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5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徐德榮 聶沛 通訊員 夏建軍)5月27日,位于衡山縣的湖南飛鷹農耘公司,工人們正加緊研發、生產新的自動化農機設備。“多虧農商銀行的支持,讓我們渡過了難關。”該公司負責人劉輝說。
前不久,受疫情影響,飛鷹農耘公司承包的農機項目無法按時驗收,且銀行貸款到期,無力償還。關鍵時刻,公司獲得衡山農商銀行兩筆共800余萬元貸款,解了燃眉之急。
農業產業前期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為推動金融資源更好為鄉村服務,衡山縣大力推行“村銀共建”模式,發揮農商銀行農村客戶多、貸款審批快等優勢,探索“銀行黨組織+鎮村黨組織+合作社(農戶)+金融服務”模式,以黨組織聯建,推動金融知識下鄉、信貸服務惠農。
衡山農商銀行各級行長、客戶經理與鄉鎮、村組結對子,紛紛認領“村銀共建”的“黨建責任田”。他們深入鄉村,走訪合作社、小散戶等涉農客戶,精準對接融資需求,重點支持優質稻、衡山黃雞、水果等優勢農業產業。針對該縣小水果種植發達的特點,量身定制出“果好貸”“田園貸”“惠農擔”等信貸產品。
永和鄉冬棗種植大戶姚樂貴就是“果好貸”受益者。冬棗種植前期投入大,姚樂貴的積蓄很快就用完了。去年,農商銀行主動上門,僅用2小時就為其辦理并發放50萬元信用貸款。如今,姚樂貴的冬棗成了衡山縣農產品的一塊金字招牌,年產值超千萬元。
金融活水,滋潤了農業產業發展。衡山縣農商銀行負責人介紹,今年,該行先后支持了湖南衡岳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湖南輝廣生態農業公司等4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15家市級龍頭企業,以及衡山白云農機合作社等360余家新型農村經濟組織,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振興。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