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純東 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原黨委書記、院長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給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帶來巨大威脅,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帶來巨大挑戰。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信息,第一時間發布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毫無保留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共同威脅和挑戰,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一、中國面對疫情的態度和理念
(一)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全面加強對疫情防控的集中統一領導。
2020年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2020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專門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決定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派出中央指導組,要求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充分發揮協調作用。
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又先后主持召開3次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1次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題研究疫情防控工作和復工復產工作。
2020年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到北京市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視頻連線湖北和武漢抗疫前線,聽取前方中央指導組、湖北指揮部工作匯報。
此外,習近平總書記還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等會議,從不同角度對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正是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下,2020年1月,疫情發生后不久,黨中央即印發《關于加強黨的領導、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堅強政治保證的通知》。
習近平總書記時刻關注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作出口頭指示和批示。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部署工作,中央指導組積極開展工作,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統籌協調,各級黨委和政府積極作為,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形成了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
(二)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重點支持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湖北和武漢是這次疫情防控斗爭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湖北和武漢的疫情防控,不僅事關一省一城,更關乎全國大局。黨中央在關鍵時刻派出中央指導組,同湖北人民和武漢人民并肩戰斗,加強疫情防控第一線工作的指導,在推動嚴密防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督查問責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解放軍、中央和國家部委、各省區市鼎力相助,派出34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火線馳援,19個省區市對口幫扶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中央指導組指導下,湖北省委和省政府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把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和最重要工作,扛起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重大責任,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疫措施。
一是緊緊扭住城鄉社區防控和患者救治兩個關鍵,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集中隔離收治“四類人員”,千方百計建院增床,實現了從“人等床”向“床等人”的轉變。
二是堅持救治關口前移,統籌用好醫護力量和醫療資源,不斷優化診療方案,感染率和病亡率逐步下降,收治率和治愈率大幅提高。
三是全力推進篩查甄別、小區(村)封閉管理、公共區域管控三個全覆蓋,深入細致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工作,基本做到了應隔盡隔、應收盡收、應檢盡檢、應治盡治,逐步實現社區干凈、社會面干凈。
四是形成“匯集—分析—研判—推送—核查—反饋”的數據應用閉環,落實“篩查甄別—轉送救治—康復出院—隔離觀察”各個環節的工作,提升防控和收治工作質量。
五是強化醫護力量、醫用物資、生活物資、公共服務、社會穩定五個保障,短時間內調動了大量醫療資源,做到了總體平衡,糧油菜、肉蛋奶等生活物資供應比較充足,公共服務基本滿足群眾需求,確保了社會大局穩定。
經過艱苦努力,2020年3月,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實現了穩定局勢、扭轉局面的目標。
(三)不僅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病毒沒有國界,疫情不分種族,人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始終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毫無保留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加強科研攻關合作,并盡力為各方提供援助,得到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和廣泛認可。
中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舉措、中國人民付出了一系列努力: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第一時間公開、透明發布疫情信息;積極主動分享防控和治療經驗;力所能及向各方提供支持和援助。這些努力不僅維護了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維護了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這次疫情發生后,我們怎么應對、應對效果如何,國際社會高度關注。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中國采取的堅決有力的防控措施,展現了出色的領導能力、應對能力、組織動員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為國際社會樹立了典范。國際社會充分肯定中國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高度贊譽中國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現了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中國效率以及負責任大國形象。
二、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彰顯制度優勢
(一)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成立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時研究部署工作,向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派出中央指導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加強政策協調和物資調配力度,各地區、各黨政軍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各村鎮社區都緊急行動起來,主要領導干部強化擔當,廣大黨員挺身而出,廣大醫務人員英勇奮戰,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實踐證明,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挑戰的根本保證,越是面臨重大風險,越要加強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二)堅持全國一盤棋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把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各方面力量支持疫情防控作為重要保障,把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作為關鍵著力點,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行動。
衛生健康、發展改革、工信商務、外交外聯、交通運輸、農業農村、應急管理、財政金融、文化旅游、科技教育、市場監管、社保醫保、資源環境、國資林草等部門和紀檢監察、組織、宣傳、統戰、政法等戰線各司其職,人大、政協以及各人民團體等主動擔責,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抗擊疫情斗爭。
打疫情防控阻擊戰,實際上也是打后勤保障戰。我們加強醫用物資和生活必需品應急保供,采取積極措施,支持醫用防護服、口罩等疫情防控急需醫療物資的生產企業迅速復工達產、多種方式擴大產能和增加產量,對重要物資實行國家統一調度,建立交通運輸“綠色通道”,多措并舉保障重點地區醫用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同時,抓好農副產品生產、流通、供應組織工作,做好煤電油氣等供應,保障了全國生活必需品市場總體穩定。
黨中央把武漢和湖北的疫情防控作為重中之重,提出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明確要求,加強對武漢和湖北防疫的統一指揮。人民解放軍、中央和國家部委、各省區市鼎力相助,派出340多支醫療隊、42000多名醫務人員火線馳援,迅速開設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醫院和方艙醫院,并組織19個省區市對口幫扶除武漢以外的16個市州。
疫情發生以來,全國科技戰線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科技、衛健等12個部門組成科研攻關組,確定臨床救治和藥物、疫苗研發、檢測技術和產品、病毒病原學和流行病學、動物模型構建等五大主攻方向,組織跨學科、跨領域的科研團隊,科研、臨床、防控一線相互協同,產學研各方緊密配合,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就取得了積極進展。
(三)調動各方面積極性
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醫務工作者和援鄂醫療隊員白衣執甲、逆行出征,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即動、勇挑重擔,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干警、基層干部、下沉干部、志愿者不懼風雨、堅守一線,廣大群眾眾志成城、踴躍參與,涌現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舉世矚目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先后10天、12天建成,展現了“中國速度”。
疫情發生后,我們實行嚴格的網格化管理,堅持關口前移、源頭把控,開展拉網式篩查甄別,對確診患者應收盡收,對疑似患者應檢盡檢,對密切接觸者應隔盡隔,切實落實“四早”要求,即:早發現、早隔離、早報告、早治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這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當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實踐證明,在這次大考中,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發揮顯著優勢、激發強大效能、凝聚磅礴力量,成為戰勝疫情的堅強保障。
三、中國應對疫情采取的有力措施
(一)科學防控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關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直接關系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也事關我國對外開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切實做好工作,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發生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迅速作出部署,依法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措施嚴格管理,啟動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I級響應,全國形成全面動員、全面部署、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
當前,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我們對新冠肺炎疫情的源頭和宿主、傳播途徑、致病機理、危害性致命性、診療方案、救治藥物以及患者康復后是否存在后遺癥等,都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下一步,我們要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加強藥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藥物研發進程,堅持中西醫結合、中西藥并用,加快推廣應用已經研發和篩選的有效藥物”“探索新的治療手段”。
第二,推進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鏈條有機銜接。疫苗作為用于健康人的特殊產品,對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對安全性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推進已有的多種技術路線疫苗研發,同時密切跟蹤國外研發進展,加強合作,爭取早日推動疫苗的臨床試驗和上市使用。”
第三,統籌病毒溯源及其傳播途徑研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研究,對整個疫情防控至關重要,必須全力弄清楚。”
(二)嚴格規范
疫情發生時恰逢春節返鄉高峰,為從全國層面控制住蔓延態勢,我們向社會發出減少人員流動、協同抗擊疫情的號召,并及時延長春節假期,為可能出現的春運人潮踩了“急剎車”。同時,對北京、浙江、廣東等人口流動大省大市及湖北周邊省市加大指導和支持力度,要求采取針對性措施做到外防輸入、內防擴散。針對節后人員大范圍流動可能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提前部署延遲開學、靈活復工、錯峰出行,在健康監測、人員管理等方面采取了嚴格措施。
(三)嚴謹細致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重點支持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四)統籌國內國際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迅速建立起聯防聯控的舉國體制,從中央到地方,從城市到農村,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果斷采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舉措迎擊疫情。
當前,中國抗疫面臨的最緊迫任務就是防止境外輸入和境內反彈。我們必須堅持依法依規織密織牢防控網,嚴防疫情輸入。根據《國境衛生檢疫法》《傳染病防治法》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的《國際衛生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要求,依法科學采取嚴格的口岸防控措施,內防輸出、外防輸入,堅決遏制疫情通過口岸傳播擴散。通過密切監測疫情、啟動健康申報制度、嚴格開展出入境檢疫、強化聯防聯控等機制、手段,構建起多層次、全鏈條、立體化的防控體系,織密織牢防控網,嚴防疫情輸入。
公共衛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各國攜手應對。在大疫面前,唯有結成命運共同體,才能最終贏得這場“地球村”的抗疫戰爭的勝利。
四、中國在疫情防控中展現的人文精神
(一)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最牽掛的就是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他指出,必須高度重視疫情,全力做好防控工作。他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堅持生命至上,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救治患者,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死率”作為最突出的任務來抓,真正做到“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正是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經過艱苦努力,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實現了穩定局勢、扭轉局面的目標。
(二)眾志成城、團結奮戰
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沖鋒在前、頑強拼搏,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廣大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日夜奮戰,展現了救死扶傷、醫者仁心的崇高精神。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聞令而動、敢打硬仗,展現了人民子弟兵忠于黨、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廣大人民群眾眾志成城、守望相助,特別是武漢人民和湖北人民識大體顧大局、自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展現了堅忍不拔的頑強斗志。廣大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等堅守崗位、日夜值守,廣大新聞工作者不畏艱險、深入一線,廣大志愿者等真誠奉獻、不辭辛勞,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貢獻。
(三)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
中國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度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努力加強同國際社會合作。及時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疫情,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信息。國家衛生健康委及時向包括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國家和地區性組織在內的國際社會通報疫情信息,在確定病原體為新型冠狀病毒后第一時間向全球分享病毒全基因序列、引物和探針,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與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以及日本、韓國、俄羅斯、德國、法國、美國、老撾等相關國家通過專家研討和遠程會議等多種方式開展20多次技術交流,及時分享中國有關實驗室檢測、流行病學調查、臨床診療等防控經驗和方案。中國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為全球公共衛生事業作出的貢獻舉世公認。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中國采取的措施不僅是在保護中國人民,也是在保護世界人民。他指出,中國為世界防控疫情贏得了時間。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毫無保留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分享防控、治療經驗,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堅決維護中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堅決維護世界各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生動踐行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我們相信,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有強大的動員能力和雄厚的綜合實力,有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奮斗,我們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也一定能夠保持我國經濟社會良好發展勢頭,實現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