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12月30日訊(全媒體記者 曾玉璽)12月30日,初雪消融,雙峰縣井字鎮楊球村,平坦的炒砂公路、整潔的生態停車場、錯落的民居,與蔡和森蔡暢故居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即使下雪天,零散的游客也不少。”楊球村黨支部書記葛增仁介紹,2018年,該村實現脫貧摘帽;今年,蔡和森蔡暢故居接待游客超10萬人,紅色文化融入鄉村旅游,成為帶動全村發展、村民致富的強力引擎。
雙峰縣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同時,圍繞建強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壯大鄉村產業等,下足真功夫,全方位夯實鄉村振興基石。
鞏固脫貧、防止返貧,隊伍建設很關鍵。在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中,雙峰選優配強村支兩委班子,村干部平均年齡下降5.7歲;選派107名省、市、縣科技特派員,建立12個專家服務示范基地;派出524個聯村工作組,向156個脫貧村、示范村等派駐幫扶工作隊,實現村村派駐第一書記,增強基層一線力量。
建設美麗鄉村,雙峰啟動134個村的規劃編制;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為總抓手,扎實推進廁所革命、垃圾分類、污水處理等,今年共新建改建農村無害化廁所1.1萬余個。
雙峰著力打造精細農業先行區,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建設“一鄉一業”產業基地,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業,培育優質稻、紅心臍橙、辣醬、南竹等特色產業;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優先保障“三農投入”,安排鄉村振興銜接資金1.5億余元,用于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批“鄉村+文化”“民俗+鄉村產業”的特色旅游目的地“出圈”;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因地制宜實施21個扶持項目,村級集體經濟空殼村實現動態清零。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