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秋色無邊,這是新中國在探索中前進、在曲折中發展所呈現的勃勃生機。
是啊,新中國不平凡的70年足跡,匯聚著前行的力量,從“一窮二白”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闊步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70年,既風雨兼程,也滄桑巨變。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了革命的基本勝利。然而,經歷14年抗日戰爭和多年國內戰爭,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面對百廢待舉的局面,年輕的共和國沒有絲毫膽怯,渾身煥發出使不完的力量。新中國成立初期,重建家園,擴大生產,發展經濟,全國上下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高潮。讓世界震驚的是,僅僅用了3年時間,中國共產黨人不僅醫治了戰爭的創傷,還一舉扭轉了民國后期連續多年經濟崩潰、物價飛漲、民不聊生的局面。當然,新中國所走過的歷程并非一帆風順。由于受諸多社會因素的影響,新中國的巨輪在航行過程中,也曾遇到一個又一個險灘。
改革開放的春風遍拂大地,一縷縷希望的曙光投向人民的心靈。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中國共產黨用改革開放的偉大宣示,把中國帶入一個嶄新的時代。40多年來,改革開放,春風化雨,改變了中國,影響并惠及了世界。40多年來,祖國的歷史性巨變,為文學創作提供了極其豐富的素材和強盛的精神力量。盛世文章可期,人民改革創新的歷程,普通勞動者可歌可泣的奮斗足跡,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實踐,都值得揮毫大書。偉大的時代呼喚偉大的文學作品。當代廣大作家感應時代、書寫時代,譜寫出反映時代的華麗篇章。
脫貧攻堅是這個時代崇高而偉大的事業。
共和國脫貧攻堅的壯舉與成就,令人民感動,令世界矚目。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強調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更大決心、更精準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舉措,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并取得豐碩成果。我關注到,在全黨全國全社會合力攻堅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從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8年的1660萬人,累計減少8239萬人,連續6年每年減貧規模都在1000萬人以上,貧困發生率由10.2%降至1.7%。全國832個貧困縣,超過一半已宣布摘帽。易地扶貧搬遷建設任務完成了87%。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黨群干群關系不斷改善,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更加鞏固。
脫貧攻堅創造了了不起的人間奇跡。但奇跡的背后是復雜與艱辛、矛盾與糾結、淚水與汗水,更是中國人的勤勞勇敢與善良質樸,中華民族實現小康的歷史大潮與老百姓的熾熱情愫。
2020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日可待!
……
很慶幸,我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更幸運的是,我以作家的身份見證和記錄著這個偉大的時代,這個偉大時代的偉大事業。時代賦予了我豪邁與使命。我想,唯有時刻拿起手中的筆,真實記錄和描繪這個時代的精神和風貌,才是對新中國70華誕的最好祝愿!
(作者系著名報告文學家,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