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湖南政研網>學習園地>講座報告

    郭繼承:跟著習主席學國學

    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郭繼承  時間:2019-09-24 11:15:30

    QQ圖片20171122164845

    郭繼承 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2019年3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羅馬會見意大利眾議長菲科。臨近結束時,菲科問道:“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聽到眾人的笑聲,菲科補充道:“因為我本人當選眾議長已經很激動了,而中國這么大,您作為世界上如此重要國家的一位領袖,您是怎么想的?”在回答菲科這個提問時,習近平主席引用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八個字,他說:“這么大一個國家,責任非常重、工作非常艱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愿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如果將“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放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海洋里去理解,我們就能知道,習近平主席所引用的這句話內涵非常深厚。我們今天就來解讀“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句話的內涵,以及這句話體現了習近平主席怎樣的家國情懷。

      “無我”是很典型的中國文化。“無我”的狀態在《莊子》里有描寫,在《道德經》(《老子》)里也有。“無我”是中國文化的精神。如果用老百姓都聽得懂的話來解釋,“無我”是一個什么狀態?我舉個例子,一般人就好比在自己身邊豎了一堵墻,這堵墻使得他和世界隔開了,隔開以后我們一般就只關注墻里邊的事,也就是只關注自己的悲歡離合。如果我們把這面墻往外推,把自己的朋友、親人甚至國家都包括進來,這個狀態就是從“小我”開始往“大我”發展。比如孟子有句話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小我;“以及人之老”,愛護天下的老人,這就是“大我”;“幼吾幼”愛護自己的孩子——小我;“以及人之幼”,愛護天下的孩子,這是“小我”到“大我”的突破。當我們把一個國家包圍在自己的“墻”里邊時,那就是以天下興為興,那真的就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這個國家去奮斗了。如果我們境界再大一點,把這面“墻”給拆了,那么人是什么狀態呢?實際上那就是把自己的這一滴水,融入到無限的人民的海洋中,融入到整個世界和宇宙的海洋里邊。這個狀態就是“無我”了,“無我”的時候實際上恰恰是擁有了一個世界,是一種對整個世界都有責任的情懷。

      當“小我”與世界隔離的“墻”被打破以后,一個人融入到人民的海洋中,一切的奮斗都是為了人民的福祉,這時候才有了習近平主席所引用的這個話——“我將無我”。個體和世界之間的“墻”沒有了,一個人融入到人民、宇宙的海洋里,這時他的每一個念頭、每一份努力,都不是為自己考量,這就是“無我”。“無我”之后,不負人民,那就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道德經》中有一句話叫“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翻譯成今天的話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對應起來,就是真正的圣人不是為自己考量,他沒有“小我”的算計。圣人的一切考量都是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人民的幸福,這就是“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那么,圣人怎么才能“無常心”?“無我”,沒有“小我”的算計,把自己的這滴水融入到人民的海洋中去,人民需要什么,人民的幸福指向什么,他就往哪個方向奮斗,這就是“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結合習近平主席的原話,大家想想,面對如今中國的發展格局,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為世界承擔更大責任的博大事業面前,一個人怎么樣才能駕馭全局?那就需要內心非常地純凈,沒有“小我”的考量,站在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幸福、世界的未來的角度去考量每一個戰略決策。

      事實上,在許多場合,習近平主席都說過類似的話語。2014年,他在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曾用“以身許國”描述自己作為國家領導人的工作狀態,并將自己的執政理念概括為“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也就是說,他要把自己的整個生命,都奉獻給國家的振興和人民的幸福。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句話對每個人尤其共產黨員,有很大的啟發。大家想想,我們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和煩惱?因為這些痛苦、煩惱、糾結、掙扎、患得患失,都來自于“小我”。如果一個人內心的格局很小,只關注自己的悲歡離合,只關注自己的職稱、收入、獎金,那么他就會進退失據、患得患失。實際上,很多的煩惱都是在“小我”的計量中產生的。一個人達到了“無我”的境界,只要別人幸福了,自己就幸福了,只要國家發展了,自己就高興,你還會有什么煩惱呢?也就是說,當你一個人內心沒有“小我”的時候,他會因為別人的成就和對人民的貢獻而發自內心的歡喜,而對自己那點利益的算計、得失的斤斤計較,就會變淡甚至沒有了。

      所以,習近平主席引用的這句話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無我”的狀態,也是中國文化最核心的精神之一,無論是儒家、道家還是禪宗,它最后的精神指向的都是把“小我”打破,造就一個“大我”,最終走向“無我”。一個人真正做到“無我”,放下個人的得失算計的時候,他的心就會海闊天空。所以我覺得,我們要過幸福的人生,有意義的人生,有價值的人生,像習近平主席那樣,學習“無我”的中華民族精神。

      中國文化實際上都是讓我們打破“小我”的墻,生發出“大我”和“無我”的情懷。而與之相反,西方文藝復興以來,其整體價值導向恰恰是在塑造“小我”、強化“小我”。那么中華文化的“大我”“無我”精神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它是個人和國家融為一體,個人和人類的命運融為一體的精神。只有這樣的精神才能創造世界的“大同”,才能創造人類幸福的未來。一旦人們走向人人自私、人人計較個人得失、自己的利益比天大的“小我”境界,甚至“小我”被固化,就會產生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利益的沖突、血腥的搶掠。人類歷史上那么多的血腥屠殺,都和“小我”的膨脹有關。如果一個人只關注“小我”,把自己的利益看得比天大,人際關系也就處理不好,和同事、朋友之間也都會發生很多沖突。所以,我們追求個體的幸福、國家的發展和人類的未來,都應該學習中國文化中這種“無我”的精神。人人去奉獻,人人為別人著想,打破“小我”的束縛,走向“大我”和“無我”,個體、人類、國家才會都幸福。

      “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引用了一句話:“人患不知其過,既知之,不能改,是無勇也”,這句話出自韓愈的《五箴》。韓愈的《五箴》是對自我的批評與反省。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多年以來,肝腦涂地在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要在今后承擔更大的使命,我們黨自身的組織建設極其重要。我結合中國的歷史,為大家做一點解讀。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有一個基本經驗,那就是只有當我們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以后,才能把國家的各種力量匯集起來,上下同心、眾志成城,形成磅礴之力,從而使國家走向穩定和發展。這時候,國家生機勃勃,國泰民安,老百姓安居樂業,外敵不敢入侵。反過來講,如果一個國家沒有了堅強的領導核心,那就是缺少了大一統的力量,這個時候,軍閥割據,內亂頻繁,內憂外患,外敵入侵,老百姓生靈涂炭。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現了中國歷史的基本經驗,那就是:中國想發展、強大,老百姓想過好日子,一定要有堅強的領導核心,把各種事務統率起來。所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里強調:“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

      那么,中國共產黨怎樣才能勝任這個堅強的領導核心?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中國共產黨要不斷地自我凈化、自我革命,不斷地正視自己的問題,用習近平主席的話叫“刀刃向內”,有敢于發現自己的問題并解決這些問題的勇氣和智慧。中國共產黨只有通過不斷地自我凈化、自我革命,才能始終保有鮮活的力量,走在中國人民的前列。這時候中國共產黨才能承擔起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和擔當,從國家來講,我們才有了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

      中國共產黨今后的任務,無論是“兩個一百年”的實現,還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在于我們黨能不能自我革命、自我凈化,能不能真正“刀刃向內”,有正視自己、解決問題的勇氣和智慧。在這個過程中,讓中國共產黨永遠保持積極向上、干凈擔當的精神,把中華民族團結在我們黨的身邊,從而實現我們整個國家戰略布局。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習近平主席講,“人患不知其過”。一個人或者一個組織,千萬不要不知道自己的錯誤。客觀地,沒有一個人會不犯錯,每一個組織都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國家也是,全世界兩百多個國家和組織,每一個國家都面臨各種問題。面臨各種問題是常態,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矛盾的世界,它不可能沒有問題。一個人也不可能沒有缺點,關鍵是“人患不知其過”。有問題是正常的,關鍵是有沒有能力認識問題。如果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組織,就像鴕鳥一樣,遇到危險就是把頭埋在沙漠里,面臨風險的時候掩耳盜鈴,回避問題,那真的就是“自尋死路”了。

      所以,有問題不怕,怕的是不能發現問題,怕的是沒有解決問題的決心、勇氣和智慧。“人患不知其過”,人最大的憂患就是不能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既知之,不能改之,是無勇也”,如果你知道問題了不能改正,那就不是真正的勇敢。勇敢是什么?問題出現了,就算傷筋動骨,刀刃向內,也要割舍掉自己的利益,承認自己的問題,改正錯誤。不顧及自己的臉面,真誠地面對人民、面對歷史、面對時代、面向未來,這才是真正的大智大勇。這就要求我們黨必須堅持“刀刃向內”,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將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完成自己的戰略使命。

      要勇于正視問題。沒有一個國家、組織或個人是沒有問題的,有問題是常態,但是我們一定要敢于正視問題,一定要懂得“三省吾身”。把自己的問題給認識清楚了還不夠,問題認識之后,要直面它,正視它,解決它。正是在舊問題解決,新問題產生,問題不斷產生與解決的過程中,我們的黨組織才永遠生機勃勃。所以我覺得習近平主席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引用這句話,是告誡全黨一定要注意承擔自己的使命,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在自己身邊,通過干凈、擔當,自我凈化、自我革命,保持共產黨人良好的形象,來贏得人民的擁護。

      我們黨怎么才能有良好的形象或者干凈擔當的狀態,來吸引或者贏得全國人民尊重?第一就是正視問題,第二就是要勇于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化解一個一個的難題,迎接一個一個的挑戰,把黨的建設推向前進。當然,這是一個大道理,需要每一個黨員真正去把這個精神落實下來。

      比如作為中國的知識分子,我就在想:我怎么去落實習近平主席這個講話呢?我講課的過程中,有沒有把“中國”這個兩個字體現出來?我傳播的思想有沒有站在中國的立場上,為中國人民說話、為中國的國家利益吶喊?有沒有把傳播真理,傳播正確的價值觀,鼓舞人心、凝聚人心的責任給擔當起來?中國的知識分子,那就需要把“中國”兩個字給凸顯出來,站穩自己正確的立場,為民族吶喊,為中國的進步事業鼓與呼;追求真理,把正確的價值觀,把中國精神、中國智慧,把人類最璀璨的智慧、精髓,傳播出去,來造福人民,推動中國的文化振興和文化自信事業發展。

      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認識到以后,我們就得改。比如知識分子,如果對人民群眾、對社會現實了解得不夠,那就得改。文化創作、文化傳播、文化研究要立足時代,研究時代,回應時代的挑戰、人民的呼聲。只有讓文化走進人民,只有讓人民聽得懂、對社會進步有積極的意義,它才能起到其應有的作用。這就是我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反省。而每一個黨員尤其領導干部同志要去想的,那就是在為人民服務的本職工作中,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對人民的訴求傾聽得夠不夠,有沒有把人民的聲音反映在我們的決策里,是不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當作自己的奮斗目標。另外,我們在工作中有沒有形式主義,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等等。

      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結合自己的實際工作,找出哪些地方自己做得還不夠,哪些地方和人民對我們的期待和要求還有差距,找出來以后就是去改正,這才能體現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大智大勇,我們中國共產黨才能以自己良好的形象、干凈擔當的狀態,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

      2019年4月26日,習近平主席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在說到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時,習近平主席使用了典故“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這句話出自西漢思想家劉向的《說苑》。《說苑》這本書里主要是一些傳說故事及文藝評論。那么,這句話放在習主席講話的原文中,他想告訴我們什么,這是我們首先要領會的。這樣我們就可以對“一帶一路”以及中國的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有更深刻和全面的把握。

      其實,“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后面還有兩句,叫“道之所在,天下歸之”。“萬物得其本者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萬物的生長一定守住根本,如果把本給丟了,一項事業就“死亡”了,夭折了,就不能前進了。所以我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就要問自己:我的“本”是什么?比如中國共產黨在近代誕生的時候,那時風雨如晦,災難深重,老百姓生靈涂炭,內外交困。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奔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成立了,而且在艱難困苦中,不改初心、肝腦涂地為國家、為人民打拼。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本”。如果中國共產黨永遠為人民去服務,永遠為中華民族吶喊,我們黨的“本”就抓住了,那么它就能得到人民的擁護與支持。個人也是如此,比如說我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我的“本”是什么?那就是把優秀的文化傳播出去,去造福人類,造福社會;價值觀要正確,思想內容要好,對社會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是我的“本”。一個知識分子,如果你傳播的價值觀不正確,傳播的立場不正確,傳播的內容對社會進步和文明進步有害,這個“本”就丟了。所以大家注意,盡管處在不同的位置,工作的分工有區別,但是我們的本質是一樣的,那就是在不同的崗位上去為人民去打拼、為國家去服務。“本”去抓住了,這一輩子就會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反之,“本”抓不到,有時甚至是違法亂紀了,喪失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這個“本”,后果就很嚴重。

      所以我送年輕人一句話:年輕人就像海綿一樣,要盡可能地利用一切的時間去成長,充實自己。你在青少年時期吸收的東西越多,將來有機會的時候,你才能擠出更多的水,也就是說才有更大的能力為人民做事。如果青年時期混日子,該珍惜的沒有珍惜,該努力的沒有努力,到了三四十歲需要展現自己價值的時候,會發現自己丟了“本”。“萬物得其本者生”,每一個人都要知道自己的“本”是什么,要牢牢抓好自己的“本”。

      “百事得其道者成”,所有的事,順道則成,逆道則亡,所以說“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道”是什么呢?就是規律。抓住了規律,順應了潮流,才能在歷史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價值;螳螂擋車,背道而馳,逆道而行,最終就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用在國際形勢上,“大道”是什么?“大道”就是世界各國不可能走向封閉,在交流和貿易的過程中,人類的不同文明交相輝映,來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如果你逆經濟全球化,走向封閉,這就是背道而馳,所以“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百事得其道者成”用在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演講中,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發呢?就是每一個國家一定要把自己的“本”給找到。那么“本”是什么?我們中國的“本”就是自己的發展。如果將來中國的發展有問題的話,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我們自己身上。只要我們能夠把自己的“本”守好,做到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我們就不懼外部的挑戰。也就是說,當我們自己做好自己的時候,我們就有了迎接一切挑戰的能力,我們就不懼任何風吹雨打。反過來講,我們如果把“本”丟了,自己的問題沒有解決好,當外部挑戰來臨的時候,我們就沒有能力迎接挑戰。所以,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我們一定懂得“萬物得其本者生”的道理。只有我們自己變得強大,變得更加生機勃勃了,任何挑戰都只是風雨的洗禮,我們的國家會更加茁壯的發展。

      那么“大道”是什么?“大道”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就是互通互融、互利共贏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只強調自己國家優先,只看重自己的利益,這是背道而馳的。從長遠來看,一個背道而馳的政策,終將“大江東去浪淘盡”,被歷史的潮流所淹沒。

      所以我們再看中國提出的一系列理念,比如“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互利共贏、共商共建共享,都是有高度的,這個高度就是“道”。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中國的主張符合“大道”,順應了人類歷史的潮流,必將得到越來越多國際組織和其他國家的認同和支持,也一定會展現出勃勃生機。反過來講,如果某些國家提出自己是優先的,什么事都只盤算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動用一切政策打壓別的國家,這是不是歷史的潮流?這不是,這是逆流。違背歷史潮流的做法,即便是一時收效,從長遠來看也一定會被歷史潮流所拋棄。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我們一定要站在歷史發展趨勢的高度,來看待世界的格局,來看待中國的政策。有了這樣的高度,把解決問題的關鍵放在自己身上,外部的壓力也就能解決得好,這就是“得其本”。自己強大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自己強大就有了解決其他問題的實力和基礎。同時,中國提出的一系列主張,比如人類命運共同體、互利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等,順應了歷史的潮流,符合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只要我們堅定地走下去,就會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支持。2018年3月2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通過了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的決議,而這個決議里就提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就說明中國的主張順應了歷史潮流“大道”,得到了國際組織的認同,“道之所在,天下歸之”。

      “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2019年3月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政協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聯組會的講話中引用了漢代王符《潛夫論·釋難》中的一句話:“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那么,習近平主席在這個場合引用這句話想傳達什么?

      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對文化風氣和社會風氣的引導、文化自信的樹立,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部好的文藝作品,比如電影、歌曲等,都會影響千千萬萬的人。千千萬萬人在看一部文藝作品的時候,這部作品的價值觀和所要傳達的文化精神就滲透下來了。所以,文化藝術界和社會科學界對中國的文化建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化文藝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就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黨和國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委員,并參加聯組會,聽取意見和建議時,深刻闡述了文化文藝和哲學社會科學工作所肩負的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是為國家、為民族“培根鑄魂”的重要工作,并強調,“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

      一個國家的真正復興和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之源在哪里?發展經濟這是最表層的。一個國家能夠生生不息,在歷史的大風大浪中間站穩腳跟、經得起考驗,僅考慮經濟發展是絕對走不遠的。一個民族能夠持久不息地發展、繁榮,其背后是文化的力量,是精神的力量,是精神家園的力量,是正確價值觀的力量。所以,一個偉大民族的背后,一定有偉大的精神世界,一定有偉大的文化,一定有偉大的心靈家園。一個沒有偉大的心靈世界、精神家園與高遠的精神追求的民族,不可能成為偉大的民族,也不可能實現可持續健康地發展。

      在人類的文明史中,多少民族煙消云散,而我們中華民族能夠從歷史的長河中一路走來,文明的河流從未干涸,靠的就是文化。偉大的中國文化所傳達的中國價值和中國智慧,使得中華民族在飽經各種風霜考驗時,依然歷久彌新,一直走到今天。只有偉大的心靈世界、偉大的文化,才能養出一個民族持久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我們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這還不夠。從長遠來看,未來的幾百年、幾千年甚至幾萬年,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在哪里?這就是習近平主席說的“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只看重眼前的利益,一個民族真正地長久發展,其靈魂是什么?就是這個民族文化中高遠的精神追求和價值追求。那么,這個靈魂誰來塑造?文化藝術界以及社會科學界的同志們對一個民族的靈魂塑造至關重要。

      習近平主席特別強調“培根鑄魂”,那么,文化文藝創作在整個民族發展的長河中起什么作用?“培根鑄魂”。“培根鑄魂”使得我們民族有了今后戰勝一切挑戰和困難的勇氣、智慧、底氣。文化界、藝術界、社會科學界這個群體,對“培根鑄魂”,對塑造中國智慧、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翻譯成老百姓都聽得懂的話就是說,“培根鑄魂”的事業、中華民族復興的事業,每一個人都不能缺席,每一個人都要去努力。尤其是演藝界、文化界的同志們,一定要慎之又慎,他們的作品絕不單單是一個作品,其背后還蘊含著作品播出之后會對青少年帶來的影響。

      比如我作為一名最普通的老師,我的每一堂課,我講的每一個觀點,一旦傳播開來,會對社會產生什么影響,對聽眾有什么引導,這是我必須考慮的。對國家建設不利,對塑造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不利的話,一定不要說。一個文藝作品如果戕害人的心靈,有錯誤的引導,這個作品罪莫大焉。所以“大鵬之動,非一羽之輕也;騏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意味著,每一個文化研究者、學習者、傳播者、弘揚者,推而廣之,每一個中國人,在民族復興,在“培根鑄魂”,在創造中國精神、傳播中國智慧和中國價值的偉大事業中,都不能缺席。所以,習近平主席引用這句話至少有以下幾個意思。

      第一個意思,我們要懂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不僅僅是經濟層面的,還要在文化層面,在中國精神和中國價值層面發力。只有偉大的精神家園、偉大的心靈世界、高遠的精神追求,才配得起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讓中華民族在今后發展的過程中,無論經歷多少風吹雨都能站穩腳跟,真正支撐起中華民族萬古長青的事業。

      第二個意思,我們要讀懂習近平主席所說的文化藝術界、社會科學界的使命和擔當是什么。一定要為國家“培根鑄魂”,書寫時代、謳歌時代,為我們這個國家去發聲,為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事業去發聲,讓每一部文藝作品都能對風清氣正的社會風氣、對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三個意思,每一個人都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對文化傳播有作用,都不能缺席。今后,每一個人在公開場合發聲的時候,都得掂量掂量是否利于世道人心,是否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社會的進步有積極的意義。我們爭取所說的每一句話,發表的每一部作品都對國家、社會、人民有利。

      做到以上三點,我們的民族一定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民族,我們的社會風氣一定是積極向上的社會風氣,我們的國家匯聚起來的力量一定是磅礴之力。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

      2018年11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引用了《韓非子·顯學》里的一句話:“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了卒伍。”習近平主席引用這句話實際上是對干部的培養以及我們如何成長為國家需要的人,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州部是古代基層行政單位。卒伍指士兵的隊伍。這兩句大意是:宰相一定從基層州部興起,猛將一定從基層卒伍發端。宰相是在每一個地方工作的中,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政治歷練和管理經驗,一步一步成為宰相的。猛將都是從戰士沖鋒陷陣的各種廝殺、考驗中一步一步地成長為一方將領的。這句話放在習近平主席的整體講話里,實際上是為每一個人尤其是領導干部應該怎樣成長起來,指明了方向。

      一個真正有能力、有擔當、有情懷、有抱負,想做事、能干事的干部從哪里來?是從基層一步一步成長起來的。習近平同志就曾在梁家河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七年。他離開梁家河的時候,從懵懂少年成長為有堅定人生目標、充滿自信的有志青年。他一步一步地歷練,把中國的基層了解得很透。習近平主席在講述自己經歷的時候曾談到一個叫柳青的作家。柳青是一個陜西作家,1952年曾經任陜西長安縣縣委副書記,后來辭去了縣委副書記職務、保留常委職務,并定居在那兒的皇甫村,蹲點14年,他的《創業史》很多素材就是從那兒得來的。柳青可以做到中央或者陜西省的一個文件發下來,他會知道他的房東老大娘是哭還是笑。就是因為他真正了解老百姓,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十多年,他才能寫出好作品。后來習近平主席曾講過,這對他的震撼很大。所以大家發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無論是反腐敗還是綠水青山,這些得人心的政策從哪里來?來自習近平歷練成長過程中,對民心、對社會發展深切的了解和深刻的洞察。

      我曾經給一位從事文藝工作的同志交流過,我說你就像一朵花,花開得那么艷麗,是因為它把根扎在土壤或水里,這樣才能吸收到源源不斷的營養。土壤和水是什么?就是社會實踐,就是人民群眾。只有扎根在人民群眾和鮮活的社會實踐中,我們才能了解中國,了解人民,這樣的文藝作品才鮮活。做官也是如此,每一個政策都能讓人民衷心地擁護,讓老百姓拍手稱贊,我們的執政根基才穩。領導干部如果飄在上面,不了解社會實踐,不了解人民群眾的需要,這是一個“滅頂之災”。所以,我們黨和政府的事業要萬古長青,就一定要把根扎在最鮮活的社會實踐中間。希望我們的年輕干部,在從政的時候,不要期待著一下子就跳到中央,高高在上。一個干部是怎么成長的?一定有相當長的時間是扎根人民、扎根實踐的。只有把自己的雙腳站在田地里,站在廣袤九百六十萬土地上,站在老百姓生活的土壤里,了解人民,了解鮮活的實踐,將來走上領導崗位的時候,你所做的每一個決策才是得人心、順民意的。只有這樣,我們黨才有了鮮活的執政根基。所以一定要記住,優秀的干部一定是來自于人民,走進人民,了解人民的,一定是在鮮活的實踐中錘煉成長起來的。在培養干部的時候,一定要讓干部深入基層,只有貼近人民、走進人民和人民同吃同住,才能培養起一顆愛人民、懂人民的心。

      社會需要什么,民族復興需要什么,老百姓的問題在哪里,文化的導向就在哪里。要走進人民,傾聽人民呼聲,了解老百姓的需求。文化要為人民服務。文藝作品要說老百姓聽得懂的話,實實在在地幫助老百姓,這樣的文藝作品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

      “猛將發于卒伍”。歷史上有個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趙括從小學習兵法,談論用兵打仗的事頭頭是道。后來有一次,秦國派白起為將,統率百萬雄兵討伐趙國。趙國命大將廉頗,也率四十萬大軍在長平阻擊秦軍。廉頗知道秦軍人馬眾多,糧草運輸困難,不利久戰。他命令趙軍憑險固守,以便讓秦兵不戰自退。秦趙兩國軍隊在長平相峙許久,仍然不能有所突破,白起無計可施,眼看糧草接濟不上,急得六神無主。于是,有將士獻計讓他派人到趙國散布流言,說秦軍根本不怕廉頗,最怕的是趙括。趙王不知是計,立即命趙括為將,代替廉頗。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但趙王堅持。趙括到了前線,全部變更了軍法,輕率地任用軍官,用書上所學的理論與秦軍展開正面交鋒,結果因為不變通中了秦軍的埋伏,趙軍四十余萬全部被俘,后被白起設計坑殺。趙國元氣大傷,不久被秦將王翦滅掉。這段歷史大家都很清楚,這就告誡我們,一定要注重實踐,只有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才能解決問題,空談理論,必然失敗。比如朱德元帥、彭德懷元帥、賀龍元帥,中國共產黨歷史上那么多的戰將,都是在戰爭中錘煉出來的。所以尤其是在軍隊工作的同志,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猛將發于卒伍,在真正的實戰中、在各種演練中間,錘煉一個優秀的指揮官。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為各行各業的人才指明了方向。企業家不是耍嘴皮子,要在干事業的過程中彰顯出企業家的風采。知識分子不能空耍嘴皮子,要走到人民中去了解人民的需求,要說人民能聽懂的話,推動社會進步。文藝工作者要創作出理解時代、閱讀生活的作品,引導積極的社會風氣。這樣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領導干部不能浮在上面,高高在上,一定要有一個階段深入基層,走進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理解人民需要什么。這樣等到走上更高領導崗位的時候,才不會走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才能讓每一個政策深得人心,才會成為出色的管理者和優秀的干部。總之,“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將必發于卒伍”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管是哪一行的人才,都要走到人民中間去,走到最鮮活的實踐中間去。誰了解時代、了解生活,了解最廣大的人民群眾需要什么,誰就能在新時代掌握主動權,做出成績。

      (根據宣講家網報告整理編輯,

      未經許可,不得印刷、出版,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天天拍拍天天爽免费视频,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sup id="82goy"><code id="82goy"></code></sup>
    <nav id="82goy"><source id="82goy"></source></nav>
    <s id="82goy"></s>
  • <bdo id="82goy"><tfoot id="82goy"></tfoot></bdo>
  • <noscript id="82goy"><pre id="82goy"></pre></noscript>
  • <kbd id="82goy"><table id="82goy"></table></kbd>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 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 又黄又刺激视频|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最近2018中文字幕2019国语视频| 把女人弄爽大黄a大片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69老湿机体验区手机| 欧美日韩高清在线观看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九九| 中国极品美軳免费观看| 美国经典三级版在线播放| 成人免费在线看片| 全部免费国产潢色一级| wwwxxxx在线观看| 老师~你的技术真好好大|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无广告|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看看| 看成年女人免费午夜视频|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干|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美女被免费视频网站a| 日本永久免费a∨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 一级做a爱片就在线看| 熟妇人妻videos| 国产自产21区| 久香草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怡红院视频在线|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下载| 国产精品自在欧美一区|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