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人愛做夢。在三個不同的歷史時期,我做了“三個夢”,都已成真。今天,在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時候,一種特殊的思緒把我又拉回到70年前。
從軍夢
1949年7月29日,常德市剛解放,我們省立四中高中班的同學行進在歡迎四野解放軍入城式中,突然看到有一個解放軍同志高舉一本 “詞典”跑前跑后忙個不停。“他拿的是么家伙,還一閃一亮的?”有人不解地問道。“哈哈!鄉巴佬啵,連這個都不曉得呀?那是照相機,拍的照片第二天要登報喲!”一位中年人驕傲地告訴大家,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是第一次見到照相機。
四野有一個連隊和一個文工團住進我們學校足球場兩邊的宿舍,我經常看看文工團排練和演出話劇《鋼鐵戰士》、歌劇《劉胡蘭》等。我萌發了當解放軍的念頭。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我們高中班幾個同學帶頭報名參軍。我參加了空軍第一預科總隊集訓,半年后轉入空軍第六航空學校本科學習,后調到第二飛行訓練團政治處工作。團領導讓我學習新聞寫作,鼓勵我訂閱《中國攝影》雜志,我自己買了一臺亞西卡135小照相機。1956年,我的第一篇通訊《謝謝解放軍叔叔》和拍攝的第一張照片《給老鄉去拜年》,同時在《人民空軍》雜志上刊登。我開始在軍內外報刊上發表文字報道和新聞照片。
作為湖南人,無論走到哪里,我難忘的還是鄉情,難改的還是那一口鄉音。我先后找機會回湖南報道過張家界、桃花源桃花節、常德詩墻、長沙湘繡等,還專程去韶山寫過通訊《偉人故鄉行》……
記者夢
1974年國慶節前,新中國同齡人、空軍航空兵24師72團25歲的青年飛行員馬曉天被上級黨委任命為飛行副團長。為配合國慶報道,我帶領報道組多次采訪,所寫長篇通訊《飛行指揮臺上的兒童團》在《空軍報》發表后,《解放軍報》也整版刊登,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及時廣播,反響強烈,北京軍區空軍通知馬曉天趕赴北京參加了國慶25周年系列觀禮活動。現在,馬曉天已經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空軍司令員。
1980年7月,我走進人民日報社從事新聞工作,在北京度過了30多個國慶節。回憶往事,記憶中1994年的國慶節最有意義,印象也最深刻。這一天,我飛得最高,跑得最遠,采訪的內容最多,拍了許多獨家照片,雖然挺累,但很有收獲——
為迎接國慶45周年,報社擬定10月3日編發一個攝影畫刊版,主題是“歡歌曼舞度國慶”。作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的攝影記者和攝影畫刊編輯,我約了一些照片稿,自己外出抓拍了一些花絮。一天上午,我獲得了3條重要信息:一是報社決定派我和其他10名記者采訪國慶節晚上天安門廣場的聯歡活動,二是國航從北京飛往上海的1501次航班上有空中迎國慶的內容,三是北京飯店總經理王泉生將在國慶節為國慶同齡人、職工馬振明慶賀生日。這些都是畫刊的好內容。于是,我在9月30日前設計好版式,送審的相關照片先制好版,留出3張橫幅照片的位置,便于國慶節這一天自己去采訪落實。
國慶節早上8時半,我乘國航班機飛往上海,在空中拍攝了滿族優秀機長那寶恩與乘客在客艙里迎國慶的照片;下午返回北京立即趕到北京飯店,拍攝王泉生手持鮮花祝賀員工生日的照片;晩上又趕到天安門廣場拍聯歡和施放焰火的照片。當晚,除趕發新聞照片稿外,按原計劃選了3張照片,10月2日上午拼版,3日按時見報,一環扣一環。整版共刊用15張照片,這3張照片是最新的,也是獨家。真可謂“歡歌曼舞度國慶,緊張勞累心里甜”。這正是當記者的生活樂趣。
一次,我在北京飛深圳的航班上,還空中采訪了朱镕基。1992年1月,北京至深圳的航班正式開通,我應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邀請,參加了通航全過程。波音747寬體雙通道客機在萬米高空飛行,我發現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镕基和夫人勞安也在,立即在名片后加上“我是常德人”5個字,遞給了朱镕基。他一看就爽朗地笑了,一路用長沙話回答我提出的問題。這真是一次充滿鄉音和鄉情的采訪。采訪告一段落,歌唱家李谷一用長沙話提議:“副總理同志,今天機會難得,想請您老人家和我們幾個湖南老鄉合個影,要得啵?”朱副總理立即回應:“都是湖南老鄉呀?要得,要得!”便和夫人站了起來。國航總裁徐伯齡夫人李清之也走了過來,原來,她是上世紀50年代中國民航從湖南招收的第一批空姐中的一員!閃光燈連連閃亮,同行高聲喊道:“高空合影,難得,難得啊!”
夕陽夢
我是1994年從人民日報海外版辦的退休手續,當時因人手少又返聘了8年。
報社離退休干部局辦有新聞培訓班和老年大學,還經常組織書法、繪畫、攝影展覽及文體比賽等活動。我堅持每天上午騎電瓶車去朝陽公園打門球,享受天然氧吧,邊曬太陽邊補鈣,大家在一起談笑風生,動手動腿又動腦,身心都健康;同時仍經常外出交流講課,拍照片寫稿子,緊跟時代不落伍;并在人民網掛上了我從上世紀50年代延續至今的新老照片2000多幅、博文330多篇、網友評論2500多篇,訪問總數已超過150多萬人次,我寫的《世紀偉人鄧小平》《萬事第一最可貴》《女飛行員風釆》《空中采訪朱镕基》《軍旗下的友誼——再訪空軍司令員馬曉天》等都有很高的點擊率。
我一生圓了“三個夢”, 出版了兩本畫冊一本書:《兩棲生涯》《兩棲生涯三個夢》和《窗外景色》, 這是一個空軍老戰士、人民日報老記者、老共產黨員奮斗一生的3份答卷。
喜迎國慶60周年時,我看到我們的報紙連續刊登大閱兵演練的照片,心想假如我還沒有退休,還在跑新聞,那我肯定有機會去天安門現場。我老伴也是一個老空軍,我們共同琢磨,從家中的南窗口遠望,西南方向正是飛行航線之一,國慶節當天上午,我們在窗臺上支起三腳架,裝上數碼相機和長焦鏡頭,對準西南方向長安街上空,電視機在現場直播,有情有景又有聲,不出家門,猶臨現場。我們專拍空軍隊形嚴整、銜接緊密、威武雄壯飛越天安門上空的100多架戰鷹,越拍越高興,我戲稱這是我們在“窗臺閱兵”。
(作者系人民日報社原高級記者)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