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云 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執行副主任
大家好,今天我想圍繞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的主題和主線、主流和本質跟大家交流,即根據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提出的“要樹立正確黨史觀”的要求,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進行總體性解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具有很強的思想性、政治性、指導性、科學性,是對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進行宏觀概括的一個重要文獻。為什么要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三個“必然要求”:“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牢記初心使命、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偉業的必然要求,是堅定信仰信念、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是推進黨的自我革命、永葆黨的生機活力的必然要求”。
怎樣看待建黨百年之際的黨史學習教育?總結歷史經驗,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能夠幫助我們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
站在建黨百年歷史節點回顧黨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對為什么要加強黨史學習教育、怎樣進行黨史學習教育、進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以及怎樣有效提高黨史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等問題作出了統籌安排;并作出“要樹立正確黨史觀”,“準確把握黨的歷史發展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的重大判斷。今天,我就圍繞這一重大判斷來跟大家交流。
“正確黨史觀”實際上是唯物史觀在正確看待黨史中的運用,即用唯物史觀來正確看待黨的百年歷史,對其進行系統、全面地梳理總結。回顧黨史,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為何會在1921年誕生;黨的初心和使命是怎樣一以貫之地貫穿在百年歷程中;黨的主線和主流是什么;黨史的本質是什么;黨在下一個百年將會如何踐行初心和使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偉業……
一言以蔽之,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也是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歷史。我認為這就是百年黨史的主線,或者說主題。百年來,中國共產黨所做的一切,無論是革命、建設還是改革,都是為了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百年中,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不平凡的歷程,形成了一系列寶貴經驗,取得了輝煌的偉大成就。如果把黨的歷史放在世界歷史的大鏈條中看,從成立初期只有幾十個黨員發展為現在有九千多萬黨員的全世界最大的、執政七十多年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跡。在2021年2月25日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總結:“回首過去,我們在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上取得了偉大歷史性成就,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今天,我們從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的總體看,可以講以下幾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國內國際背景
中國共產黨是怎么產生的?為什么會產生?知道我們從哪里來,也就知道了我們要到哪里去。所以第一個問題,我想給大家講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要從國內和國際兩個維度去理解把握,從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進程看,它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中華民族謀求復興的歷史結果;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看,它是人類探求理想社會的過程在中國這樣一個東方大國的歷史回響。
(一)從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進程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中國共產黨不是憑空誕生的,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到二十世紀初,需要這樣一個政黨出現。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歷史,在人類歷史上曾長期領先于世界。但到了近代,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讓中華民族從封建王朝衰落期進入了近代沉淪期。中華民族曾經為人類發展做出偉大貢獻,但當西方資本主義掀起工業革命,在全球不斷擴張,世界市場逐步形成時,中華民族在邁入近代門檻時落伍了。
1840年,英國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用堅船利炮打破中國過去的封閉局面。他們想用所謂的文明和社會模式來改造中華民族,其目的并不是讓中國從一個傳統的封建國家演變為一個正常的資本主義國家,而是想靠槍炮讓中國從一個獨立的、主權的封建王朝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從1840年開始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短短八十多年時間,西方列強輪番來到中國,迫使我們簽訂了無數個不平等條約。中華民族被迫割地、賠款,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已具有革命傳統的中華民族從來不甘心沉淪,為救亡圖存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從林則徐“睜眼看世界”到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抗擊外國侵略、反對封建王朝;到清政府的一批開明官員想通過“中體西用”實現自強;到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改良派希望通過變法讓中國走上君主立憲的道路;再到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希望通過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在中國建立一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展的資本主義國家。這些探索雖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都沒有改變近代中國的屈辱地位。
可以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近代以來中國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理想,但在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前,沒有任何一個政治力量,任何一個階級能完成中華民族獨立、人民翻身解放的任務。也就是說,中國歷史的發展要求中國社會出現一種新的政治力量,它能夠代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趨勢,能夠改變中國沉淪的局面,實現中華民族獨立、人民翻身解放。中國共產黨就在這種歷史發展的鏈條中應運而生。所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是任何主觀意識的產物,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近代中國人民過上美好幸福生活的要求。因此,中國共產黨一誕生就把為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要求和必然結果,黨的烙印和基因一開始就跟中華民族、中國人民的命運牢牢結合在一起。
(二)從世界歷史發展的進程看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不僅是中華民族近代歷史發展的結果,也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結果。
中華民族在近代落伍、沉淪是由于沒有把握好人類社會向近代邁進的歷史機遇和契機。由于長期處于領先地位,中華民族在一段時間內存在閉關自守的問題,對外部世界不了解也不關心,沒有關注人類發展的大勢,特別是西方工業革命進行得如火如荼,中國沒有回響,這就造成了近代中國的悲慘命運。
實際上,自地理大發現以來,資本主義興起之后,人類社會就改變了過去的封閉局面,從分散走向了整體,這個進程到今天仍然在持續。世界近代史是資本主義制度產生、確立和發展的歷史。資本主義存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和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內在矛盾,這一矛盾直到今天一直伴隨著它的發展過程。為了追求一個理想的社會,無數進步人士在資本主義制度基礎上不斷探求,這才有了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興起、馬克思主義在歐洲的興起和在全世界的傳播。從資本主義來到人間到空想社會主義誕生,再到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都是人類對理想社會的探索。科學社會主義旨在改變資本主義的內在矛盾,讓人類走上理想社會的坦途。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馬克思主義在全球的傳播,列寧創立列寧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應用于實際。十月革命一聲炮響,讓社會主義從理論變成現實,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戰,資本主義矛盾的集中爆發讓中國人再次意識到中國近代不可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而作為蘇聯的近鄰,中國有了新的選擇,學習十月革命所開創的社會主義道路。所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結果,是人類對比資本主義更理想的社會形態探索在中國的一種實現形式。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人類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馬克思主義思想與中國近代工人階級、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它適應了近代中國從沉淪走向獨立的需要、中國人民從封建統治下解放出來到站起來的需要。這種歷史發展的必然需要推動了黨的誕生。
(三)總結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結果,也是世界歷史發展的結果。從誕生開始,我們黨就是一個具有強大歷史使命、人類使命的政黨,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中國人民過上美好生活,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還是世界追求進步的力量之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共產黨的事業是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國共產黨既是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無產階級的先鋒隊,也代表了世界進步力量。
從黨誕生的國內國際背景看,中國共產黨跟中國近代其他政黨不一樣,跟西方國家的資本主義政黨也不一樣。黨的事業從一開始就是偉大的、進步的,既為中華民族謀求復興,也為人類走向理想社會努力。肩負著這樣的使命,中國共產黨在世界歷史與中國歷史的交集中應運而生,在探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鏈條中誕生。雖然剛開始只有幾十個人,但我們的事業是進步的事業,代表了中國近代歷史和世界歷史發展大勢,所以才會由小到大,形成今天這種恢宏的局面,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執政時間超過七十年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之所以這樣說,正是因為我們黨肩負的是影響中華民族命運、人類發展方向的事業,是代表人類進步趨勢的事業。
二、中國共產黨百年黨史的四個歷史階段
從1921年7月誕生到如今,中國共產黨走過了近百年歷史。我們說黨的歷史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歷史,那么,中國共產黨是怎樣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讓中國人民過上幸福生活的?根據不同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百年黨史可以大致劃分為四個歷史階段。
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建立至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這二十八年,黨領導中國人民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中華民族的獨立,使中國人民特別是廣大農民從封建土地所有制中解放出來。
從1949年10月至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這段歷史是改革開放之前三十年的歷史。黨帶領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土地改革的基本任務,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礎上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從1978年12月至2012年11月黨的十八大召開,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這三十幾年,黨帶領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逐步擺脫貧困,變得富裕起來。
從2012年11月至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一階段,我們既要讓中華民族進一步富起來,還要讓中華民族強起來。這是一個正在進行且會繼續延展下去的時期,預計到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我們要實現黨的十九大所描繪的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通過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全體中國人民過上富裕的生活。
下面我具體講這四個時期。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
從1921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通過革命的方式獲得民族獨立。這里涉及到一個問題,為什么其他道路在近代中國走不通而必須進行革命?
根據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革命不是人的主觀要求,而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的產物。中國近代革命其實是中國近代生產力的發展需要。無論是封建王朝、北洋軍閥,還是國民黨,它們所代表的生產關系都阻礙了中國近代生產力的發展,無法給中國人民帶來幸福生活。
中國共產黨采取革命的方式,原因就在于阻礙中國近代發展的生產關系不可能讓中國像西方有些國家一樣通過和平改良方式實現目的。毛澤東同志原來就想當一名小學老師,沒想要革命,但血的教訓告訴他和平改良道路走不通,這才被迫拿起武器。
國民黨的前身是孫中山先生創立的中國同盟會,它曾經也進步過。但建立了全國政權、成為全國執政黨以后,國民黨卻蛻變成代表少數人利益的政黨。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南京國民政府逐漸成為代表地主資產階級利益的政權,對外依靠西方列強,對內依靠少數買辦集團,剝削、壓迫廣大人民。
為什么孫中山先生在晚年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提出“耕者有其田”?因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阻礙了近代中國的順利發展。封建生產關系不管是在清朝末年還是民國時期,都極大束縛了生產力的發展,讓農民在地主的統治之下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
把農民從封建土地所有制下解放出來是近代中國要完成的一項重要任務,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國民黨做不到,只有代表廣大人民利益的共產黨能做到。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根據地時期制定土地法;抗戰時期提出“減租減息”政策;解放戰爭時期通過土地改革把農民從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徹底解放出來。不僅如此,更重要的是讓基層政權掌握在農民手中,打破了中國幾千年的封建觀念束縛。毛澤東同志指出:“政權、族權、神權、夫權,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縛中國人民特別是農民的四條極大的繩索。”中國共產黨將中國人民從中解放出來。
大革命時期,當中國共產黨將主要精力放在組織群眾運動時,國民黨將屠刀砍向自己的盟友。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革命失敗,共產黨被迫拿起槍桿子。
從誕生開始,中國共產黨的使命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體怎么實現?中國共產黨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根據馬克思的設想,實現共產主義社會必須先掌握政權,建立社會主義社會。通過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近代中國是一個農民占絕大多數人口、小生產占主體地位,發展極不平衡的國家。中國共產黨在把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應用于中國實際的過程中付出了慘痛的血的代價。1927年,毛澤東同志建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后來逐步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一條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
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分為兩步,完成民主革命任務,推翻舊的生產關系,建立社會主義社會只是第一步,最終目標是通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進入共產主義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的前提條件是必須完成民主革命,所以,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是先完成民主革命任務,再進行社會主義革命。 從1921年到1949年,中國共產黨通過在農村集中力量和土地改革把農民組織起來,通過不斷地思想教育、制度探索,把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隊伍鍛造成一支由馬克思主義指導的革命隊伍。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極大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革命學說,拓寬了人類特別是與中國相似的國家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
這就是我們講的百年黨史的第一個歷史時期,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建立至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黨通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實現國家現代化創造了政治前提。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從1949年10月到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是第二階段,這近三十年,我們黨通過社會主義革命、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1953年至1956年底,我國對國家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建立了走向現代化的制度基礎。從當時的國際環境看,二戰時期,雖然以美國為代表的一些國家成為了最大贏家,但其實很多資本主義國家被削弱了,實際上資本主義制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到了重創。而廣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掀起了民族解放運動,獲得了獨立。二戰之后,社會主義國家實現了從一國到多國的變化,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就是這個大鏈條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從國內看,為什么在恢復國民經濟之后,中國共產黨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中國共產黨是一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政黨,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是共產黨人始終沒有改變的目標。對中國共產黨人來說,只有走社會主義道路,通過社會主義現代化才能讓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同時,中國共產黨通過革命獲取政權,進行生產關系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社會主義發展中的重要力量,順應了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大潮。
中國作為一個后發展的國家,要實現現代化不可能亦步亦趨地走資本主義道路,中國近代歷史也證明了走資本主義現代化道路行不通。中國共產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人民謀幸福的政黨,它的宗旨、使命、性質決定了它走社會主義道路。因此1953年到1956年,中國共產黨綜合當時的國際國內條件,不失時機地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在中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1956年開始,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
1949年到1978年,我們黨通過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改革開放打下堅實基礎。
(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共產黨開始通過改革開放探索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道路。以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經過幾十年的探索,為中國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在蘇東劇變之后,我們黨不僅捍衛了社會主義制度,還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推向了新階段,根據實踐把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在開放中汲取、學習資本主義的先進管理方法和技術,使中國走向世界。
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億萬中國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讓社會主義的生機得到迸發,從根本上改變了中華民族的面貌,讓中華民族在復興進程上大大向前邁進。中國人民的生活從穩定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黨的面貌也煥發出新的氣象。
從1978年到2012年,中國共產黨人通過改革開放,讓整個中華民族富了起來。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黨的歷史經驗,帶領中國人民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變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新時代。
從2012年11月至今,短短九年不到的時間,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一個重要理論依據,這也是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2012年至今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從2012年黨的十八大到2020年,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我們舉全黨、全國、全社會之力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而奮勇拼搏。2020年10月,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黨的十九大提出,從2017年到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階段;從2021年到2035年是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階段;從2035年到2050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階段。也就是說,在這一階段,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戰略目標。我們黨總是能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社會主要矛盾確定主要任務,將黨的事業一步步向前推進。
中國共產黨的接力棒是一代代傳下去的,站在今天回顧百年黨史,我們一定要看到黨的性質、初心和使命始終沒有變。今天,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關鍵就在于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的宗旨,始終牢記并踐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始終把共產主義最高理想作為對全黨教育的重要目標。雖然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也走過一些彎路,但從主流和本質上看,我們黨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黨的事業始終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事業。中國共產黨始終在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孜孜不倦地奮斗,始終在為人類不斷探索理想社會道路。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深刻闡述了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大意義。通過對黨的主題、主線、主流、本質的把握,可以堅定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中國共產黨從誕生開始就遵循著歷史發展的規律,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習黨史,有利于幫助我們認清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偉大歷程的本質,增強我們對黨的認同和信心,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豪感和自覺意識。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指出,當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是走社會主義道路成功建成現代化的強國時,我們黨領導人民在中國進行的偉大社會革命將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歷史意義。到那時,我們黨將更有資格、更有底氣向世界說明社會主義代表著人類發展的大勢;中華民族只有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才能實現偉大復興;中國人民只有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增強對黨的領導的認同,才能實現幸福生活。這是我今天給大家講課的落腳點,也是我們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需要達到的目的。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