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雪琳
一年前,未央老師的《詩歌與短文》出版。
轉眼一年過去了,作為該書的編輯,我的心里仍然放不下這本書。“車過鴨綠江,好像飛一樣,祖國,我回來了,祖國,我的親娘”“我們的武器,就是我們的心,心,就是和平”“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槍”,這些膾炙人口、朗朗上口的詩句,娓娓道來,質樸無華,生動感人,讓人每每讀來,充滿無限遐想。
未央老師的詩,是時代的產物。1953年2月,在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前夕,未央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抒情詩《祖國,我回來了》,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關注,從而走進人們的視野。那一年,作者從朝鮮戰場返回祖國,在經過鴨綠江、踏上祖國土地的那一刻,在看到江東江西截然不同的情景時,被深深地觸動。一面是長期遠離祖國終于回到祖國時,對祖國深深的眷念之情;一面是看到祖國的美好,想到戰火紛飛的朝鮮,對戰爭的擔憂之情。寥寥數語,就將這種矛盾的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感同身受。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藝。任何一個時代的文藝,只有同國家和民族緊緊維系、休戚與共,才能發出振聾發聵的聲音。抗美援朝戰爭的烽火燃起,國際國內反對戰爭、保衛和平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在這樣的背景下,未央及其同時代的作家們,紛紛把創作投向了這一領域,所以,魏巍的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未央的詩歌《祖國,我回來了》等作品一經發表,就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未央的詩,抒發了志愿軍戰士們深厚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精神,洋溢著志愿軍戰士們的自豪感。未央的詩中,最打動人心的,正是作者強烈的愛國之情。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0年的歷程。70年來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中華民族邁向偉大復興新征程的今天,重讀未央的詩,愛國主義的激情又在我的心中激蕩。在戰火紛飛的年代,愛國主義值得歌頌;在和平年代,愛國主義更是一種激勵我們前行的力量。未央的詩與愛國之情同在,這也正是他的詩的生命力所在。
未央的詩,是生活的結晶。未央的作品之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與他的經歷密切相關。1949年未央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宣傳隊,第二年隨部隊進入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朝鮮期間,他經常深入志愿軍連隊,對戰士們的英雄行為和高貴品質、對中朝兩國人民鮮血凝成的戰斗友誼,有著深刻細致的了解和真切的感受,這些經歷都為他的詩歌創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只有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創作出無愧于時代的文藝作品。未央在經歷過炮火的洗禮后,以自己親歷的戰爭生活作為主要素材來進行文學創作,從立足現實入手,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直達人心,這構成了未央詩歌創作的突出特色。
能夠編輯《詩歌與短文》,使我受益一生。未央是湖南文學界的老前輩。我與未央老師本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詩歌與短文》是一座橋梁,它把我和未央老師以及他的家人聯在了一起。這本書是未央老師創作生涯的一個總結,收錄了他多年創作的能夠收錄的所有詩歌和短文。出版此書時,未央老師年事已高,盡管如此,他仍兢兢業業,全身心投入。除此以外,他的愛人及女兒等家人都積極參與其中。除了書稿的收集整理,還對版式的編排、封面的設計提出意見,力求做到盡善盡美,將本書以最好的面貌呈現出來。在編輯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未央老師對事業的忠誠,對生活的熱愛,還有和藹可親的品格,這些都在我的心里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對我產生了深深的影響,值得我銘記和學習。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