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亮
又到了影集上集合的季節,我的耳邊,響起一首歌,一首終身難忘的歌。
又到了影集上集合的季節,我和戰友們一樣,都會油然翻開那段歷久彌新的日子。
昨天,我們有“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豪氣;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邁;有“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豪放;有“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豪情。
青春年華記掛在軍營,多少人生之夢就像春天里的向陽花,迎著朝陽,用正義和膽識鑄就巍巍長城,庇護偉大祖國母親的安寧。
還記得嗎?海軍某部戰士李俊華,于1992年10月在押運軍械物資途經河南省信陽周家灣火車站,面對一群劫匪哄搶時,奮不顧身挺身而出,在肝腸被歹徒捅出腔外的生死關頭,仍用身軀誓死保衛國家的軍械物資不受侵害。他走了,把他年僅21歲的生命定格在了奔騰的列車上;他走了,帶著一等功獎章走了,走向了浩瀚大海,走向了祖國的海防事業。
還記得嗎?陸軍某部戰士李大為,2006年7月14日臺風“碧利斯”向粵北山區襲來,廣東韶關市中寮村被洪水圍困成“孤島”時,已在洪水里浸泡了幾個小時,連晚飯都未吃的他又沖到了中寮村的最前線。村民所站的屋頂與水面有一定高度,他用自己的肩膀搭起“人梯”,讓受困群眾踩著自己的肩膀跳到沖鋒舟上。一趟、兩趟、二十趟、三十趟,中寮村80多人的腳板,踩著他堅實的肩膀踏上了生命的彼岸。而他,卻把年僅20歲的生命年華,譜寫成了洪峰浪尖上的詩箋。他的名字成了2006年感動中國的英雄名字。
在湖南嘉禾,有一位87歲的老人李義彬,他是時代英模“張富清式”功臣。1954年,他當兵三個月就上了抗美援朝前線,當起了偵察通信兵,面對敵人的飛機大炮,每天穿梭在敵人的彈道彈坑之間,身經百戰,出生入死,子彈穿過他的右手肘,大腦被炸成了弱智,他成了殘疾人。半個多世紀過去,他從沒把自己獲得一等戰功及國際和平勛章的殊榮展示給人們,居功不自傲。
蔣榮偉,在戰斗中當敵人的暗堡阻擋我軍前進道路時,以自己的七尺之軀挺身而出,像董存瑞炸碉堡一樣,扛起炸藥包,沖鋒向前,子彈穿梭,他毫不畏懼,一連炸掉敵人的多座暗堡,抓獲俘虜多名,為我軍進攻清除了“攔路虎”,被中央軍委授予為“戰斗英雄”,榮立一等戰功,其事跡被寫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朽的英模傳。
默默堅守在嘉禾電信工作崗位上的李良德,當部隊發出進攻令后,敵人的炮彈突然把通往指揮所的通信線路炸斷,戰斗指令受阻。緊急關頭,為不影響整個戰斗,在通信線路不夠長時,他毅然伸開雙臂,咬緊牙關抓住兩端電源,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即使全身被電流燒灼,終確保了整個戰斗的勝利,榮立一等戰功。
肖成文,能文能武的鋼鐵戰士,在前線英勇殺敵,敵人的炮火在身邊炸響,他一雙手的十個手指頭被炸飛了八個,成為一等特殘軍人,但他無怨無悔,回到地方自強不息,憑借頑強的意志和軍人永不屈服的精神,戰勝了許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學會了修電器、做家具、拉二胡,每年到學校開展愛國主義精神教育活動。
廖石發,曾置生死于不顧,參加過一次又一次特殊使命任務,在執行一項特殊任務時,分隊踩上了敵人的雷區,他在戰友們用生命的掩護下,以超人的智慧和毅力圓滿完成任務,榮獲一等功,并在漫長的40年里,把一同參戰犧牲在戰場的12位戰友的父母視為自己的親人,每年走訪慰問,關愛有加,結下了非同尋常的跨區域的曠世情緣。
“十八歲,十八歲,我參軍到部隊,生命中有了當兵的歷史,一輩子也不會感到后悔。”貯藏在記憶中的當兵歲月,一頂軍帽,我們頭頂著藍天;一身戎裝,我們身穿著莊嚴;一雙軍鞋,我們走出了神圣;翻閱著那本褪了色的退伍證書,目睹著影集上戰友們那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我的腦海里,又響起了那熟悉的集合哨!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