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慶幸回鄉創業這著棋走對了
——一位新型農村創業者訪談錄
羅長江
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需要李平這樣有思想、有抱負、有情懷的年青一代回鄉創業。作為新型農村創業者和開拓者,他們的加盟和注入,可以改變傳統農民的結構,影響傳統農民的觀念,激發傳統鄉村的活力。
——采訪札記
民宿主李平,1988年生。上完大學,在廣州從事傳媒和酒店管理。四年前,回到家鄉張家界龍尾巴村創辦高端民宿 “璞舍”,幾年光景,一躍而成為武陵源區民宿的代表性品牌之一,2019年贏利200萬元。2020年全球性疫情來襲,以接待境外客人為主打的這所民宿處變不驚,迅速拓展境內客源,入住率仍然看好。
璞舍的露天觀景臺。這里視野開闊,壯美的砂巖峰林風光和樸野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近處的一口小池塘,蛙鼓點點,樹影搖曳。
我們的訪談開始了。
1 父母擔心投入的錢怎么賺回來
就從你回鄉創辦民宿的初衷和經營理念說起吧,我說。
李平(以下簡稱“李”):我在華南理工大學修讀的是藝術設計與廣告學雙專業。有了工作后,一有假期就去世界各地旅行,考察學習國外優秀的建筑設計,體驗專業的酒店服務,掙的錢都花在這上面了。見到媒體在宣傳民宿,某地把一個破爛的舊房子改造得非常美好,特別受城市里待久了的人的追捧。又見到武陵源區出臺政策支持全域旅游,支持發展民宿。就想到我們的龍尾巴村,這么好的山水,這么好的資源,太適合做民宿了!
做民宿關鍵是要有思路,有定位,有對市場的預測,有自己的經營理念。姨媽家的七間房,每晚賣八十至一百元,是那種低檔次的旅館;我把市場鎖定以國外客人為主,他們喜歡自然,崇尚返璞歸真。何為“璞舍”?我的理解是返璞歸真、享受自然。通過網上眾籌,投入上百萬元,將原來的七間改成四間,注重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的融合,讓每間房的空間又大又舒適。家里人不理解,怎么就越改越少了?一個馬桶幾千塊,一個浴缸幾千塊,說我好像是花國家的錢,不曉得心疼。說白了,他們擔心的是,丟進去的錢怎么能夠賺回來。開業前,我把價格定到每晚八百至一千元,在他們原來的基礎上翻了十倍。父親覺得不可思議:誰肯花這多錢睡一晚啊?以為人家是憨頭(方言:傻瓜的意思)啊?
我們通過國外的訂房網站booking(賓客)、expemin(億客行)、Asrbnb(愛彼迎)發布信息,我把照片拍得非常好看,往網上一發,效果特別好。第二期的九個房間,房間的價格每晚二千元至三千元。營業兩年來,第一期的四間和第二期的九間,共接待了六十多個國家的客人,七大洲都有。他們對武陵源、張家界的印象特別好,山很特別,很神奇,太不可思議了。我們致力于細致而貼心的居家服務。我和管家都能用英文與客人交流,為他們提供車輛接送,制定線路計劃,介紹這里的風土人情,讓他們住得合適,玩得開心。網上陸續留下客人們的點評。美國芝加哥客人Becca留言:“謝謝你們!讓我在這里有一個很棒的住宿體驗。你們的酒店很漂亮,讓我很放松。這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再次回到這里。你們的食物很棒。我將分享你們的酒店給我的朋友。”
父母看到老外連連絡絡往這里住;看到周邊的人,包括武陵源城區的,張家界市區的,一撥一撥跑來看裝修、布局,取經驗,他們的心才漸漸停當起來。
2 與父母的觀念碰撞特別有意義
我:你的父親和家人跟你的這種觀念的碰撞,特別有意思有意義。
李:做父母的,出發點總是為孩子好。兩代人嘛,矛盾總還是有的。比方說,覺得員工請多了,劃不來。比方說,我不管有客人無客人,要把燈打開,吸引人來,也給周邊一種氛圍,才有人氣,才不會讓人唱衰你;而父母想到的只是省電。一次,一個女游客要三個房間,開價每間四百元,父親見我說至少要六百八十八元,在一旁急得直跺腳,說賣得噠,空在這里一分錢都沒得;而我堅持的是不能賤賣自己。第一期得到市場良好的反響及認可以后,我就著手第二期工程,擴建九間高端客房,以及一個峽谷無邊游泳池、咖啡廳、特色茶室、稻田餐廳等。這回,父母態度松動些了。但是,九間房要投入幾百萬元,父母的心理壓力山大。我理解他們,幾百萬元不是個小數字。后來,見房子還沒完工,九間房就已完成三個月的預訂,父母才稍稍噓了口氣。父親用從前的俗語打比方說,老虎還在山里,皮子就賣錢了。
3 那么高那么寬的一片山后面到底是些什么呢
我:這話特形象!你在廣州的時候,曾經做過專賣張家界米粉的小店,原材料從張家界發過去,把這種美食推介給廣州人,說明你有一種很濃烈的家鄉情結。讀你們的推介圖片和文字,其中寫道:在廣州生活十余年,感受過城市的繁華與孤獨;隨著時間的推移,心中對家鄉和家人的牽掛越來越強烈,記憶中,養育我的那片土地,平和、靜謐、慢時光,時而繁星密布,時而置身云海之中。小時候翻泥鰍,玩泥巴,抓螢火蟲,插秧,割谷等,像一幕幕電影出現在我的腦海里……能否更具體的說說童年和少年時候,留給你印象頂深的事情呢?
李:當時村里沒小學,要走一個多小時去黃家坪村念書,天天走路,喜歡上了爬山。我們這邊的山爬完了,老是望著對面那片山峰發愣。心想那么高那么寬的一片山,源源不斷的山體,山的后面到底是些什么呢?小小年紀,也不知道對面的山沒有路,邀起伙伴去爬,愣是讓我們爬上去了,知道了山的后面,是個茶場。從小就形成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的性格。
印象深的第二樁事,是1997年香港回歸那一年,村里搞活動,把香港歌手張明敏請來,唱《我的中國心》《龍的傳人》,村里的大人小孩都像服了興奮劑,第一次見到大明星了!后來,村里組織外國小朋友來村里和我們交朋友,一對一分到各家各戶,一起吃、住、玩,發覺外面的世界不知有多大,讓我萌發了走出大山的念頭。那會兒,有企業家來村里現場捐款;有畫家書法家來這里義賣;在門票站外立了一塊心愿碑,供村民表達心愿;請來專家做規劃搞鄉村旅游;村里還給我們免學費。總之,那段日子蠻有優越感,這種超前的思想也影響、鞭策了少年時代的我。
印象深的第三樁事,是母親在景區內的水繞四門擺攤,提供民族服裝供游客拍照。有瀑布作背景,游客喜歡在那里留影。后來不讓提供民族服裝拍照了,母親就改賣水果。我們兄弟倆也去幫著叫賣,接觸到天南海北的人,越發覺得外面的世界真大,我長大了要跟這些人一樣,走遍天下。
當然,農村孩子經常做的事情,輪班放牛啦,打柴啦,割谷啦,挖泥鰍、釣青蛙、抓黃鱔啦,你會一輩子記得這些事情,讓你對家鄉擁有天然的、無法忘懷的鄉土情結。黃鱔晚上是不動的,打起手電筒釘黃鱔——木板子上釘了一排針,釘一個準一個。釣青蛙,用南瓜花作誘餌。夜間在野外跑,又怕蛇又想玩,特別特別怕水蛇,就把雨靴穿上……有這么多記憶讓你鄉情涌動!
4 回鄉創業大有作為
我:農村孩子的這種經歷,做民宿完全派得上用場。你不是說過給客人提供居家服務嗎?民宿區別于酒店的最大特點,就是讓客人有居家的感覺。這種鄉居生活給客人提供得越好,越是給客人留下刻骨銘心的美好記憶。好了,請你說說父母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李:父親老家在桑植縣汨湖鄉,當時在我們這里的梓木崗林場做工,人極聰明,能說會道。我媽媽在林場做炊事員,兩人就戀愛了。這邊爺爺生下媽媽她們五個女兒,沒兒子,媽媽招郎上門,父親就把戶口轉過來了。媽媽小時候特別想讀書,家里窮,不讓她上學。所以媽媽說寧肯不吃不喝,也要送哥哥和我上學。我上大二的時候,父親出過一次嚴重的車禍。出車禍之前,他是村里的治安隊長和村民小組組長。媽見我快考試了,瞞著不讓我知道。我和哥哥同時上大學,媽媽又要照顧爸爸,又要掙錢給我們交學費,特別辛苦。清早五點鐘,去武陵源批發市場進水果,七點多擺攤,要等沒有游客了才收攤。后來,管理人員取消攤位,不一碗水端平。母親氣不過,跑到廣州來非要讓我回去考公務員,以后當官了,看哪個敢欺侮!一直等了我18天,不答應就不回來。但是,這不是我想要的。為了不讓媽媽太傷心,我去考了,差3分,她才默許我做民宿。我受媽媽要強的基因影響,性格也很倔強,認準的事情非要達到目的不可。父母一直在幫我打理,游客夸媽媽弄的本地風味的飯菜好吃,有時還有客人付給她小費。
我:說說你往后的打算吧。
李:養老、康養是個大的趨勢,市場的空間很大;現在村里的環境整治得越來越好,太適合養老和康養了,我會創造條件往這方面發展,而不滿足于單一的民宿。我慶幸回鄉創業這著棋走對了。自己努力,加上各方支持,會大有作為的。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