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重要精神,深切緬懷劉少奇同志的不朽功勛、追思他的光輝生涯、學習他的崇高風范,湖南和光傳媒全力傾情打造了46集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向紀念劉少奇同志誕辰12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獻上了一份厚禮,3月19日在中央電視臺一套黃金時段和多家網絡平臺同時播出,一鳴驚人,創(chuàng)造了同類題材電視劇收視率排名第一的驕人業(yè)績,產生了強烈的社會反響。
拍攝電視劇《共產黨人劉少奇》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該電視劇嚴格遵循“突出政治、尊重歷史”的創(chuàng)作原則,以黨史、國史、軍史、家史為基礎,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與專著中精選典型素材,按照“文獻史詩”的定位,以鮮明的主題、翔實的史料、豐富的細節(jié)、精美的畫面、飽滿的人物形象、深厚的藝術底蘊,實現(xiàn)了真實性與文學性的統(tǒng)一,傳遞信仰的力量,矗立人格的豐碑,展現(xiàn)了共產黨人的奮斗與犧牲,客觀公正地再現(xiàn)共產黨人劉少奇學習求索的一生、忠誠擔當?shù)囊簧⑶谡諏嵉囊簧⑶逭疂嵉囊簧?/p>
該電視劇成功地把歷史事件生活化、領袖人物平民化、嚴肅題材藝術化,以花明樓炭子沖為起點,以北京中南海為終點,從劉少奇1906年8歲起步至1949年51歲,運用倒敘手法拍攝劉少奇平凡而偉大的一生;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劉少奇“少小離家老大回”為序幕,以劉少奇在出生地花明樓炭子沖舊居門前與久別重逢的父老鄉(xiāng)親握手、交談、向父老鄉(xiāng)親鞠躬為開篇,圍繞“讓人民過上幸福的日子,是我們共產黨人最大的心愿”這一中心思想敘述劉少奇生平。電視鏡頭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的暮年切入“少年不識愁滋味”的童年,引領觀眾從“九滿哭紙”入戲,感受“劉九書柜”的讀書生活,讓觀眾觸景生情地回到逝去的歲月,伴隨著劉少奇布衣還鄉(xiāng)的沉重腳步,走進中華兒女報國酬民的心路歷程,聆聽主人翁回憶過去,有效拉近了平民與領袖的距離,消除了觀眾對政治劇的陌生感。編劇思路開闊、導演匠心獨具、攝影手法新穎,用簡約的電影語言全面梳理、高度概括、藝術再現(xiàn)共產黨人劉少奇跌宕起伏、縱橫捭闔、波瀾壯闊的傳奇人生,既連天線,又接地氣,富有故事性和人情味。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靈魂。《共產黨人劉少奇》把信仰的力量傳遞給觀眾,彰顯了影視作品的藝術魅力。“心憂天下、敢為人先”和“忠誠、擔當、求是、圖強”的湖湘文化激勵劉少奇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從炭子沖走出“縣城、省城、皇城、國門”四道鄉(xiāng)關,求得“實事求是”四字真經,把一根“挑糧的扁擔”扛在肩上,終其一生為了實現(xiàn)“要讓人民能夠吃飽飯”的心愿而求索、奮斗、奉獻。他從背誦“耕讀傳家、老成持重”的祖?zhèn)骷矣柹A到恪守“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人生信條,一生經歷了熱血沸騰與沉著冷靜、披荊斬棘與野火春風、激情澎湃與大浪淘沙的生與死、榮與辱的考驗,做到了一生與黨、與國家、與人民風雨同舟、患難與共,這種質樸的初心和使命至死不變。
作為黨的領袖和國家主席,作為兒子、丈夫、父親、兄弟、戰(zhàn)友,劉少奇是怎樣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斷將自己的角色一次次華麗轉身,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人?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讓觀眾產生了共鳴:鄉(xiāng)村少年的天真、背井離鄉(xiāng)的惆悵、違命抗婚的糾結、冒死革命的執(zhí)著、妻離子散的痛楚、親人犧牲的悲傷、白區(qū)斗爭的兇險、錯誤批判的委屈、堅持真理的勇氣、抗日戰(zhàn)爭的艱辛、搶占東北的果敢、進京趕考的沉重、開國大典的喜悅、治國理政的辛勞……一次次臨危受命,一次次忍辱負重;一次次迎難而上,一次次開拓創(chuàng)新,一次次給黨和人民交出一份份合格答卷,他總是能夠“把自己個人的利益絕對地、無條件地服從黨的利益”。
編劇海波真誠地說:“期待《共產黨人劉少奇》化作一面鏡子,走進千家萬戶,請今天9000萬共產黨員坐在鏡子前,對照鏡子里的劉少奇優(yōu)秀的人品和卓越的政品好好照一照,看看真正的共產黨人是什么樣子?也請人民群眾對照鏡子里的共產黨人,去辨別身邊的共產黨員,讓那些假冒偽劣的共產黨員無地自容。”誠哉斯言。
Copyright © 2017 m.haoxunlei.com 湖南政研網 湘ICP備18001534號 版權所有
主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 承辦單位:中共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辦公室、政策研究事務中心 技術支撐:紅網