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如今的節氣不準。譬如湖南,常常是還未立夏,就已熱得人只想“剮皮”;哪怕立秋一兩個月后,人們依舊會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位于祖國西北部的北疆,秋季卻是如期而至,很守時,甚至有點“著急”。
8月8日立秋,一連幾天時陰時雨后,日最高溫就由33℃左右降至25℃上下,最低溫更是常低于15℃,人們早早地就換上了夾衣。這讓來自湖南的我和援疆戰友們一下子就體驗到了“一城秋雨豆花涼”。
要問在北疆伊犁工作生活了近11個月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我要說最中意這里的西域風光和氣候。
且不說去年10月中下旬至今年3月下旬的遍野白雪,也不說那拉提空中草原的大氣曠美、賽里木湖的寧靜幽藍,單說即便是夏日,每晚無需風扇、空調便能讓人搭上薄被靜然入睡,就羨煞了萬里之外備受高溫煎熬的湖湘親友們。北疆為何能如此愜意?全因了晝夜十五六攝氏度的溫差。
即便是在烈日炎炎之下,除了難忍紫外線的直射,也很難有大汗淋漓;行走在樹陰下,立馬就能享受到陣陣沁涼,不像大湖南那樣,哪怕深夜都是熱浪襲人。為何?平均海拔高于湖南千余米,緯度與長沙相差15度,這里的濕度一般在40%左右,遠不及湖湘動輒70%以上的濕度。
前幾日,我無意間將北疆的一周天氣預報截圖發在朋友圈,引來家鄉圈友們陣陣艷羨,恨不能飛臨北疆,避一避秋日里依然逼人的暑氣。要知道,家鄉湖南如此舒適的溫度,得近2個月后才會有。
北疆的“天涼好個秋”會不會只是暫時的,像故鄉湖南那樣也會有“秋老虎”讓人燥熱難耐?“我們這里不會有啥秋老虎,夏天已經過完了,熱不起來了。”新疆民警阿不力克木告訴我,路邊的楊樹和對面山上的草坡會慢慢枯黃,到9月中旬,地里的玉米也會收割。
胡天八月即飛雪。8月18日早上外出散步時,無意間發現不遠處的山頂上,不知何時已覆上了一層新雪,朝霞映照下,散發著柔柔的白光。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三五援友徜徉在初秋的北疆,滿眼都是一日濃似一日的秋色。掛在枝頭已近3個月的核桃果漸漸淺黃、起皺,葡萄架上的綠色、紫色、奶白色葡萄散發出陣陣清香;路邊的菊苣、大麗花、萬壽菊、魚尾菊開得正艷;民居院墻上的爬山虎還是那么茂密,正緩緩褪去綠色,葉片開始泛紅。秋后的西瓜、哈密瓜似乎比盛夏更甜、更蜜;扁扁的蟠桃、熟透的油桃,咬上一口都讓人感到透心透肺的酥爽。
夕陽下,哈薩克族大叔趕著成群的牛羊馬悠然前行,在透過樹葉的霞光照耀下,閃爍著七彩的光暈。
猶記自己去年9月底來疆時的陣陣好奇,轉眼已賞盡北疆四季。要問我最留戀什么?我要說,最喜這北疆“善解人意”的氣候,最喜北疆這隨處可見的雪山草原,最喜這北疆一年四季悠閑踱步的牛羊馬,最喜這北疆廣闊無垠的大好河山。
這塞外江南姹紫嫣紅的宜人秋色,讓人流連、讓人遐想,亦讓人不舍。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