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黨開展集中性學習教育,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徑,也是一條重要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通過開展整黨、“三講”教育、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等,有力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先后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提高,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斷增強。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圍繞這次學習教育,我講一下“為何學”“學什么”“怎么學”。
一、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
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黨中央立足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為動員全黨全國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作出的重大決策。
2021年,我們黨成立一百周年,也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正當其時,十分必要。
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們已經實現,就是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我們會遇到一些困難和各種挑戰,所以在全黨范圍內通過黨史的學習教育凝聚力量、增強信心。
(一)國家頂層的一種戰略思考
在黨的百年歷史之中有經驗、有規律、有智慧、有方法。我們通過學習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人物,找到經驗、找到規律、找到智慧、找到方法,并加以提取。這對于我們開展現實工作,意義非常重大。
(二)使全黨同志深刻認識“兩個大局”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西考察時指出:“領導干部要胸懷兩個大局,一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一個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從國際來說,幾年前,我們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聽到更多的詞是“經濟全球化”,我們認為這是一種趨勢。但是,今天我們聽到更多的是哪些詞?逆全球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對世界的形勢有一個把握,這是我們謀劃工作的基本出發點。
從國內來說,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我們要開好局、起好步。
(三)學好和傳承好黨史的必要途徑
新中國建立以后,毛澤東同志多次向全黨特別是領導干部發出學習歷史的號召,強調要了解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特別要了解和懂得鴉片戰爭以來的中國近代歷史和中國共產黨的歷史。
鄧小平同志也十分重視學習歷史和借鑒歷史經驗。他把了解和懂得歷史看作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精神動力”,明確指出“總結歷史是為了開辟未來”,反復強調“要用歷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
江澤民同志同樣高度重視歷史和歷史經驗的學習與運用,他指出:“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發展,作為當代中國的領導干部,如果不了解中國的歷史,特別是中國的近代史、現代史和我們黨的歷史,就不可能認識和把握中國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繼承和發揚我們黨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光榮傳統,也就不能勝任領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職責。”
胡錦濤同志指出:“不僅要學習中國歷史、還要學習世界歷史,不僅要有深遠的歷史眼光、而且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他強調:“只有銘記歷史,特別是銘記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過去、全面把握現在、正確創造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重視學習歷史、借鑒和運用歷史經驗有一系列重要論述。他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要繼續加強對黨史、國史的學習,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現實工作、更好走向未來,不斷交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合格答卷。
(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必然要求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戰略思想的重要內容,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光輝,飽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
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4年10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提出全面推進從嚴治黨。
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新表述,即: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雖然只是調整了一句話,但意義重大,對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具有更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2021年,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時,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正在意氣風發向著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
二、準確把握黨史學習的重點內容
(一)深刻領悟黨的理論成果和思想偉力
理論的生命力在于創新。馬克思主義深刻改變了中國,中國也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相統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創新相統一,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產生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黨和人民事業發展提供了科學理論指導。
如何認識百年黨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重要理論成果?我們需要把握以下內容:一是黨的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二是黨的理論成果都有接續性和開放性;三是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和理論品格。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它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開辟了治國理政新境界。
(二)深刻領悟黨的領導地位和堅強核心
1.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鴉片戰爭以后,無數仁人志士前赴后繼,努力探尋救亡圖存的出路。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但都以失敗而告終。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2.黨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們戰勝各種困難和風險挑戰的根本保證
我們黨的百年歷史,是一部應對各種磨難與挑戰的歷史,充滿了奮斗與犧牲、苦難與輝煌。一百年來,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科學指導,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戰勝一個個困難,化解一次次危機,取得一場場勝利。比如,紅軍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兩彈一星”、地震洪澇災害、亞洲金融風暴、全球金融危機、反腐敗斗爭,等等。我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
(三)深刻領悟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貢獻
1.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
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持續不斷的偉大奮斗,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這3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全黨全國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力前進。
2.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2016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28年浴血奮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于,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消滅一切剝削制度,推進了社會主義建設。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于,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為中國發展富強、中國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不斷衰落到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的偉大飛躍。
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一偉大歷史貢獻的意義在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3.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
2018年12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
(四)深刻領悟黨的性質宗旨和初心使命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共產黨人為工人階級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爭”,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復興之路》展覽,當他看到安放于陳列柜中的《共產黨宣言》中文譯本時,講了一個故事。他說:“一天,一個小伙子在家里奮筆疾書,媽媽在外面喊著說:‘你吃粽子要加紅糖水,吃了嗎?’他說:‘吃了吃了,甜極了。’結果老太太進門一看,這個小伙子埋頭寫書,嘴上全是黑墨水。結果吃錯了,他旁邊一碗紅糖水,他沒喝,把那個墨水給喝了。但是他渾然不覺啊,還說,‘可甜了可甜了’。這人是誰呢?就是陳望道,他當時在浙江義烏的家里,就是寫這本書(翻譯《共產黨宣言》——編者注)。于是由此就說了一句話: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們對每一個生命都全力護佑,小到剛出生的嬰兒大到上百歲的老人,都實現應救盡救,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斷為美好生活而奮斗。
(五)深刻領悟黨的革命精神和優良傳統
在黨的歷史上,我們形成了三大作風,即: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自我批評的作風。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政治報告《論聯合政府》中,從政治高度深刻闡述了堅持這三大作風的重大意義,明確指出這三大作風是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之一。
2016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一部反映軍民魚水情深的歷史。在湖南汝城縣沙洲村,3名女紅軍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了。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我們黨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形成了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巖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我們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著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
(六)深刻領悟黨的歷史經驗和政治優勢
1.堅定的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不能因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就認為那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就不去做一個忠誠的共產黨員”。我們現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向著最高理想所進行的實實在在努力。
2.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勇于自我革命的鮮明品格
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4.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和大勢的戰略思維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分析國內國際形勢,指出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滿足國內需求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多方面的顯著優勢。在這十三個“顯著優勢”中,第一個就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這一顯著優勢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中都得到充分體現。
三、正確掌握黨史學習的科學方法
(一)樹立正確的黨史觀
1.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黨史學習中要堅持以我們黨關于歷史問題的兩個決議和黨中央有關精神為依據,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
2.正確認識和科學評價黨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
要實事求是看待黨史上的一些重大問題,既不能因為成就而回避失誤和曲折,也不能因為探索中的失誤和曲折而否定成就。
3.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要加強思想引導和理論辨析,澄清對黨史上一些重大歷史問題的模糊認識和片面理解。
(二)準確把握“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1.明理。即: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
2.增信。即:增強信仰、信念和信心。
我們找到一條正確的道路多么不容易,必須堅定不移走下去。
3.崇德。黨員干部必須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明大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明大德,就是要鑄牢理想信念、錘煉堅強黨性,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幟鮮明,在風浪考驗面前無所畏懼,在各種誘惑面前立場堅定,這是領導干部首先要修好的‘大德’。”
守公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強化宗旨意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恪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理念,自覺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承諾,做到心底無私天地寬。”
嚴私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嚴私德,就是要嚴格約束自己的操守和行為。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戒貪止欲、克己奉公,切實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造福于人民。”
4.力行。要與時俱進,身體力行,在攻堅克難中激發斗爭精神,增強斗爭本領,提高應對風險、戰勝挑戰的能力水平,推動各項事業開拓前進。
廣大黨員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要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把在學習教育中激發出來的信念信心化為攻堅克難、干事創業的具體行動,提升應對挑戰、抵御風險、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努力把學到的知識、掌握的規律,切實轉化為解決發展問題、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轉化為銳意進取、擔當實干的精氣神,轉化為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改革發展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彰顯了一種博大胸懷,體現了大國領袖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甘于奉獻、勇于擔當,矢志不渝的思想境界和責任擔當。
黃文秀,“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脫貧的戰場,你是醒目的黃花”;張桂梅,“自然擊你以風雪,你報之以歌唱。命運置你于危崖,你饋人間以芬芳。不懼碾作塵,無意苦爭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達倔強。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三)黨史學習的具體方法
1.專家引領學
今天我講的大致相當于一種引領,從意義、重點問題、方法論三個角度給大家做領學,開闊視野。
2.個人常態學
每天讀200-300字的黨史文獻材料,讀完之后寫一點體會,持之以恒,學習效果會非常明顯。
3.小組合作學
現在黨小組都有各種交流、分享活動,可以幫助我們加深對問題的理解。
4.情景浸染學
全國有很多紅色景點,我們可以到現場講一段故事、一段黨史,這也是學習黨史的重要方式。
今天,我講了以上三個方面的內容,有問題或不準確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