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仲池
雨后牛角山,茶園碧如玉
盛夏,湘西的雨一連下了幾天。湘西古丈縣牛角山村,那些坐落在山腰和溝谷溪岸的古老苗寨的房屋,在煙霞般朦朧的雨霧里時隱時現,唯有夯吾溪嘩嘩的水聲打破了山野的寧靜。車子爬上盤山的柏油公路,打開車窗,用手觸摸天空飄下的水霧,心便感覺異常清爽,仿佛置身春天的懷抱,正在呼吸和感受生命的縱情綻放。
我是慕名到這里采訪山村巨變的奇跡,尋找春天走進牛角山的足跡。
2019年3月,我在央視人物專欄《底氣》里,聽到了牛角山村黨總支書記龍獻文講述自己帶領村民脫貧攻堅致富的故事,他的形象深深地印進了我的腦海。我想去牛角山村親身感受他的為民情懷、奮斗精神,感受這里的山水鄉愁和民族情誼。
雨后的陽光明媚滋潤,連空氣也變得柔軟清新。一下車,龍獻文就熱情地領我們去看牛角山的茶園。站在山頂,重重疊疊、如棋如格、錯落有致的茶園,像一塊塊碧玉鑲嵌在綠融融的山巒,在太陽照射下閃耀著翠綠的光芒,隨山勢鋪展延伸。龍獻文摘下兩片嫩綠的茶葉對我們說:“2014年,我參加在澳大利亞舉辦的中華文化節暨茶博會,帶的就是這山頂茶園產的‘黛勾黛丫’(苗語:阿哥阿妹),這是我取的茶葉品牌名。我想讓牛角山的‘阿哥阿妹’,帶著我們村全體村民的綠色夢想和美好向往,走遍全世界。”
我們參觀了新建的能生產200噸茶葉的加工廠,大開眼界。在這里,我感知到種茶、采茶、制茶人的平凡與偉大,看到了珍貴的感情、透明的匠心、有價值的智慧和放射人性光輝的制茶藝術。
在來牛角山的車上,縣政協向主席對我講了牛角山村種茶的辛酸和曲折探索過程——
大山深處的莊嚴承諾
2009年7月21日深夜,牛角山村苗寨民房突然燃起大火,只幾個小時就燒毀了31棟民房。受災村民跪在地上傷心地哭喊。龍獻文含著淚對大家說:“我是共產黨員,是村上的黨總支書記,你們放心,我一定幫助大家重建房子,還要帶領大家脫貧致富。我若做不到,死也不瞑目!”
就在這天夜晚,龍獻文找來從部隊復員回來的村支部副書記龍啟國商量災后重建。沐著清淡的月輝,他倆久久地站在被燒毀的房屋前,聞著從風里飄來的焦土味,沉思細語。不知不覺,他們身后來了許多黨員、村干部、村民。龍獻文轉過身來,用堅定的語氣說:“我和啟國商量,從明天開始,全村黨員和村干部帶頭抗災救災,做到五統一:統一規劃,統一施工,統一貸款,統一安排生活,統一組織發展生產。年底時,受災戶一定要住進新房!”
這是大山深處一個基層黨組織對受災村民的莊嚴承諾。
重建三十幾棟房子,談何容易!一邊救災一邊發展生產,出路在哪里?龍獻文遇到了他沒有想到的困難和困惑。
最難的是籌集資金。牛角山村原本就是特困村,村上無力籌助分文。盡管各級政府都撥來救災款,可傍著巖層建房造價高,資金缺口大。龍獻文除自己帶頭捐款兩萬元外,東奔西跑請求各方捐助,磨破嘴皮籌得了210萬元。重建房屋的164個日日夜夜,他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嗓子啞了,吐出的痰帶著血絲,鄉親們勸他休息,他總是說:“我扛得住。”
就這樣,黨員個個上陣,村民一齊跟上,五個多月時間,一排排整齊寬敞、具有苗族特色的新樓房聳立在了牛角山的懷抱,受災的村民全部住進新房。從此村上大人小孩都親切地叫龍獻文“龍三哥”。這個稱呼不脛而走,在牛角山、默戎鎮,在古丈縣、湘西州流傳。這是村民們用心里的那桿秤稱出的稱呼。
種茶,走一村一品產業發展之路
牛角山村黨支部支委石秀姐說:“重建住房的那些日子里,龍三哥就在心里規劃種茶的藍圖。這是龍三哥經過反復思考后拿出的主張。他多次找支委商量溝通,要大家支持他。我說:你說干,我就跟你干。”
龍三哥是個愛學習、敢想敢干的苗家漢子,發動村民種茶是有來由的。他告訴我,牛角山海拔800至1200米,位于北緯28-30度,山高林密,溪澗縱橫,云霧繚繞,土壤富含磷硒,很適合種茶。他從資料中得知,古丈種茶歷史悠久,唐時屬溪州,唐代杜佑《通典》記載:“溪州等地均有茶芽入貢。”古丈河西白鶴灣出土的古文物中,有大量戰國時期的茶具,可以斷定,古丈是湘西最早的茶葉產地之一。可當他提出牛角山要走一村一品產業發展之路,把種茶這個龍頭舞起來時,大家都怔住了,七嘴八舌地說:這茶村上早就沒人種了,價格賣不起,銷路打不開,沒有資金,不懂制茶技術,還不如種玉米、水稻靠得住。
看大家猶豫,龍三哥一字一句說:“你們不種,我一個人種。”第二天,他就帶著一家人上了山崗,將灌木叢生、荒蕪已久的山坡開墾出來種茶,而且一種就是50畝。看著龍三哥一個人干起來,龍啟國領著支委動了起來。村支部成員帶頭種茶,村上的積極分子也一個個跟著干了起來。一年后,村上成立了牛角山茶業專業合作社,以農戶土地、資金、勞力入股的方式發展茶葉產業。
行船頻遇當頭浪,遇難不退好收成
不料2010年冬天湘西地區發生嚴重的冰災,厚厚的冰層壓倒、凍死了一片片茶樹。龍三哥日夜帶領村民冒著嚴寒補苗。不少種茶的村民動搖了,有人風言風語:“我早說種茶靠不住。”更有村上幫助補苗的戶主竟然晚上悄悄扯掉了樹苗。龍三哥含淚無言,仰天長嘆。
知夫莫若妻。龍獻文的妻子張新鳳小他三歲,1986年他們在一次趕邊邊場時相識,龍獻文對新鳳一見鐘情,婚后新鳳全力支持龍三哥的工作。為了當好三哥發展茶葉產業的得力助手,新鳳自己外出拜師學種茶、制茶、泡茶。她操持家務節衣縮食,精打細算,家里辦的小賣店、加油站和原來辦企業賺的錢,都積蓄起來支持三哥的工作。近10年來,龍三哥從新鳳手里拿出投入村辦企業的資金達1400多萬元,一分利息都不要。張新鳳常對村民說:“只要村集體辦得好,他什么都舍得。”現在三哥遇到難關了,她知道三哥需要她,便主動辦起了“婦女之家”,組織婦女種茶、采茶,參加村里的各種活動,還動員婦女回家做男人的工作,把心思放到種茶上來;對缺資金的農戶,她主動借錢,有的還買茶苗送到家門口。
在龍三哥夫婦和村支委、黨員們帶頭種茶的榜樣力量感召下,村民們種茶的熱情又一次被點燃。
正當種茶產業在艱難中重振生機時,誰料到2013年又遇旱災,龍獻文再一次陷入極度焦慮中,日夜苦思怎樣戰勝旱災,終于從冬天栽樹用塑料袋補充營養液的方法中得到啟示,想出用塑料袋裝水打孔,掛在茶苗上補水的妙計。他買回幾萬個塑料袋,發動家家戶戶男女老少一齊出動,將塑料袋灌滿水掛在茶樹上。在炎炎烈日烘烤下枯萎的茶樹,馱著裝滿清水的白色塑料袋,一兩天后竟昂起了頭,被曬得干枯的茶樹恢復了生命活力!
旱災抗住了,蟲災又逼近。看著爬滿茶樹吞噬嫩綠茶葉的毛蟲,村民們心如刀絞,再次把目光投向了龍三哥。龍三哥相信,只要發揮好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動群眾,就一定能戰勝任何災害。他反復叮囑大家:為了保護好生態有機茶,絕不能打農藥滅蟲,只能用手捉蟲。妻子張新鳳二話沒說,主動帶領姐妹們戴著口罩和長手套,把茶樹上的蟲子一條一條捉下來……
成功總是賜予能遇艱難而不退卻的人。這一年,全村茶葉獲得了好收成!
精準扶貧吹春風,整村脫貧奔小康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湘西十八洞村,作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指示,如同春風迅速吹遍三湘四水、神州大地,更溫暖著與十八洞村相隔只幾十公里的牛角山村村民的心。
龍三哥當即帶領村支委去十八洞村學習,回到村里商量如何盡快把種茶產業做大做強做優。龍獻文知道,要把產業做大,關鍵是要開拓茶葉市場,創出自己的品牌。次年春天新茶做出來后,龍三哥帶著妻子、女兒和村上的姑娘小伙四處參加各類茶展,到企業到城市宣傳、推銷牛角山的茶葉。這期間發生的每一個故事都十分感人。有次去參加深圳茶展,龍三哥肩扛一箱茶葉坐火車,進展廳,擺好產品,掛好宣傳海報,然后去酒店房間梳洗一番,穿上苗族服裝,站在展臺前熱情地對參觀的顧客說:“我叫龍獻文,是湘西古丈縣牛角山村的黨總支書記,全國人大代表,我給你們送村上種植的高山云霧生態有機茶來了……”這個深山農村黨總支書記的行為,感動了大家,他的展臺前,常常出現排隊爭相購買茶葉的情景。
茶葉創出了品牌,有了廣闊的市場,村民們看到了希望,全村313戶都加入了茶葉專業合作社,新開發茶園7500公頃。
聽說牛角山村脫貧致富的事跡后,2016年12月1日,省委書記杜家毫親自到牛角山村講黨課,充分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勉勵牛角山村黨組織充分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帶領全村村民一心一意奔向全面小康。這進一步激發了黨員和村民們的斗志。這年全村人均純收入9700元。
當年12月12日,龍獻文莊嚴地向村民們宣布:“從今天起,牛角山村整村脫貧,從此我們要挺起腰桿奔小康!”聽到龍三哥鏗鏘的話語,全村男女老少回報以雷鳴般的掌聲,都流出了喜悅和激動的熱淚。
產業立村道路廣,精神富足日子甜
村民大會一散,龍三哥沿著靠近夯吾溪的街道,朝正在修建的茶葉展覽大廳走去。小街的兩邊擺滿了湘西各鄉鎮山民帶來的農副產品和苗繡、苗藥、銀飾。看著眼前五光十色、琳瑯滿目的產品,端詳腳下街道的青石板閃著溫潤的光澤,映襯著樓閣的光影彎曲地伸向深巷,他的心又開始驛動:山上變成了金山銀山,山腳又該怎樣呢?
這一夜龍三哥未能入睡。他從書架上抽出自己最愛讀的家鄉作家沈從文的書翻讀起來,耳邊仿佛傳來沈從文講的湘西話:“這種好歌手,通常必然還是個在本村本鄉出力得用的人……他們的天才,在當地起得作用,使得彼此情感流注,生命豐富潤澤,更加鼓舞人熱愛生活和工作。”(沈從文《湘西苗族的藝術》)龍三哥激動地望著山寨如繁星閃爍的燈光、天空銀亮的星光、溪水里晃動的樓閣倒影,馳騁著自己的奇妙遐想。他知道,生活富足了,必須精神富足才能行穩致遠。他心上閃過一道亮光,決心通過開辟鄉村旅游,弘揚民族文化,傳遞時代風尚,淳化民風民俗。
在龍獻文和大家的努力下,村里的旅游火了。近年來,每天都有三四千人來牛角山夯吾苗寨旅游,為村里帶來上億元的年收入。產業立村的道路越走越廣,村民的日子越過越甜,2017年村民人均收入達13618元。牛角山村還帶動了周邊山村5000農戶種茶;牛角山片區4000多公頃白茶開發項目,也于2018年7月7日正式啟動。
背著牛角山茶葉走進人民大會堂
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的龍獻文背著牛角山的茶葉,唱著《挑擔茶葉上北京》走進了人民大會堂,成為中央媒體爭相報道的亮點人物。龍獻文全心全意為村民辦事,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牛角山村獲得了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國家農民合作示范社”光榮稱號,龍獻文獲得了第六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全國農業勞動模范”等榮譽。2018年3月12日,李克強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龍獻文,并與他親切握手、交談……
隨同我采訪牛角山村的一位年輕電影編劇對龍獻文說:“龍三哥,我想把你的事跡搬上銀幕,讓全國人民都認識你。”龍三哥聽了只是憨厚地笑著。他明白肩上的擔子依然很重,他說:“現在脫貧了,走進全面小康了,可我最擔心的是返貧。”我握住他的手說:“只要初心不改,一切都會如你所愿。”
龍三哥,我知道,春天會永遠在你心里的。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