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情深的理想征程
——《江山如此多嬌 》幕后
《江山如此多嬌》導演安建在拍攝現場指導。
姚丹
2020年9月9日,《江山如此多嬌》拍攝正式殺青的那個黃昏,張家界下起了小雨。我帶著編導攝像一路狂追從殺青隊伍里出來的“濮書記”羅晉,他此刻馬上要急著趕飛機奔赴下一個劇組。那天在雨中的采訪別有一番滋味,看得出羅晉的全情投入,因為在離別的這個時候,他說跟“濮泉生”生活了三四個月,挺不舍的。他對“青春和熱血”的感悟,也是那么真切和深沉:“我覺得青春無關乎年齡,只要你還有熱血,那就是青春。”
從2020年1月21日安導從武漢來,4月制片、主創、美術團隊開啟勘景工作,6月6日正式開拍,到9月9日殺青,我幕后跟拍歷時96天。跟著導演安建,跟著《江山如此多嬌》劇組的數百人,我們一起在顛簸到盡頭的山路上,一起在大暴雨和強暴曬惡劣天氣的更迭中,不知不覺從春到夏再到秋。回首這一段難忘的歷程,用“一往情深的理想征程”來形容,是最為貼切的。
對于時下的中國影視圈,其實總是有些“誤會”或者“誤讀”。但跟隨《江山如此多嬌》劇組“顛沛流離”后,我真的非常慶幸我們編導團隊能拍攝這部戲的幕后紀錄片,我們能跟中國最優秀的電視劇劇組一起工作,生活。在這里,一種“集體主義創作好作品”的氛圍,一直在青山綠水間,在拍攝劇情的各個角落延續。
“不是演員在演戲,而是角色在生活。”開拍前,印象最深的就是安導這句話。
擁有《安家》、《小姨多鶴》等代表作的著名導演安建,開拍前一上來就是組織所有演職人員下鄉干農活。這還不算,素有“臺詞控”的他,拉著演員對臺詞打磨臺本,在正式開拍前還要排練幾遍,為了摳細節還會臨時改臺詞。有時候在拍攝這部紀錄片的間隙,我半開玩笑地打趣導演,在拍攝現場,真正的“男一號”好像不是羅晉,而是安導,他總是充滿激情地大聲念臺詞。在導演的帶領下,劇組業務氛圍濃烈,即使在短暫的休息間隙,也是眾多演員集體“飆演技”。看得出,大家都在回歸“演員”這個真正的職業崗位,用心演好和創作劇里的每一個角色。
要保持這樣的“業務狀態”,是需要克服每天往返五六個小時的崎嶇山路的。條件如此艱苦,拍攝如此艱難,劇組竟然沒有一個抱怨的。劇中“電喇叭”的扮演者范湉湉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說:“來的時候,真的憎恨每天早出晚歸的山路,每天凌晨三四點出發,日子久了,也學會用一種樂觀的詩意去欣賞眼前的大好河山。”喜妹的扮演者沈夢辰說:“顛簸到靈魂出竅了,也終于重新認識什么叫青春和理想主義。”紀錄片的主要編導羅嫣、鄒宇昕,有次為了采訪劇組年紀最大的74歲國家一級演員王奎榮(劇中“惹愛公”的扮演者),跟拍他拍夜戲到凌晨一點。返回途中,兩個人竟然同時嘔吐不已,去張家界醫院看急診,原來是在拍攝期間在附近村寨吃了些不衛生的東西所致。
編劇王成剛在接受我們的采訪時說,中國現實主義題材劇不要總是聚焦霸道總裁,其實還是有一群滿懷理想的年輕人,在中國廣袤的鄉村燃燒熱血青春。這樣“燃”的題材和使命,也感染了劇組的每一個“打工人”。美術指導楊浩宇在跟我們的交流中,說出了劇組的“野心”:我們就是有野心,要開拓中國現實主義題材的“新邊界”, 扎根大地,還原生活。以真實的最接地氣的普通人的生活,取代浮夸甚至矯揉造作的影視創作和視覺審美。
前期的采訪拍攝很扎實,素材量特別大,這對后期制作帶來不小挑戰,又是一次艱難的跋涉。在浩如煙海的素材中,在無數個熬夜修改剪輯制作當中,疲憊和亢奮交織在一起。還記得,好幾個凌晨時分,長沙的氣溫都是零下好幾度,我們從后期機房出來又冷又餓,但彼此打氣鼓勵。
在以秒為單位計算的短視頻流行,視頻行業的門檻降低的時代,對于紀錄片這樣的長視頻來說,更要以長視頻優質的內容和制作取勝,力求每一個畫面,每一段背景音樂的節奏起伏,每一段采訪的內容,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至少,不能辜負在那段顛簸的山路上,我們經歷的所有回憶和紀錄。
長視頻是時間的作品,短視頻是快餐化的流行。我們把幕后紀錄片按《青春多嬌》《一往情深的理想征途》《人間煙火》和《致敬“偉大的戰役”》四個小章節來結構全篇。相信看了此片的人,會更好地理解《江山如此多嬌》這部作品,原來主旋律劇還可以如此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更多的人認識一下這個劇組,這里的演職人員。中國的影視業要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需要更多這種遠離浮華,認真扎實搞創作的電視劇組。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