝術的裝飾、造型。其實遠遠不止。我寫了一本書,《營建的文明——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建筑》。我不是寫建筑式樣和中國建筑史,而是寫中國政治、宗教、哲學、藝術與中國建筑。建筑不光是一個時代的形象,它背后蘊含著的是思想。當時出版方清華大學出版社對我說,在此之前,還沒有一本從思想文化的角度專門講建筑的書。

      其實,保護古建筑就是保護傳統文化,而且是最生動的傳統文化。保護建筑也是對美的財富的保護,良好的審美應該代代相傳。

      湘江周刊:現在有很多古建筑研學游,如果請您推薦一條湖南的“古建之路”,您如何推薦呢?

      柳肅:岳陽的岳陽樓-長沙的岳麓書院-南岳衡山,這是比較重要的幾個點。古村落的話,湘南地區的永州、郴州有大量的古村落。湘西地區則有大量的少數民族建筑。其實這些都是可以串起來去看的。

      文物不只是“古”

      湘江周刊:您去年的一個重點工作是主持了愛晚亭的修繕,這個亭子雖然是建筑大師(柳士英等人)參與建造的,但它畢竟已經不是很古老的那個亭子了,而是一代代不斷地疊加建造和修復的。我們還能認為它是個古建筑嗎?就像西方的“忒修斯之船”之問——建筑構件一樣一樣換掉了,它還是原來的那個古建嗎?

      柳肅:古建筑修復有一個原則,原真性。雖然是一代代地修,但是還是有個古建筑的樣子,而不能用一些鋼筋混凝土的材料。以前西方學界也提出來,中國、日本的古建筑構件都是可以換下來的,于是不認可這是古建。

      因為西方很多建筑都是石頭的,木構件的延續性相對較短。但是現在世界范圍內也都認可了,因為東方建筑就是有這樣的特點。畢竟文物不僅僅是古,它是代表著一種時代的歷史印記。

      另外,文物建筑也不一定都是古建筑,有個最典型的例子是長沙火車站。在長沙火車站建成40年時,我就提出要把它列為文物保護建筑。因為它是那個時代的象征,而那個時代的建筑在長沙只有3座(另外兩座是清水塘紀念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的圖書館)。如果將它們拆掉,我們就再也看不到那個時代了。后來這個建議被采納了。

      所謂歷史,過去的就是歷史,我們本身就處于歷史當中。我認為,一座城市要有城市記憶,就要能在城市中看到各個時代。此外還要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很多時候最好的保護是利用起來,歷史不能掛到墻上去,要讓它走到我們生活中來。

      湘江周刊:這次遺產日的主題有一句“時代共進”。您說的就是這個概念。

      柳肅:我們有摩天大樓,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清朝的、民國的、上世紀五十年代……一路走來,看見所有的時代,這才有味道。

      我常常說,城市當中的老建筑,就是你家里的老照片。你就算現在日子過得再好,還是會想要拿出那些發黃的老照片來看看。看看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看看自己的小時候。這是人的感情和精神需要,不是物質能代替的,歷史記憶一旦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我認為,如果一棟建筑代表了一個時代最典型的特征,它就永不過時。而且我們在老建筑里是可以過現代生活的。

      基層保護工作是薄弱點

      湘江周刊:我們觀摩過古建修復,真是個“慢工細活”。

      柳肅:古建筑修復絕對不可以趕工期,趕工期就無法保證質量。有的人以為,一個工程只要多投入人力就能加快速度,這是想當然。比如按傳統工藝,上了油漆得等它干透了才能上下一道,否則它就起泡。這就是為什么很多古代建筑如此精美,因為它沒有計算時間成本。一個雕花雕兩個月和雕兩天交貨,質量肯定不一樣。

      湘江周刊:您之前提到了古建修復的人才缺乏。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這是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在基層文博單位。今年有新聞稱,山西將5年定向培養600名文物全科人才,解決縣以下基層文博單位專業人才嚴重匱乏、保護利用隊伍力量薄弱。定向招生、定向分配、免費培養。您怎么看待?

      柳肅:我認為這個模式我們是可以嘗試學習,甚至全國都可以這樣做。它可能是一個相對經濟的人才培養模式。關鍵是我們要重視起來,就會有相應的辦法(出臺)。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黑人xxxx性高清版| 色偷偷8888欧美精品久久|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L| 丝瓜app免费下载网址进入ios|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大JI巴好深好爽又大又粗视频|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搡女人免费的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2015天堂网| 日本中文字幕网|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18av黄动漫在线观看|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暖暖免费高清日本韩国视频| 四虎免费影院4hu永久免费|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mv视频| 国产91最新在线|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 天天摸天天摸天天躁| 亚洲人av高清无码| 色哟哟在线网站| 国色天香精品一卡2卡3卡| 久久这里只精品| 精品丝袜国产自在线拍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色图| 久久九九AV免费精品| 爱情岛亚洲论坛福利站|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一本一道精品欧美中文字幕| 欧美人与动人物姣配xxxx|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网站|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a级毛片18以上观看精品| 中文字幕激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