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郭曉利在土豆地里查看長勢后,向記者介紹,剛剛種下的這一批品種,預計畝產能達2000公斤。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咪 攝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張咪
通訊員 張和生
【小康指數】
郭曉利,53歲,炎陵縣水口鎮水西村村民。一家4口,女兒師范學校畢業后,成為茶陵縣芙蓉學校的一名教師,兒子在炎陵一中讀高中。2014年,他與好友流轉土地120多畝種土豆。到2020年,擴種至300多畝,年產兩季土豆,總產量超120萬公斤。如今,郭曉利年收入近50萬元,是2014年前家庭年收入的近百倍。全家還在株洲市城區購置了新房,購買了小轎車。
【圓夢故事】
水口鎮水西村有個鼎鼎有名的“土豆大王”,從種植到加工、銷售,不僅實現了自己的致富夢,還帶領山溝溝里的村民發家致富。
9月23日,記者沿著蜿蜒山路,來到水西村。周圍被群山環繞,陽光穿過云層灑落在田間,一些村民正在收割稻谷。記者見到“土豆大王”郭曉利時,他正在地里查看土豆的長勢。
為脫貧與土豆結緣
“看這新發出來的長綠芽就知道,今秋剛種下的這一批土豆,產量不會低!”郭曉利一邊彎腰翻土查看土豆,一邊笑呵呵地說。
郭曉利的文化水平不高,為了讓家人能夠過上好日子,曾外出務工,但并沒有讓他家的生活有所好轉。沒有學歷,也沒有手藝,他最終還是回到家鄉。
2014年,年收入只有5000多元的郭曉利,面對一兒一女的養育壓力,決定創業。
此時,脫貧攻堅的東風剛剛吹進這個省級貧困村。郭曉利與幾個好友商議后決定,還是回歸農民本行,利用家鄉的好山好水,發展生態農業。
“為什么選擇種土豆?”面對記者的提問,郭曉利很實在地說,“因為實惠。”
“土豆易種植,耐儲存,附加值高,市場需求量大。”事實上,郭曉利在種植土豆前,做足了功課。
2014年,郭曉利與好友流轉土地120多畝種植土豆。為學習土豆種植技術,郭曉利一有空就往縣里跑,聽科技人員講授土豆選種、栽培、施肥和病蟲害防治技術,購買書籍自學。
“第一年收成很不錯,每畝產量超過1000公斤。”郭曉利介紹,炎陵生態環境好,種出的土豆吃起來甜甜的,很受歡迎。
土豆圓了致富夢
“一年兩季,春季、秋季種,夏季、冬季收。”郭曉利說。
“以前送孩子上學只能搭公交車,現在家里添置了小車,出行方便了很多。”郭曉利臉上寫滿了幸福。
“自己富了,還要帶動鄉親們一起富才行。”郭曉利想。
2015年,郭曉利赴江西、廣東等地開展實地考察,學習先進的蔬菜種植經驗。他帶領村民建立水口綠源蔬菜種植合作社,讓更多的村民搭上他的“土豆致富車”。
綠源蔬菜種植合作社的李新科便是其中一員。2016年,李新科因患疾病致貧。為幫助李新科脫貧增收,郭曉利主動找上門,鼓勵他在家門口種土豆,并代表綠源蔬菜種植合作社與他簽訂包銷幫扶合作協議。
幾年過去,李新科一家穩定脫貧。他高興地說:“我家種的5畝土豆,現在畝產達到2000公斤。按照行情,一畝地能賣6000元,除去成本,一畝地至少純收入3500元。”
2019年,郭曉利成立炎陵縣水口鎮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注冊了商標。不僅擴種土豆,還延伸產業鏈,深加工土豆。深加工產品土豆粉等走俏市場。
如今,郭曉利公司的土豆種植面積達300多畝,還發動全村200余戶農民加入其中,采用“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經營體系。收獲的土豆、加工的產品,遠銷長沙、廣州、福州等地。
種土豆也是一種情懷
“種土豆,也是一種情懷。”郭曉利說,土豆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樣,要用心用情呵護才行。
郭曉利不僅僅種土豆,如何種好土豆,他還在不斷鉆研,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土豆“科研達人”。
在郭曉利的土豆地里,有一片“興佳2號”試驗田。“我想讓我種的土豆產量更高,更好吃。”為了種植優質高產土豆,2016年以來,郭曉利在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長沙綜合試驗站和湖南農業大學馬鈴薯研究團隊的指導下,結合水西村的生態環境,鉆研馬鈴薯優質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馬鈴薯產量和品質有了質的飛躍,畝產由當初的1000公斤增加到2000多公斤。
郭曉利說,經過一次次試驗,到今年冬季收獲時,預計畝產還會增加。
每到種土豆的季節,郭曉利都會給村民提供一部分脫毒土豆種子、化肥,還將最新的種植技術傳授給村民。
常有人問郭曉利:“你一個民營企業家,怎么如此熱心幫助他人?”
郭曉利說,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各級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更應該有社會責任感和擔當精神,體現民營企業的社會價值。
■圓夢感言
“讓家人和鄉親們過上好日子”
張咪
讓小土豆變為農民致富的“金豆”,郭曉利帶領當地村民奔跑在小康社會建設的康莊大道上。
在他的帶動和幫助下,水口鎮水西村村民不斷增強創業意識,拓展致富空間。
小土豆之所以能夠成為大產業,除了自己的努力,還需要大家的幫助。郭曉利說,幫助他人也是在幫助自己。
“我的夢想就是讓自己的家人和鄉親們過上好日子。大家生活幸福,每天笑臉相迎,我也很開心。”郭曉利說。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的夢想有所不同。郭曉利的小康夢,是一個個平凡追夢人的真實寫照。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