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廟口鎮韭菜村舉行鄉村振興群眾大會暨產業園分紅儀式。韭菜村產業園以竹木、制香加工為主,占地面積3500平方米,年加工南竹2500噸。通過“村集體+合作社+村企業+農民”的經營模式,鼓勵農民以南竹林和資金入股經營主體,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真正實現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有效拓寬了群眾致富路。
在分紅儀式現場,56戶脫貧戶按名冊依次排列,個個喜上眉梢,輪流登臺認領各自的分紅資金,共享2.1萬元的分紅。
“今天領到分紅了,我很開心!”脫貧戶李昌平之前因身體原因,無法從事重體力活,生活一度十分困難。當了解到他的情況后,村里安排他來到制香車間打零工,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如今,李昌平還自養了兩三頭牛,向養牛致富帶頭人取經,積累養殖經驗與技術。
今年是韭菜村產業分紅的第二個年頭。韭菜村會根據產業園的經營情況,通過股權量化保底分紅加自有資金入股股金分紅的模式,每年按時向村民兌現分紅。受疫情影響,較大程度影響了產業園的生產經營。自復工復產以來,產業園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經營,并正在全力以赴加班生產,力爭將疫情的影響降到最低。今年10月份擴建了加工生產線,實現了擴能增效,預計總產值從原來的200萬元提增至300萬元。
韭菜村村支書李昌松表示本次分紅共計3萬元,脫貧戶分紅2.1萬元,村集體分紅9000元。下一步,村里將以竹木和制香加工為依托,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想方設法讓鄉親們富起來,不斷增強鄉親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秦浩)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