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智奎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
一、百年政黨何以英姿勃勃、永葆青春?——基于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視角
處于21世紀的中國共產黨,肩負著莊嚴的歷史使命:這就是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歷史任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三大歷史任務,是中國共產黨在新世紀的歷史使命,也是中國人民的偉大夢想。中國共產黨能夠完成莊嚴的歷史使命嗎?能夠引領承載著中國人民偉大夢想的航船破浪前進,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嗎?這是一個“世紀之問”“時代之問”。我們的回答是:中國共產黨能!中國共產黨一定能!那么,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基于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視角,怎樣能?滄海桑田,世界潮流浩浩蕩蕩。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當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及所有的政黨,都把目光聚焦到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誕時,他們會問:“這個百年大黨為什么到今天依然英姿勃勃?何以能率領中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我主要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第一,歷史已經見證;第二,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回答的;第三,中國共產黨組織體系及組織建設的優越性。
(一)歷史已經見證
曾幾何時,西方少數政黨、政要及別有用心的人,攻擊、謾罵、指責中國共產黨、唱衰中國共產黨,甚至妖魔化中國共產黨。然而,無數鐵的、活生生的事實使他們自己“打臉”。他們永遠搞不明白,也回答不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這一問題。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歷史已經見證,歷史給予了答案。簡單地講,就是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二)中國共產黨人的回答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事實上,只有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自己最有權威、最有資格回答。
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一個勇擔民族復興歷史大任、一個必將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人間奇跡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也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持從嚴管黨治黨,把嚴的標準、嚴的措施貫穿于管黨治黨全過程和各方面。堅持依規治黨、標本兼治,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加強組織性紀律性,在黨的紀律面前人人平等。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以零容忍態度懲治腐敗,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還因為: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中,注重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不僅有了自己的“三大作風”傳家寶,而且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糾錯機制。因而中國共產黨能夠不斷總結正反兩方面經驗,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同時也因為: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在國際事務中,堅持正確義利觀,維護我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因而,中國得道多助,得到了世界人民的支持。
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共產黨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將繼續勇立潮頭、引領時代,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綜上,這僅僅是對“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初步回答。
歷史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截至2019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9191.4萬名,比上年凈增132.0萬名。黨的基層組織468.1萬個,比上年凈增7.1萬個。中國共產黨有最嚴密、科學的組織體系,黨的組織不斷發展擴大,是世界上黨員人數最多的政黨,不僅是發展中國家最大的政黨,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政黨。1949年,全國黨的基層組織數量為19.5萬個,2019年底,黨的基層組織468.1萬個。截至2018年底,重點領域基層黨組織建設全面加強,機關、事業單位、農村、社區黨組織覆蓋率均超過95%,公有制企業覆蓋率為90.9%。新興領域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扎實推進,全國有158.5萬家非公有制企業法人單位建立黨組織,26.5萬個社會組織法人單位建立黨組織?;鶎狱h組織帶頭人隊伍素質不斷提升。54.3萬名村黨組織書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20.7%,45歲及以下的占29.2%,致富帶頭人占51.2%;10.1萬名社區黨組織書記中,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占63.7%,45歲及以下的占45.9%。這些數字都說明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是朝氣蓬勃的,而且黨員基層領導干部的素質也是不斷提升的。
(三)中國共產黨組織體系及組織建設的優越性
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基于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視角,回答是:因為中國共產黨有嚴密的、科學的組織體系,中國共產黨組織體系及組織建設有強大的優越性,為完成莊嚴的歷史使命提供了保證。
中國共產黨具有最嚴密的、科學的組織體系。這一最嚴密的、科學的組織體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經歷了革命、建設、改革不同的歷史時期,在偉大的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中形成、發展、完善,而且根據歷史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還將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始終處于一種與時俱進的動態之中。之所以是這樣,是由于馬克思主義的內在本質決定的。
正是因為有最嚴密的、科學的組織體系及組織建設,才能保證這個百年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引領正確航向,領導中國人民在前進的征途中披荊斬棘,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成功奪取一個又一個偉大勝利,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迎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那么,什么是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體系?怎樣理解和把握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建設?
1.黨的組織體系和組織建設
黨組織有沒有力量,關鍵在于組織體系建設是否嚴密有力。黨的組織體系嚴密,黨組織政治功能就得到強化,黨組織的吸引力、戰斗力也就得到增強;如果組織體系松散,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便會削弱,甚至淪為軟弱渙散黨組織,黨在群眾中的威信也會受到損害。我們黨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視組織體系建設。可以說,黨的歷史,就是一部組織全體黨員帶領群眾共同奮斗的歷史,是一部黨重視組織體系建設、充分發揮組織力量的歷史。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凝聚起基層黨組織的力量,充分激發黨員活力,就能讓黨組織的力量充分發揮,讓黨更加充滿生機活力。
黨的組織體系是依據黨的綱領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自下而上組織起來的統一整體。黨的組織體系的形成、發展和不斷完善,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內在的與時俱進本質所決定的。正因為如此,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以來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都要程度不同地對黨的綱領和章程進行修訂。從這個意義上說,黨的組織體系是在不斷發展的動態之中。同時,相對而言,黨的組織體系也是一個靜態的、恒定的系統,為什么這樣講?因為我們黨的綱領、宗旨和初衷是永不改變的。全黨上下都要全面、完整、堅定、徹底地遵照執行黨章要求,不能有任何含糊和動搖,要不折不扣地貫徹,一以貫之。
黨的組織體系是通過黨的組織建設不斷發展和完善的。一般說來,黨的組織建設主要包括黨的干部隊伍建設、黨員隊伍建設和民主集中制建設等。黨的干部隊伍建設在黨的組織建設中居于核心地位。為什么這樣講?因為黨的組織是通過黨的干部隊伍來發揮作用的。黨的干部是黨組織的骨干,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主要貫徹執行者,是實現黨的領導的決定性力量。毛澤東同志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梢?,干部隊伍建設是何等重要。
與此相應,就是黨的基礎性建設。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組織建設的基礎。黨員是黨的基礎,是執行黨的路線的主體。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對于鞏固黨的組織,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密切黨同群眾的關系,充分發揮黨的領導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黨的組織建設中,黨員隊伍建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主集中制建設是黨的組織建設的重要任務。只有實行民主集中制,才能建立起黨的完整而嚴密的組織系統,把全體黨員和黨的各個組織組成統一的整體;才能正確處理黨的上級組織同下級組織、黨員個人同黨的組織的關系,實現黨內政治生活的正常化,發揮全黨的積極性;才能建立起科學的領導制度和工作制度,從而制定和實行正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實現黨的正確領導。
2.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廣大基層黨組織和共產黨員的不懈奮斗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高度重視并切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不斷提高基層黨組織建設科學化水平。基層黨組織不僅是黨團結群眾、組織群眾、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客戶端”,而且是黨調查民意、贏得民心、緊密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必須從支部設置、制度建設、教育管理等方面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
基層黨組織是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干部,完成黨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具體組織者和實施者。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包括緊緊圍繞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把加強企業黨組織建設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統一起來抓,包括加強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的村級組織配套建設。要加強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高度重視社區黨的建設等。
3.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
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是: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著力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著力集聚愛國奉獻的各方面優秀人才,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從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和全面從嚴治黨的視角看,黨的十九大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這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重要創新和重大貢獻。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上看,這是在貫徹落實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十四條基本方略的實踐中,明確地指出“抓手”和“突破口”:干部和人才,這是關鍵的一招,是為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建設時期黨的組織建設
(一)黨的一大
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綱領》?!吨袊伯a黨綱領》規定,我們的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同時還規定“我們黨的綱領如下:1.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援助工人階級,直到社會階級區分消除的時候;2.直至階級斗爭結束為止,即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為止,承認無產階級專政;3.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沒收機器、土地、廠房和半成品等生產資料;4.聯合第三國際。” 《中國共產黨綱領》明確規定,我們黨承認蘇維埃管理制度,要把工人、農民和士兵組織起來,并以社會革命為自己政策的主要目的。
(二)黨的二大
1922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討論和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大會選出由陳獨秀、張國燾、蔡和森、高君宇、鄧中夏五名委員和三名候補委員組成的中央執行委員會。
黨的二大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在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斗爭指明了方向,對中國革命具有重大的深遠的意義。
黨的二大對于組織建設很重視?!蛾P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指出,我們共產黨,不是“知識者所組織的馬克思學會”,也不是“少數共產主義者離開群眾之空想的革命團體”,“應當是無產階級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眾組織起來為無產階級之利益而奮斗的政黨,為無產階級做革命運動的急先鋒”。我們既然是為無產群眾奮斗的政黨,我們便要“到群眾中去”,要組成一個大的“群眾黨”;我們既然要組成一個做革命運動的并且一個大的群眾黨,我們就不能忘了兩個重大的律:(一)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的群眾里面去。(二)黨的內部必須有適應于革命的組織與訓練。凡一個革命的黨,若是缺少嚴密的集權的有紀律的組織與訓練,那就只有革命的愿望,便不能夠有力量去做革命的運動。
黨的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是黨成立后的第一個黨章。它對黨員條件、黨的各級組織的建設和黨的紀律作了具體規定。與黨的一大所通過的黨綱相比,它明確地闡釋了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三)黨的三大
1923年6月在廣州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更加彰顯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嚴密性。
(四)黨的四大
1925年1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黨的四大最重要的貢獻是第一次明確提出了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關于工農聯盟,《對于農民運動之議決案》闡明了農民是無產階級同盟軍的原理,強調了農民在中國民族革命中的重要地位?!秾τ谵r民運動之議決案》指出,“農民問題,在無產階級領導的世界革命,尤其是在東方的民族革命運動中,占一個重要的地位。”“所以農民問題在中國尤其在民族革命時代的中國,是特別的重要。中國共產黨與工人階級要領導中國革命至于成功,必須盡可能地、系統地鼓動并組織各地農民逐漸從事經濟的和政治的爭斗。沒有這種努力,我們希望中國革命成功以及在民族運動中取得領導地位,都是不可能的。”
(五)黨的五大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突然在上海發動反革命政變。4月13日上午,上海工人和市民召開10萬人的群眾大會,會后整隊游行,要求釋放被捕工友,隊伍進行到寶山路時,第二十六軍突然從埋伏處沖出,向密集的人群開槍掃射,死亡100多人,傷者不計其數。
在大革命的緊急關頭,中國共產黨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漢舉行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五大是在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發生后才半個月這樣一個非常狀態下召開的。全黨期待這次大會能清醒地判斷當前局勢,回答人們最焦慮的“如何從危機中挽救革命”的問題??墒沁@次大會沒能滿足全黨的期望。
八七會議是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以后,在關系黨和革命事業前途和命運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在湖北漢口于1927年8月7日召開的緊急會議。會議在著重批評大革命后期以陳獨秀為首的中央所犯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及其他錯誤時指出:(一)中央在同國民黨的關系問題上,完全放棄共產黨獨立的政治立場,實行妥協退讓政策;(二)在革命武裝問題上,中央始終沒有想著武裝工農的必要,沒有想著造成真正革命的工農軍隊,甚至主動下令解散工人糾察隊;(三)中央沒有積極支持和領導農民革命運動,而受國民黨領袖恐嚇猶豫的影響,不能提出革命的行動政綱來解決土地問題;(四)中央不受群眾的監督,黨內缺乏民主生活。八七會議是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召開的,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為挽救黨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這一時期,中國共產黨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不斷發動武裝起義。其中,我們熟知的就包括三大武裝起義: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在武裝起義中,黨的組織建設得以加強,黨的重大組織原則“黨指揮槍”得以形成,“支部建在連上”的寶貴經驗得以誕生和推廣。
1927年9月29日,起義軍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時,在毛澤東同志領導下進行了改編,史稱“三灣改編”。三灣改編形成了組建一支新型人民軍隊的三項決定。第一,整編部隊,把原來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縮編為一個團,下轄兩個營十個連,稱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第二,黨組織建立在連上,設立黨代表制度,排有黨小組,班有黨員;營、團以上有黨委,全軍由毛澤東領導前委,從而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原則。第三,連隊建立士兵委員會的民主制度,實行官兵平等,經濟公平,破除舊軍雇傭關系;并初步醞釀出“三大紀律、六項注意”。隨即,部隊開始整編。三灣改編從政治上組織上保證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我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
(六)黨的六大
1930年10月至1931年9月,在毛澤東、朱德等的正確領導下,紅一方面軍連續取得三次反“圍剿”的勝利,中央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發展,鄂豫皖、湘鄂西、湘贛、湘鄂贛等根據地也都發展到相當規模。中共中央決定以贛南閩西根據地為依托,建立蘇維埃中央政府。
1937年11月,聶榮臻同志在山西五臺山創立了中國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晉察冀根據地,開辟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敵后戰場。中國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歷史表明,中國共產黨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積極倡導者和堅定維護者。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的組織建設得到了空前的鞏固和壯大。
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明確提到,要“建設一個全國范圍的、廣大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還指出“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迫切地需要建設這樣一個黨,建設這樣一個黨的主觀客觀條件也已經大體具備,這件偉大的工程也正在進行之中”。
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第一次鮮明地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需要指出的是,維護黨中央權威必須做到“四個服從”,即“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四個服從”是黨的六屆六中全會首先提出來的。“四個服從”是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內容,是最重要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它不斷強化黨員意識,讓黨員時刻想到自己是黨的人、是組織的一員,有力維護了黨中央權威、維護了黨內團結統一,保持了黨組織的紀律性和約束力。
(七)黨的七大
1945年4月至6月,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此時黨的組織建設更加完善。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號召全黨同志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斗的作風。
1949年3月23日,毛澤東等中央領導同志率領中央機關和解放軍總部人員,離開西柏坡前往北平。在進行出發的準備工作時,毛澤東同志就對周圍的人說,同志們,我們就要進北平了。我們進北平,可不是李自成進北平,他們進了北平就變了。我們共產黨人進北平,是要繼續革命,建設社會主義,直到實現共產主義。
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不僅描繪了新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而且提出并闡述了加強執政黨建設的問題,豐富了黨的建設理論。
(八)黨的八大
從1956年到1966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在這十年里,中國共產黨面臨著兩大問題:一是社會主要矛盾問題;二是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規模、速度問題。我們在這些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有失誤。
黨的八大以來,我們不斷加強黨的組織建設,也提出了很多關鍵性問題。黨的八大最后一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關于政治報告的決議》。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的組織建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1980年8月,鄧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題為《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的講話,提出要進行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鄧小平同志強調,不是說個人沒有責任,而是說領導制度、組織制度問題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鄧小平同志還特別強調,“要聚精會神地抓黨的建設,這個黨該抓了,不抓不行了”。鄧小平同志還特別重視加強中央政治局建設,他指出:“中國問題的關鍵在于共產黨要有一個好的政治局,特別是好的政治局常委會。”鄧小平同志還提出要注意培養人,指出干部隊伍要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以江澤民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加深了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和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認識,積累了治黨治國新的寶貴經驗,形成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江澤民同志從維護黨的紀律嚴肅性這一角度對“從嚴治黨”進行強調,并指出“從嚴治黨,嚴肅黨紀,最根本的就是全黨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干部,都要做到嚴格按黨章辦事,按黨內生活準則和黨的各項規章辦事。”黨的十四屆四中全會集中討論了黨的建設問題,并作出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建設幾個重大問題的決定》。
黨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根據新的發展要求,深刻認識和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形成了科學發展觀。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強調要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黨的執政理論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執政理念、執政基礎、執政方略、執政體制、執政方式、執政資源、執政環境。
黨的十六大提出,在全黨開展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黨的十七大強調,要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
2008年7月,中共中央印發《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代表大會代表任期制暫行條例》。這一時期,黨的建設向前推進,黨的組織建設更加深入、更加完善。組織體系的形成是通過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不斷完善、不斷推進的。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黨的組織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各級黨組織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緊跟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步伐。
堅持從嚴管黨治吏,狠抓基層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十四條基本方略,其中就包括“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報告指出,勇于自我革命,從嚴管黨治黨,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還強調要抓住“關鍵少數”,堅持“三嚴三實”,堅持民主集中制,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紀律,強化黨內監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全面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在內容上,涵蓋了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和制度建設。圍繞從嚴治黨,從頒布八項規定到聚焦“四風”;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與此同時,我們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干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新時代好干部的五條標準。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要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堅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賢,堅持事業為上、公道正派,把好干部標準落到實處。
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和責任追究辦法》。2017年,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發布,這也是制度建設的與時俱進,強化了黨內監督,深入推進了巡視工作。在實踐中,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要讓9100多萬黨員煥發生機活力,就必須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
百年大黨組織建設的經驗及啟示
從中國共產黨組織建設的發展進程來看,其基本經驗可以概括為“八個必須”。一是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于組織建設之中。二是必須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保證全黨服從中央,抓好政治建設,將“五個過硬”要求落到實處。三是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牢牢堅持和把握這一制勝法寶毫不動搖。四是必須堅持辯證理解和處理民主和集中的關系,不斷提高黨內各級組織堅持民主集中制的認識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黨的組織建設質量。五是必須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落實好干部標準,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六是必須堅持以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為主線,以堅定理想信念宗旨為根基,不斷提高黨員隊伍質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七是必須始終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擴大基層黨組織覆蓋面,推進基層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八是必須加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以上八條是我通過總結百年大黨的組織建設歷程歸納出來的,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思考,不一定全面,還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完善。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