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是一位了不起的女英雄,她立場堅定,內心堅強。”日前,再次來到楊開慧烈士陵園參觀的劉素勤,懷著肅穆而敬仰的心情,向烈士敬獻花籃,并跟她孩子講述歷史故事。
游紅色景點、講紅色故事、讀紅色經典……在湖南長沙縣,各鎮街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優勢,挖掘紅色資源,傳承紅色經典,積極鼓勵群眾成為紅色文化傳播志愿者,創新推動紅色文化傳播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深度融合,紅色成為文明實踐最大品牌和最亮底色。
游客在楊開慧紀念館合影留戀。資料圖
依托紅色資源
搭建實踐教育平臺
長沙縣紅色資源豐富,楊開慧、陳樹湘、黃興、田漢、徐特立等一大批在中國近代史上勇立潮頭的仁人志士和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出生于此。各鎮街借助本地鮮活的紅色歷史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講好紅色故事。
長沙縣依托紅色資源,搭建實踐教育平臺,圖為游客在參觀陳樹湘故居。圖片來源:長沙縣文明網 通訊員 曾詩怡 攝
“我的爺爺是一名保家衛國的抗美援朝志愿者,爺爺的故事激勵著我,伴隨我成長。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我報名加入了繞城高速干杉收費站疫情防控工作志愿隊伍,成為了一名戰疫一線的志愿者……”2020年6月23日,黃興會展經濟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揭牌儀式上,基層干部的宣講令人動容。該實踐所緊密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愛國主義教育等主題,讓文明理念飛入尋常百姓家。
在江背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該鎮負責人結合江背紅色革命人物熊瑾玎的生平事跡,帶頭做好紅色文化傳播志愿者,積極開展紅色革命人物事跡宣講活動,同時錄制宣講微視頻,通過微信公眾號面向全鎮干部群眾宣講。
走進福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福臨鎮歷史文化陳列室、陳樹湘烈士事跡陳列室、黨建展示廳、新青年書屋、百姓大講堂等功能區,這里已成為各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好場所,經常有黨支部到此開展學習《黨章》、重溫誓詞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一個推動思想、政治、文化建設的重要陣地。目前,全縣已建成1個中心、19個所、210個基層實踐站,實現了縣、鎮(街)、村(社區)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全覆蓋。隨意走入長沙縣各鄉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都是紅色氣息撲面而來。
發揚紅色傳統
涵育文明時代新風
“今年秋季研學實踐人數已經超過5萬人,跟往年相比有增加。”果園鎮田漢文化園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田漢藝術小鎮緊緊圍繞《國歌法》的深入實施和田漢文化的傳承做文章,利用開展研學活動的契機,助推田漢故居打造“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目前,基地整合國家AAAA級景區田漢文化園、湖南省國防教育基地少年軍營等資源,深度挖掘和傳播田漢文化,打造集國歌文化、紅色文化、戲劇文化等于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通過開發“五個一”紅色旅游產品,讓人們了解國歌歷史和精神內涵,弘揚愛國主義精神。
暑期,福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二樓樹湘公益課堂開課。在陳樹湘事跡陳列室參觀,聽陳樹湘斷腸明志的英雄故事,整個活動為引導孩子們通過學習,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養成感恩、堅強、自信等人格特征,最終成為對社會對國家的有用之才。
在福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的陳樹湘陳列館,紅軍小學組織學生前來參觀、聆聽先烈故事,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圖片來源:長沙縣文明網 通訊員 盛磊 攝
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至今,長沙縣已累計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2300余場次。長沙縣把“星”“火”元素進行解析,與長沙縣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相對應,融合成星火相傳這一品牌標簽,開創基層社會治理和新時代文明實踐有機結合的“星火模式”,進一步加強宣傳基層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
長沙縣通過不同形式的實踐活動,不斷豐富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建設內涵,讓廣大干部群眾在感受紅色文化魅力的同時,讓黨的理論政策方針“飛入尋常百姓家”,打通宣傳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長沙縣文明網 記者 李丹)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